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在武則天在位時期,與韋后一起幽禁在房州有十余年之久,到了武則天晚年,復召回洛陽,立為太子,后來又復辟為皇帝。他沒有統治經驗,在位時政治腐敗,貪墨成風。最為突出的是“墨敕斜封”這件事。
公元710年,中宗死,太子重茂即位為帝,韋后以皇太后聽政,政治還在進一步腐化下去。這時能夠威脅韋后最高統治權力的要算是武則天少子,曾做過名義上的皇帝,降為皇嗣,后來又把皇位繼承權讓給中宗的相王李旦了。他是碩果僅存的李唐帝胄,韋后如果不把他除掉,是無法走上武則天的道路的。
李旦第三子臨淄郡王李隆基知道父親處境危險,為了不至于被政敵所消滅,為了戰勝對手,于是急速發動了政變。在公元710年六月,事先聯絡左、右羽林軍所隸轄的“萬騎”果毅葛萬福、陳玄禮等,進入長安的玄武門,殺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斬宰相韋溫、宗楚客,滅其黨羽。并廢黜少帝重茂,李旦登上皇帝寶座,是為睿宗。
睿宗稱帝之后,以臨淄郡王隆基功大,立為皇太子;公元712年,禪位于隆基,自為太上皇帝。李隆基就是歷史上的唐玄宗(唐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