深夜食堂店里,來了一位25左右的女孩子,穿著白襯衫背個灰色帆布包,脖子上圍著掛個汗巾,不停的擦汗,一進門就直勾勾的盯著人家碗里的,低頭說:“我要來一份那個”。肚子餓得咕咕響,老板覺得他點的山藥泥拌飯做的時間久,就給他來了章魚香腸、牛蒡等等。女孩子渾身發出奇怪的味道,其他的客人都熏跑了。沒想到這位女孩一頓狼吞之后,趁著老板埋頭做山藥泥拌飯的時候,悄悄溜走了。
第二天中午,這位女孩又來到小店門口,鞠躬道歉,希望給老板打工來彌補飯錢。
老板笑著答道:“我這里不需要幫手,等你以后賺了錢,再還給我吧。”
女孩仍不放棄,見縫插針,見到廚房里的菜刀有些許鈍了,毫不猶疑的打磨起來,她用真誠打動了老板,盡管店里的客人都指責這位吃霸王餐的女孩子,老板還是收留了她。
午夜12點在繁華的東京一隅,故事就這樣淡淡的展開。這個小小的深夜食堂成為底層百姓們在一天的匆忙的工作后,得以休息的港灣。時而溫馨時而憂郁,散發料理香氣的食堂里,因為相互尊重,所有人保持著恰如其分的距離,
黑道大哥、AV男優、半紅不黑的女歌手,這些難以被社會尊重認可的非主流,在深夜食堂傾訴自己的憂愁,而不會招來嘲笑和鄙夷,洋溢著最質樸的人情味兒。
老板一開始禮貌的拒絕了要求主動彌補霸王餐的女孩,是出于對她獨立人格的尊重,認為一個年輕女孩,可以找到比在深夜食堂打雜更好的工作。
但當他看到女孩熟練的磨刀姿勢,猜想女孩確實沒有其他的出路,決定暫時幫助她,也同樣是為了保護年輕人的尊嚴,給她一次獨立生存的機會。
尊重,是深夜食堂老板面迎接所有客人的第一份禮物,因為老板這種人格魅力小店呈現出濃淡適宜、自然放松的味道。
其實懂得尊重,不僅是老板的,也是深夜食堂里所有的小人物共有的人性光輝。
深夜食堂每到早上六點半快要打烊時,都會來一位錢不太多、喜歡吃貓飯的女歌手,這位一名半紅不黑的歌手深夜在街頭賣藝唱卡拉OK。老板想幫助她,于是張貼了她的海報,希望來店里吃飯的客人買她的CD。正當大家質疑這個無名歌手專輯的質量,店里又沒有CD機播放給大家聽時一位詞作家主動提出請貓飯女現場唱給大家聽。作為一名閱人無數的行業大咖,他完全可以對老板的推介不予理睬。他主動要求聽歌,其實是出于對老板的尊重和信任。
愿意傾聽,常常就是最大的尊重。
為了幫助這位歌手,午夜12點才開店的食堂老板破例下午三點在店里舉辦了一場小型演唱會。在聽完表演之后,詞作家主動給她寫了首詞《流浪的貓》,并說:
“美幸,最重要的是想唱歌的心情,這個千萬不要忘記。”
其實并非她的表演打動了詞作家,而是他太了解一個未成功的歌手所要付出的艱辛,是出于對她努力的尊重,對于歌手本身價值的尊重。
尊重,就是即使他人一無所成、窮困潦倒,也能理解他的艱辛,肯定他的價值。不是成功的人和作品,才值得尊重。任何付出了努力對社會有益的職業,都應該受到尊重。
瑪麗琳不搭理黑社會老大小龍的時候,瑪麗琳說又不知道他去哪里恐嚇別人去了,
大家都會勸她說,“人是不能憑外表評判的”、“他是會貫徹道義的,我知道。”
尊重,還是即使不贊同他人謀生手段,也能夠維護他的努力生存的尊嚴,不輕易貶低別人的價值。
相比日本深夜食堂里,那些努力生存的小人物,我們普通百姓社會行為有時卻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帶著分別心處世。
面對同性戀、娘炮、異裝癖等等只要是不符合我們的審美觀標準的非主流,我們常常嗤之以鼻,口水滿天飛。更不要說那些普通職業的弱勢群體了。在高鐵上對掃地清潔員的勸導置若罔聞,在馬路上對協警的指導置之不理,這些都體現出不尊重他人的獨立人格,貶低他人的生存價值。
尊重是一切美德的蓓蕾。這世上所有的罪行都可以歸為不懂得尊重的惡果。
反之,只要你能夠正心誠意的尊重他人,幾乎所有的美德都會隨之而來:尊重所愛之人的權利,我們會節制自己的占有欲;尊重厭惡之人,使我們變得寬容、仁愛;尊重窮苦的人,我們會變得仁慈、慷慨,尊重所有人的勞動價值,我們將懂得感恩。
讓我們找到一個如同深夜食堂的地方,破除人與人之間性別的、職業的、貴賤的、貧富的差異,像愛護自己的尊嚴一樣,也愛護他人的尊嚴,肯定他人的努力、理解他人的價值,讓最質樸的人情味兒,彌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