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院看完了《星球大戰》,兩個多小時 IMAX的震撼場面,讓我的視覺和聽覺都過度亢奮,無法安然入睡,可窗外還覆蓋著厚厚的積雪。躺在被窩里抱著電腦取暖,借著依舊處在高能狀態的眼睛耳朵和大腦,看完了《前任3》于是有了這篇文章。
在這個中國文化復興的時代,電影市場無疑是最猛烈的戰場,幾乎每周都有新片上映,看電影成了一種與吃快餐極為相似的文化。豐盛的美食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賣座的電影當然也離不開故事、導演、演員、音樂、思想。每種元素的取舍組合用得恰到好處,必然能做出一道適合大眾口味的佳肴,而一道能讓你回味無窮的美食也必將成為標記回憶的入口。電影也一樣,120分鐘的時間之后,如果能帶給你廣袤思考的空間,那就是一部好電影,就能在快餐盛行的時代多停留片刻時間。是啊,這個時代太快了,能多留片刻已實屬不易。就像我們年輕時候的愛情,一不留神就弄丟了。
電影中愛情這個不可或缺的元素,便成了這個時代最對口的味道。《前任3》把愛情里分手這劑美味烹飪得恰到好處,不得不說導演與演員掌控火候的能力很不錯。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姑娘在影院的角落里以淚洗面??
愛情這味調料是電影中永恒的主題,最難掌控的愛情往往都在青蔥歲月里,可與青春有關的話題總無法繞過成長。自影片上映以來,無數淚水灑在了影院,當親情不能成為這個時代的主力催淚彈時,愛情里那撕心裂肺的情節仿佛開了外掛,自帶光環。眼淚為誰而流?為自己,為孟云,為林佳,還是為愛情,亦或是為青春。想必流淚的姑娘們是在影片中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任性中帶了一些作,不甘心又無能為力。因為時光回不去,青春已不在,無論如何歲月終會給我們留下遺憾。愛情就是這么莫名其妙,陌路就是這么毫無準備,還沒準備好愛情就來了,還沒準備好就已成陌路了。當所有的痛徹心扉回歸平淡無奇,我們也就在時光里長大了,放下了。這不是無力后的妥協,而是成長后的大悟。
在《前任3》中,我看到了許多至理金句,也看到了兩種戀愛態度和一種戀愛智慧。
段子終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里,而通過故事升華出來的觀點與智慧卻能嫁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長久的留在腦海中。所以,流過淚不能只擦干淚痕就完了,還是要沿著淚痕成長一截。
孟林不自信的戀愛態度?
孟云和林佳的愛情失敗了,這段感情被他們的不自信撐得滿滿當當。為了對得起青春不辜負歲月,導演用“?分手成就彼此 ”畫上了句號,為了不讓觀眾再度悲傷,還給影片配上了一個中國式happy ending。而我,正想聊一聊孟林二人的戀愛態度。在愛情里,他們真的是缺少溝通以至于到后來金口難開嗎?真的是為了面子而死撐嗎?真的是為了爾虞我詐而較真嗎?也許你會覺得這份愛情是被孟云的麻木和幼稚給親手葬送的,是林佳沒有招架住糖衣炮彈而大幅轉折的,是兄弟和閨蜜見死不救任其發展才無法挽回的…其實,分手是必然的,這本來就是一部悲劇,根本沒有什么happy ending,但是,讓孟林二人都長大了是真的。這種感覺就像是一道自己喜好的食物,這一次被廚師把糖放多了,店家卻告訴你,口味略重是本店特有的改良。
那些隱忍、較真、死撐的背后,其實是孟林二人對未來的不自信。他們的愛情根本沒有想象中那么牢固,經不起一丁點兒風雨,況且,更沒有誰說過,在愛情里時間久和越牢固之間可以直接劃等號。 他們都很愛曾經的彼此,卻有所保留地愛著現在的對方?,而感情的需求卻在曾經和現在之間悄然變化著。較真的本質其實是在對方那里缺少安全感,死撐自然就變成了一種戀愛里的博弈。愛情已經潛移默化地變了味道,這樣的愛情還回得去嗎?應該是回不去了,就算跨過了這道坎又怎么趟過下一條河流呢。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為什么好端端的愛情說散就散了?他們的步調不一致了,成長的速度不一致了,金口難開的背后是無數次你強我弱的試探,已經變成了“是你上來扶我還是我下去拉你 ”這類哲學問題,這樣的問題顯然已經超出了愛情能解答的范疇,變成了一種博弈,年輕的他們和身處其中的我們都解不好這道題,這便是隔在兩人之間的一道鴻溝,一瞬間成了所有矛盾的集中表現。
人最不能拒絕的就是成長 。孟云的創業經歷練就了他時刻轉變身份,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身為一個團隊leader,人生一直在2倍速的軌道上成長,林佳朝九晚五,是無數女青年的人生寫照,她們享受著1倍速成長的生活,因為這樣的生活讓她們感到了人生的真實。年年月月里,無數個清晨與夜晚,追求和方向開始有了偏差,并不是誰愛得多,誰愛得少,而是無法愛得剛剛好,他們越來越不能在對方的世界里看到未來的自己,心里似乎被什么堵塞著,急需一個出口釋放,曾經的同舟共濟,一場小風波后只能看到對方的軟弱和背叛,一點點分道揚鑣,到最后無力回天。毫無疑問,這個過程是虐心的,更是對愛情的信心雪上加霜的傷害。到了這步田地,愛情里的美好只屬于曾經,而所有的不堪卻留在了眼下,營造一場充滿儀式感的告別,便是對彼此最體面的事情。有句話說得好: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與世無爭的童真和未經人事的潔白來交換長大的勇氣。林佳塵埃落定,嫁為人妻,這是成長給她的禮物。孟云如釋重負,學會了如何去愛一個人,再次遇上王梓也是成長給他最好的禮物。如若他們都能走得慢一些,調整一下步調,再多等等對方,留一些時間去重建對未來的信心,結果是不是會變得不一樣。
余丁無所謂的戀愛態度?
余飛和丁點的愛情結局無人知曉,但卻讓我看到了他們對待愛情的無所謂。余丁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燈”,那一場又一場喝不完的酒局,自娛自樂的同時耍著流氓撒著嬌,分手就像過家家,似乎要靠分手的陣痛來證明他們其實還在戀愛進行時。
愛情對于他們來說就是青春里的及時行樂,最最真實的敢愛敢恨,相愛相殺,一人唱戲一人看戲,有種棋逢對手的感覺,活生生把愛情演出了一個結局。余飛的設定是為了烘托孟云這個人物的性格,余丁的愛情故事也是為了與孟林的愛情失敗形成對比。余飛和丁點在處理愛情矛盾時擁有極高的情商,在他們身上很少看到愛情讓彼此成長的影子,似乎那種對愛情駕輕就熟的技能是與生俱來的,就像有一只手在托著他們的局面,不管對方有多生氣,這只手都能在下一秒將他們引向化解怨氣的地方。這或許與他們的成長經歷有關,或許更多是與他們的社會身份有關,思想和精神上并沒有那么多的束縛,愛情的成分自然更純粹,鴻溝可以逾越,步調可以調和,在這些基礎上,他們愛情里的溝通才是有意義的溝通。
王梓知進退的戀愛智慧
王梓,從角色的設定來看,這是一個在愛情里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姑娘。但多少覺得這個角色有些突兀,人物年齡不詳,很明顯是一個95后的樣子。覺得突兀是因為她在愛情里表現出來的智慧與她的年齡嚴重不相符。導演將王梓刻畫成一個與男主在事業上可以匹敵、與女主在性格上可以互補的人,某種意義上已經交代了故事的結局。王梓是一個在愛情里知進退的女孩,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別人給的又是什么,何時該退出,何時該前進。她愛孟云,但是她不想自己永遠是林佳的替身,更不想孟云永遠活在林佳的陰影里,也更害怕躺在身邊的孟云,做夢叫的是林佳的名字。于是,不管有多痛有多不舍,還是得離開。她一眼就能看破男主的內心和煩惱,再用一眼便把女主最后的一絲希望瓦解,這得是一個有多少故事的小姑娘?一直以為王梓還會承載更多可以讓觀眾思考的東西,可是這個角色再次突兀了,沒了下文。也許是演員駕馭不了王梓這個角色該有的那種氣場,或許故事的結尾本來就是大叔愛蘿莉的線路,注定落入俗套。
無論何種結局,流淚的觀眾應該都會覺得孟云和林佳的愛情太可惜了。可人生只要在向前就總會有遺憾,就算坐上時光機,就算能回到過去,總會有你此時無法預想到的事情,這些事情后來都會變成了遺憾。所以,跳出回憶,活在當下,對過往坦蕩一些,對未來溫柔一點,這樣能讓別人舒服也能讓自己舒心。?
一輩子很短,能在人海相遇已實屬不易,有緣扶持前行更是彼此的福分。一場失敗的愛情也許會耗盡了你所有的心力,還搭上了回不去的青春歲月,以及很長一段時間的抑郁寡歡。但它也讓你嘗到了成長的滋味,明白了愛的責任與擔當,最重要的是還教會了你如何去愛一個人。
青春就像坐上一趟單程車,車窗外的風景就像無數定格的畫面總在交替變化,對面座位上的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列車到站,你伸長脖頸張望著,心里想著下一站會上來誰,又有誰會下車。你樂此不疲的去探尋著未知的可能,卻忽略了身旁座位上的人已陪你走了很遠,共同經歷了許多風景,直到后來身邊的位置也空了。終于發現,原來成長就是不斷失去,不斷習慣孤獨,不斷在孤獨中長大,又在長大的過程中變得能狗承受住所有的傷與痛,忍受住所有的不甘和無奈。然后,心平氣和地在慢慢老去的過程中,漸漸忘記很多年輕時候的事情,忘記一個人,忘記一張面容,忘記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