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橋上,
男子憂傷的對孟母說:孟婆,再來一碗吧」
你已經喝了20碗了,我這沒了。
男子閃著淚光:可是她還在。
今天端著孟婆湯,為苦逼掙扎無奈而奮進的而立三十留下點什么。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夢想嗎?
我小時候想當科學家,想去北京首都,要去城里去......
人說:長大了都會變,我變了,我來了,來到了所謂的城里。
2007年,來到南都廣州,帶著濃厚的家鄉口音,和更多的青春年少融合。偷偷在心底深處享受著校園的愜意,沐浴著嶺南的風情。八路、煙鬼、飄飄然的男生長發,那些只屬于青春,回不去的過往。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那一年,楞青的我爬到芒果樹上看體育西及體育中心的人海涌動。每年的元旦前夕都會步行N多公里去倒數,看著大廈霓虹的5-4-3-2-1,體內流淌著只屬于年輕才會有的油然而生。
2009年,要出來實習大家討論居多的是畢業,畢業后去做什么有什么夢想。同學中我是從未談論的夢想的哪一,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資格去參與、去表達、去暢。那是廣州感受不到四季更迭的秋天,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喜歡上「唱K」,凌晨后夜場包場比較便宜也叫作學生場。就這樣在《我的好兄弟》《鳳凰花開的路口》中,時光悄然花落,同窗散落各方。
『別人的青春是成功的、品位的、耀眼的;
我們的三十是干癟的、掙扎的、落寞的』
2010年,拍完畢業照,搬離了罵了三年的學校宿舍,住進了廣州特色建筑“握手樓”。這是一種廣州也有的建筑形式(以棠東棠下較為明顯),俗稱城中村,廣州的城中村比其他城市更為徹底,以至于住了多年都未曾見過它的完整模樣。握手源于兩棟樓之間的距離,在開窗的情況下雙方之間可以握手。夏天宵夜的時候,我能夠清楚地聽出來隔壁棟住著的哥們喝了幾瓶珠江啤酒、炒了幾個小菜。
城中村,是年輕一代夢想開始的地方。
領畢業證前兩個月,以自己的「姿色形象」和「聰明睿智」順利地找到了一份管理咨詢公司咨詢顧問助理的工作,月薪3000元,是很順利的。
W(總監):會PP嗎?「會!」W:隨手抽了本雜志,這個效果怎么做?「......」噼里啪啦一頓說。W:那明天上午9點來見總經理。
L(總經理):能接受出差嗎?「能」L:有電腦嗎?「有」L:那明天來上班吧,后天出差去廣西、貴州。
我靠,當時不知道心里是高興還是興奮還是什么,這就是我的第一次啊。
2011上半年,她在北京,我在廣州,我們靠電話談著繼續了八年的戀愛,背著電腦出著差,還是住著握手樓,一如既往地在棠東的祠堂旁的池塘邊拿著啤酒擼著串。
2011下半年,分手后突然感覺「這座城市不屬于我,我也不屬于這座城市」。我還是一如既往出差,偶然認識了現在的愛人,為此第一次來到美麗伊人的鷺島廈門。
除了出差的生活,過著周五晚上9點廣州出發到廈門、周日晚9點回廣州的美好旅程。
『別人過得磚墻拱門、聯排別墅,
我們愁著月月房貸、存活生計』
2012年5月12日,辭職走人,滿兩周年的那天。開始找工作,最終6月3號選擇了一家只肯給1300塊的培訓公司。廈門的HR同仁們,那時候怎么你們都沒人收留我呢?。磕菚r候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電話,打足夠多的電話,約見客戶,被拒絕、被辱罵。不過一切沒有關系,這是年輕人對夢想的追逐嗎,不是,是為了活下去所必需的的努力和一搏。這一年拒絕與更多的同學溝通聯系。他們都在母校附近,而我遠在廈門,就像是社會大機器上掉下的一坨糞。默默地水分蒸發、表皮硬化等待化為春泥去護花。
2012年,我捧著自己最珍貴的那束花,一心只為呵護她。9月我結婚了,沒有通知任何的同學朋友,領完證按習俗男女方各辦了一場酒。結婚后,因為各方原因未再上班,選擇蟄伏家中:趁著看店的空隙買盜版學習視頻教材(88集+6本教程看了6遍到破)、學習奮進、照顧懷孕的老婆。
2013年,為人父重歸職場。
這十年在一度的苦悶糾結和努力的過程中,
相愛而只能向往、
思鄉而相望爹娘、
失落而不能歸鄉......
三十而立,立什么?
立身立行立思維,而非簡單的成家或定業,立的是成熟的心智思維,是獨立而縱深的思考。
我走過了三十歲,碰過壁,流過淚,走岔路,錯失人。
這些年我們錯了嗎?
兜兜轉轉后才真正懂得:我們沒有錯!
『我們是不同的花,每種花的花期不同,青春綻放是屬于每個人的』
無論我們現在生活是怎樣的,至少我們有標榜,有父母的合乎、有愛人的體貼!
守得云開終見月明,心有理想春暖花開!
感謝感恩這些年來遇到的朋友,
一直默默給予的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