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從央媽下發了驚呆小伙伴們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大招一出,所有人都不淡定了,尤其是喜愛網購的“敗家娘們”——因為以后通過第三方支付買東西再也不能超過1000塊了。
? ? 看到這,所有的男同胞們該樂一下了:
? ? 哈哈,央媽簡直太英明了!
? ? 今天女神節再也不用給老婆打1314表愛意了;
? ? 2017再也不能隨意買包包了;
? ? 想代購也沒門兒,1w塊的包你得分10天付,哈哈,哪個傻逼賣家會答應啊。
? ? 此時,大批敗家娘們哭暈在電腦前:
? ?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和死,而是我就在電腦前,卻不能賣貨給你!
? ? 親媽都沒管我每天花多少錢,央行這是比親媽還親呢!
? ? 但是,所有人都在吶喊:國內的支付行業好不容易一路跌跌撞撞的邁入移動時代,現在突然“一夜回到解放前”,照這樣下去,怎么拉動內需,怎么拉動經濟發展,怎么拉動就業。不讓網購族買買買!后果很嚴重啊!
? ? 可是,事實真的有這么嚴重么?央媽這樣做到底意欲何為?網購一族真的要徹底死翹翹了?
? ? 央媽到底對第三方支付做了什么?
? ? 1、老實做通道業務
? ? 該方案的主旨是央行主持,給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分家。第三方支付,你作為小兒子營養太好,發育太快,你哥有意見,咱們家要長幼有序。所以,給小兒子削一刀,額度限制住,就做一做小額支付,給你哥當通道就行了,互聯網金融什么都別想了。
? ? 2、實名管制,湊齊三個以上證明
? ? 以后想在支付寶、微信支付注冊個賬戶會很難。不僅要上傳身份證,還要至少湊齊3份以上資料證明“你是你”。別以為拉上你爺爺,你奶奶,你媽媽就算湊夠3個了。根據央行的意見稿,這些證明文件需要是公安、工商、教育、財稅等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
? ? 3、P2P之類的別把錢放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去找銀行吧
? ? P2P資金托管之類的業務,不要再找第三方支付了,回去找銀行吧。P2P之類的跑路多,資金在銀行托管,規范化操作更加有助于保障投資者權益。
? ? 4、單價超過200的東西,必須通過銀行交易驗證
? ? 想買單價超過200塊錢的東西,以后可能不能用快捷支付,而要用銀行的網銀了。快捷支付的驗證是支付機構完成的,以后只要超過200塊,必須回到銀行進行客戶身份及交易驗證。腦補一下,要付款的時候,網銀需要幾步。
? ? 5、銀行把數據從支付機構手上奪了回來
? ? 銀行把數據從支付機構手上奪了回來。以前你在網上買點啥,銀行是不知道的,內心無比著急。以后超過200塊的交易驗證需要回到銀行的話,銀行就掌握了你的交易數據。
? ? 6、通過網絡支付賬戶只能給自己的銀行卡轉賬
? ? 通過網絡支付賬戶只能給自己的銀行卡轉賬。也就是說,想給老家的父母孝敬點生活費,去銀行或郵局排隊吧,因為很多農村只支持郵局和農村信用合作社,很多地方小銀行也根本沒有網銀,所以沒法用手機銀行轉賬,現在把網絡支付也封掉,就只能去銀行匯款。
? ? 7、賬戶余額支付設限制
? ? 5 000元的網購限額是針對余額的,不是針對網購。央行也解釋了,5000元的網購限額是誤解,因為5000元是針對賬戶余額支付設的限制,超出了可以用銀行卡。所以,央行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把用戶都趕到銀行那邊,讓大家都去用網銀,不要用第三方網絡支付。但網銀體驗差、付款成功率低是出了名的。這相當于讓一個用慣了iPhone的人,必須退回去用老式功能機。
? ? 8、“你敢付、我敢賠”
? ? “你敢付、我敢賠”將成為支付行業的行規。不僅僅是支付寶,以后無論在哪個支付公司,如果你的賬號被盜了,不用再去跟公司扯皮了,只要支付機構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是你自己的原因導致的,它就得賠給你。
? ? 新規出臺,誰受傷?
? ? 在支付江湖,銀行業支付體系曾經獨占鰲頭,但第三方支付的異軍突起迅速扭轉了這一格局,并在支付領域不斷攻城略地,二者的較量亦從未停止。此前銀聯曾多次發文整頓線下收單業務,而這一次針對的是網絡支付業務。
? ? 央媽的這次新規,最受傷的一定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了。許多第三方公司雄心勃勃想建立獨立賬戶的思路收到極大的挑戰,其實是挺悲情的,第三方支付是極為講究場景應用的商業模式,在兩家獨大的支付世界里,其他支付公司好不容易可能找到一條可能性很大的出路,結果迎來了這個監管方案。
? ? 安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矯枉過正
? ? 央媽此次對第三方支付如此嚴厲的要求,其實也是因為很多人反映的安全問題。比如說:盜刷。
? ? 當前持卡人被盜刷的問題非常嚴重,僅僅使用手機驗證碼就能完成網上支付的辦法確實讓很多風險意識薄弱的持卡人損失慘重,而且一旦銀行卡資金可以被盜走,將是持卡人一家的噩夢。央行新規的推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持卡人帶來了不便,但卻能夠有效保護持卡人的資金安全,這才是最重要的。
? ? 但是我們也要反過來看,就是矯枉不能過正,前兩年沒有節制的大踏步往前走的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政府推動下的結果,那么現在突然要來個急剎車,這種簡單的一刀切的做法,事實上帶來的危害會是更大的。
? ? 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慢慢清理,設定目標,分期實施,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也給相關機構一定的時間能進行自我升級或者自我清理的時間,或許效果應該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