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的文字,總有一種干凈、素雅、溫暖、平和的情緒,就像一條溪流緩緩流過心尖,平緩,卻又回味悠長。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歡喜的心最重要,有歡喜的心,則春天時能享受花紅草綠,冬天時能欣賞冰雪風霜,晴天時愛晴,雨天時愛雨。
這本《晴天愛晴雨天愛雨》共分為四大部分,收錄林清玄53篇散文,我最喜歡的還是第一部分:萬物有情生。
我沒有依靠,我只能靠我自己
在《有情生》這篇散文里,作者提到一種植物:常青藤。我對植物,一向只見其形,不知其名。所以,我并不能準確地說出常青藤到底長的什么樣子,是像爬墻虎,還是長的像竹子。
我與老人同時種下常青藤,老人隨手插在地上,不見灑水除草,只讓它接受陽光和雨露。而我呢,細心地將它養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時澆水,同時也在陽臺接受陽光和雨露。
兩株長在不同地方的常春藤,慢慢地差別越來越大。老人的常春藤憤怒抽芽拔葉,葉子越長越大,而我的,緩緩生長,葉子越長越小。比來比去,總是不及老人的。
老人說:那是因為養在盆里的常春藤沒有泥土,根沒有地方去,所以長不大。
這讓我想到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
當他們來到人間時,都是天上的天使,落入人間后,有的人就像長在了老人門前的常春藤,有的人就像是長在盆里的常春藤。
長在地上的常春藤,沒有人細心照料,只有靠著自己頑強的吸收著大地、陽光、露水給予的養分。就像那些留守兒童,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照顧自己,甚至照顧爺爺奶奶,照顧弟弟妹妹,在同齡的孩子,還在父母面前撒嬌討好的時候,他們成為了家里的小頂梁柱。因為他們明白,生活只能靠自己。他們早早學會生活的技能,早早確定未來的目標,能在成年后,接過父母肩上的擔子,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
而被養在花盆里的常春藤,就像那些溫室里長大的孩子,他們是父母的心頭肉,擁有著良好的家庭條件,和來自各方的贊美與寵愛,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從來沒有生活的煩惱,也不用承擔家庭里的任何責任。最終他們長成秀氣的、纖弱的模樣。
植物和人一樣,它生活的環境決定著它的生命力的頑強程度。
有時候希望,是生活唯一的救贖
有一次,作者經過市場,在路邊的水溝里看到一顆木瓜樹苗,僅僅依靠著水溝底的一點點爛泥而生活。出于憐憫,生怕這樹苗被臺風或者大雨連根拔起,沖入河里,流到海上,失去生命。想著家里花園里還有一處空地,陽光和土壤都很理想,便把這顆樹苗移栽到了自家花園之上。
沒想到兩周后,木瓜樹苗竟然枯萎了。
作者說:一粒木瓜種子,偶然掉落在市場的水溝邊,那是不可預測的因緣。就像是一個人,偶然投生塵世,也是不可測的姻緣。我們或者有不夠好的身世,或者有貧窮的童年,或者有艱困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愛的折磨……像是在水溝爛泥中的木瓜樹,但我們只要知道,這世界有美麗的花園,我們的心就會有很堅強很真切的愿望:我是為了抵達那善美的花園而投生此世的。
木瓜樹苗之所以枯萎,也許那是因為它幾乎毫不費力地,到了所仰望的花園之地,也許它發現,那花園并不如它所想象中的那樣,于是失去了希望,沒有希望的生命又如何繁盛呢?
這讓我想起了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最后一片葉子》,年輕畫家把生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枯黃的葉子上。當葉子經過凜冽的寒風吹拂,依然存留下來的時侯,她重拾了生的希望,頑強地活了下來。只是那時,她并不知道那片給她生的希望的葉子,其實是老畫家最后的一副作品。
有時候,一個希望能夠挽救一個生命,有時候,一個希望也可以徹底摧毀一個人。
希望,能夠讓我們無論在什么樣的境遇下,都努力的活著。
希望,也能過讓我們不斷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抵達那終極的夢土,我們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對藍天、陽光與繁華的仰望呢?
作者養過一盆“非洲紅”,是一盆據說來自非洲的觀葉植物,長的像楓葉,葉子又小又圓,作者很喜歡這盆植物,放在窗外的陽臺上,每日細心照顧。
搬家的時候,因為植物太多,到了新家一周后,才想起這盆被遺忘在陽臺的非洲紅,打開木箱后,發現非洲紅的葉子已經落光了,盆里的土也都干裂了。
作者不忍心就這樣丟棄它,于是把非洲紅放在陽光照射的到地方,每日晨昏澆水,一周后,發現竟然抽出了碧玉一樣的綠芽。
生活,有的時候,就像這非洲紅一樣,看似窮途末路,只要有一絲的陽光與雨露,也要奮力拼搏一次。一個小小的非洲紅都能破土重生,何況偉大的人類。
希望,對一個人來說確實非常的重要。但是卻不是生命持續下去的唯一的理由。
有希望的生活的固然值得欣喜,沒有希望,創造希望而得來的生活,才叫經驗。
所以,無論在多么絕望的時候,都要相信,生命有破土重生的能力。
熱戀像蓮子,失戀像蓮心
《蓮花》這篇散文,我連續看了好幾次。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我看過很多寫愛情的文章,幸福的,不幸的,開心的,不開心的,遺憾的,圓滿的。但是這一篇《蓮花》讓我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你想要如蓮子一樣潔白的愛情,就要承擔蓮心給你的苦楚。
這讓我想起《小王子》里面的一句臺詞:如果你想要和別人制造羈絆,就要承擔流淚的風險……
都說這世上,唯一忘不掉的戀人,便是初戀。
初戀如蓮花一樣圣潔,像是有著天然的濾鏡,無論哪一個角度,哪一個季節去觀看,都很美。
《蓮花》這篇散文講的是一對少年的戀人,他們從學生時代開始相愛,以為此生不需要名利,不需要財富,只要擁有一池蓮花,便是永久。當命運將他們分開。女孩嫁作他人婦,卻依然忘不了,擁有一池蓮花的承諾。
那些愛情中給的甜蜜,最終會化作一條條細長的蓮心,多年以后,還飲著生命的苦汁。
人人都說,有缺憾的愛情才更美好,才更難忘。可是每個人又都希望遇到完美的愛情。
卻不知這世上,哪里有什么完美的愛情。潔白如蓮子,卻也暗藏苦澀的蓮心。
愛情,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來,也不知道它什么走。
當它來的,你猶猶豫豫,當它走時,你追悔莫及。
在愛情面前,我們都想擁有紫霞仙子的月光寶盒,我們都想開啟時光,回到過去,像至尊寶一樣地懺悔:曾經有一份真正的愛情擺在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