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李晨的愛情,始于“我們”,終于“我們”
電視劇里特工的接頭,往往在公園、飯館、舞廳、鬧市,哪怕已經很熟,屁大點事,也是如此。最隱秘的事業,要在最公開,最熱鬧的地方,用最不簡單的方式進行,以便可能被發現,這曾經讓我很生氣,但后來也就釋然。
他們是如此寂寞。
他們寂寞而不甘于寂寞,他們總要在寂寞的游戲中尋找別樣的快感,他們總喜歡冒著被發現的危險,將寂寞沖淡,他們尤其要讓我們知道,他們玩的,是一種致命游戲。
然而某種假模假式的諜戰片、臥底片,所道出的又何嘗不是一種真實的荒誕,荒誕的真實?某種意義上說,人最大的欲望其實無非是想知道,和想讓人知道罷了,媒體由此發達,人由此奇妙。
前天,一看到范冰冰李晨的事,我就曾合稱一張圖片,發了出去,并配了一句很不厚道的話:“李晨范冰冰,這是在對暗號嗎?”說實話,我當時腦子里出現的正是這樣一個畫面:
緊張的配樂中,范冰冰李晨各自手拿一張報紙,在公園,在鬧市,或者在酒吧里慢慢靠近,他們先扯了點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的事,然后就四下里看了看,一個壓低了聲音說:“我們不再是我們……”一個壓低了聲音說:“我們依然是我們。”
暗號對上,兩個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同志,我終于找到你了!”
還說實話,我當時一下子把自己逗樂了,覺得沒人看到我的燦爛既是我的損失,也是大家的損失。我一點沒覺得我這是癡呆兒童歡樂多,更沒覺得我本不善良。
分手之事要昭告天下,這于明星大概是必然之舉,無奈之舉,必須理解,但是又何必非要“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緊跟著又來一個“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呢?
誰不知道你們是持續丟,持續找,一直在路上的啊?誰不知道,折騰本就是檢驗你們的唯一標準啊?可你們做著這樣的“臥底”,卻還是“不甘寂寞”,總想來一個“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無盡時,一點兒都不怕被捉。
想知道與想讓人知道的互動之下,你們最想讓人知道的居然是這個,而且還配合得如此嚴密,這像不像一條戰線的暗語?像不像蹩腳臥底片的接洽?像不像最隱秘的公開,最熱鬧的隱蔽?像不像某種充滿快感的危險游戲?
“寂寞讓我如此美麗”,總“有一些些的玄虛”,“繁華中我是陷落的城池”,所以,這真怪不得我。
但是我之所以有這種感覺,要這樣說,也并非僅因為這次。事后諸葛亮們往往有一種特長,能夠迅速連接過去,發現聯系,而我作為“事后諸葛亮”特長班的高材生,第一時間,“諸葛”的正是這方面的信息。
(還得說實話,我總是說實話,這件事我本來不想寫的,但好幾個人非要問我為什么像“對暗號”,我總不能說我是最近看臥底片看多了……盡管我的確看了很多,仍舊在看,有時候很生氣,有時候像傻逼。)
(我沒找到首發原圖)
2015年,不是范冰冰李晨關系最曖昧,最令人著迷,最令人期待,最令人激動的一年嗎?范冰冰首次公布戀情的時間不是那年的5月29日嗎?她在騰訊微站的獨家首發中,只配了二個字——“我們”,那“我們”異常醒目,尤其“我們”,絕對是正式的“我們”,這我們都看到過的,但是他們那“我們體”,或者叫“暗號體”,卻是早就開始的。
這之前,媒體如風,猜測如雨,但他們就是不說,就是老在玩曖昧,搞潛伏。當年2月,李晨求婚的消息一再刷屏,但他們仍是既不點頭,也不澄清,而是去最最喧鬧的網絡平臺,搞了一次最“心驚肉跳”的“秘密接頭”。
2月2日深夜,李晨忽然“悄悄”說道:“下雪了,下雪了,如果我們不打傘,一直走下去,是不是就可以一路到白頭……”
結果,范冰冰就很快接上一句:“愛一個人很簡單,是晚安之后,還想說晚安。北京今夜下雪了。”
握手、同志,深夜里,大雪中,暗探們蜂擁而上,有沒有?
他們那一次的關鍵詞是“下雪”、“我們”,因為是深夜,還有一個“白頭”,不知道曾讓多少人尖叫起來,有沒有?
由此可見,某種臥底游戲,是必須半遮半掩的,密碼本不能太生僻,應該盡量用大家都熟悉的四大名著。
但是李晨那時候當然不可能有求婚,他的求婚真正是在2017年。那場求婚盡管用的也是“我們體”、“暗號體”,但的確很感人。
2017年9月16日,李晨宣布:“我們,永遠……”范冰冰隨即跟進:“永遠,永遠……”那情形就像李晨現在跟進范冰冰一樣,只不知這種事為什么總不在深夜,就在凌晨。
你看,范冰冰李晨總在“我們”,也總在“對暗號”,我真不是看臥底片看多了。但我的確是不厚道的吧?總想脫下皇帝新衣的小S很久很久以前,就曾用一句“這是你第幾個男人”,逼出范冰冰一句很高級的回答:“這是我最后一個男人。”小S是毫不掩飾地不厚道,很有點英明的不厚道,而我是“事后諸葛亮”式的不厚道,很不是玩意兒的不厚道。
誰叫我曾相信過他們,并感動過呢?誰叫他們總給我衰老的心靈以重擊?我總以為人不免會有動情,真正動情,我以前可真不知道范冰冰2016年對某報記者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我確實相信結婚是件沖動的事情,沖動了才會結婚,如果不沖動談戀愛好了。”
他們總不怕各種各樣的告別,總能收獲“永恒的力量”,好吧,缺愛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很生氣……
然而奇怪的是,我依然相信范冰冰李晨之間,是真正動過情的,不然他們的一些表現我完全無法解釋。“我們依然是我們”不常有,但“我們不再是我們”卻常有,情感這種事,只怕最難以結果導前因。
我這要命的矛盾!
所以我對范冰冰李晨熱戀時形成的經濟共同體的瓦解,很感到遺憾。昨天沒事時,我曾到天眼查了一下,他們的公司現在已經絕緣,他們公司現在的這種構成,據說在年初就已經完成:
范冰冰李晨的愛情,始于“我們”,終于“我們”,這差不多是所有分手的固定模式,所以原因重要嗎?大大的氣球總有吹破的那一天,“我們不再是我們”才是重要的,“我們依然是我們”,總不免會成為扯淡,反正他們不會是因為下雪天打了傘。
說實話,我就是這么狹隘,盡管我也希望“我們依然是我們”。我還希望“我們永遠是我們”,范冰冰那九個億忽然就成了我的。
——交稅去嘍,誰幫我算算?
文?| 九鴉
圖 | 網絡
更多文章,見公眾號:九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