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經常探討怎樣組織教學,怎樣和學生相處之類的問題。如何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是現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一位教師要深思的問題。為人師者不僅要傳道,還要育人。師生關系主導在教師,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系親疏的決定因素。
我認同德國教育家弟斯多惠所說一句話:“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一、變“嚴格要求”為“激勵”。
教育要嚴,但更要激勵。學生管理,教學組織都需要良好的班風、學風,良好風氣的形成需要教師嚴格要求,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要多使用“激勵”的方式,用“激勵”的思想達到“嚴格要求”的目的。
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賞識,同學們的贊揚,從而顯示自己的價值。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以激勵的語言對待孩子們,多表揚,多鼓勵,保護孩子們的積極性和自尊心,給學生更大的舞臺,讓他們去表現,展現他們的優秀。這樣的教師更能贏得學生們的尊重和尊重。是比單純的“嚴格要求”更人性化,更易獲得學生的認同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不要站在孩子們的對立面,單純的去要求學生,管理學生。比如班級中有個別學生上課違紀,這種情況下老師是在班里批評這個學生還是表揚優秀的學生?我覺得后一種做法會比前一種方法更好。“嚴師出高徒”,能激勵學生進步的老師會有更高的徒弟,更優秀的學生。
班里有一個同學平時各方面的表現一般,有一次我在批改學生的家庭作業時,發現這個同學寫得字特別認真,而且每一道應用題都畫上了非常漂亮的線段圖。我抓住他的這一個閃光點,多次在班里表揚他,而且把他的作業貼在班里醒目的位置,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從此以后,這個學生就象是變了一個人,學習努力了,常規習慣變好了,參加學校組織的書法比賽還獲得了一等獎。
二、變“忠言逆耳”為“喚醒”。
個別的學困生或習慣較差的學生往往是教師關注的重點,這樣的學生教師應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跟學生交朋友,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不要過多得對學生批評,要更多地“喚醒”學生進步,變“忠言逆耳”為“喚醒”。
麥克勞德殺狗事件,校長的做法寬容而不縱容,他不但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還從情感上關心呵護了小麥的求知欲,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正確對待和處理學生的錯誤行為,有助于我們提高教育實效。
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求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教師尊重學生,學生就會感到是和教師平等交流,會覺得教師值得信賴。有錯誤行為的學生,后果和影響已經產生,批評和懲罰雖然能約束他們,但可能讓他們失去“面子”,使人格尊嚴受到一定的損害。當然,尊重并不意味著簡單劃一的表揚,好壞不辨,混為一談。我們需要觀察并了解學生,冷靜理智的分析錯誤行為,把錯誤行為中的不良品質和良好品質區別開來,有針對性的表揚,才能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我們的表揚要有針對性,籠統空泛而沒有感情地說“好”,學生也不會當真,相反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僅使學生明確“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且會督促啟發學生糾正自己的錯誤,引導學生主動去消除不良行為。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變“說教”為“鼓舞”
一直以來我對學生的數學作業書寫情況總是不太滿意。對于“怎樣寫好數學作業?”“優秀的數學作業標準是什么?”等問題,我經常對學生們講,不厭其煩的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可實踐證明,我的做法并未引起學生的重視,見效甚微。作業寫得認真地依舊是那十幾個學生,還有2∕3的學生仍然我行我素,作業質量不佳。針對這種滯后的局面,我嘗試采用分級發放“星級作業本”的辦法。起初,我選定了15本星級作業,讓這15個學生成為首批“星級作業”的獲得者,要求他們盡其所能得寫好每次作業,成為班級的樣本作業,同時也是全班同學學習的榜樣。第一次的作業,他們寫得很認真,我批改的也頗具用心,改變了以前的批改方式,在每個學生的作業本上,我留下了一句“真心話”。
這句話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表白。既肯定了學生的優點,有委婉的指出他們存在的不足。最后還在作業本上畫下“☆”,成為名副其實的“星級作業”。當組長發作業本時,我開始注意學生的表情:他,翻開作業本先看一看,又眠著嘴笑了笑,然后不動聲色的盯著本子在想什么?他,看到“100☆”之后很開心,又連忙看了看小伙伴的本子。看到我留下了不同的話語,他們都非常高興。有的人還情不自禁的喊道:“我的作業是星級的了。”其他同學都羨慕的看著“星級作業”。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加入“星級作業”的行列,我把“星級作業本”發放給同學們,讓他們自主學習。幾天過去了,學生們的作業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接著又有10人加入了“星級作業”的行列。
一天,我意外的收到了一位女生給我寫的夾信。信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老師,我太想有個“星級作業本”了。我每天都努力的寫好作業,可是每次作業我都要涂改,我都有點恨自己了。老師,你什么時候才肯發給我一個星級作業本?我真想做一次“星級作業”……看到這封信后,我深深地為她所感動。我決定先“借”給她一個星級作業本,讓她始終以“星級作業”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當她接過本子時,燦爛的笑容已洋溢在臉上,看得出她是個上進心極強的女孩。以后幾天的作業,她都認認真真的去寫,比以前有很大進步。陸陸續續的,學生分期分批地領到了“星級作業本”,作業質量在逐步提高,師生間的話語溝通也在作業本中多了起來。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么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談不上教育。每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激勵、喚醒、鼓舞學生,要比“嚴格要求”和“忠言逆耳”“苦口婆心”的管教,更能贏得學生的認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