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終于回家過了個春節。
帶著忐忑和興奮,我坐上了十年未見的初中同學的車。他穿越了大半個北京城來接我,把最好的位置留給我。見面第一句話是,你還是多年以前的模樣呀,一點都沒變。
我還記得和父親一起度過的那個春節,直到午后他才回到家來。我們一起貼春聯和年畫,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大概處于青春期想要對抗整個世界的叛逆之中,一張年畫他反復貼了幾次我都不滿意,總是說他貼歪了。最終他終于不耐煩了,摔門而去。我記得那是我們為數不多的幾次爭吵中最為激烈的一次。自此,十幾年來,我再也沒有機會和他一起過過春節,更別提一起貼春聯了。
回去的路上我發了條朋友圈:前一日還在寫字樓里忙忙碌碌,這一日便踏上了回家的路。故鄉于以前的時候只是一個單詞而已,如今卻多了些許的分量。底下很多朋友回復說歡迎回來。我知道,在等我的人里沒有我最牽掛的那一位。年關將至,我甚至不知道他身在何處。盡管如此,對于回家,對于闊別已久的村莊,我仍然充滿了期待。
六個多小時的車程,回到再熟悉不過的小村莊。內心安靜。和記憶中一樣。先去了奶奶家。推開門的時候,奶奶坐在爐火旁打盹。回來了,還是高中時候冬天里的煤煙味,還是小小的土炕。奶奶盛了一碗蒸雞白菜,中午的水餃用開水燙了燙,給我填飽了肚子。
蒸雞白菜真的還和以前一摸一樣,還是記憶里的味道。這些年在外,每逢過年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這道菜。家家戶戶都會買幾只雞,放上幾顆大白菜蒸熟。放在一個大缸里,凍得冰冰的。吃的時候就盛上一碗,還帶著冰茬子。涼涼的,白菜入口即可,雞肉濃郁可口。雞腿雞翅這樣的關鍵部位一般都不舍得自己吃,都是來了客人的時候才掰下來待客的。這就是山東人的樸實。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還要做的一道菜就是豬皮凍。豬皮放進鍋里熬上幾個小時,放在室外凍成凍。今年在嬸嬸家也吃到了,叔熬的,每一頓飯都切上一盤,蘸著蒜泥,味道好極了。
這些年農民的生活水平高了,平日生活里也吃得起大魚大肉。這次回來發現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日子真的變好了。我看到家鄉的人們,歲月在他們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但所幸,大家也都笑容滿面。
我沒在奶奶家睡,晚上的時候從嬸嬸家回去把登山包背到嬸嬸家。自此在家的幾日里,便都睡在嬸嬸家。我不知道奶奶是不是有些失落,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沒有睡在奶奶家。想不清楚的時候,我給自己的答案是,大抵我習慣了城市的明亮和暖氣片。這樣的答案也給了我淡淡的傷感。以至于第二日我去看望姥姥的時候,愈加深刻,達到極點。
年過八十的姥姥,是我最掛念的人。我也是她念叨最多的孩子。這些年我從北方跑到南方,又從南方回到北方,孩子里我是她最少見到的人。姥姥說,她一直覺得對我心懷愧疚,大抵是當年父母婚姻的決裂她沒能夠阻止,大抵是她覺得沒有父母的陪伴我吃了太多的苦,她對我格外疼愛。我記憶中的姥姥是無所不能的,她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家庭養大了六個女兒兩個兒子,她步行幾公里去我的學校找到我把我擁入懷中,她會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豆沙包,她從不吝嗇總是和左鄰右舍分享自己的所有。
如今,我坐在她的身邊,和她聊起從前和以后,她的思維已經不夠清晰了,同樣的事情反反復復念叨好幾遍。她的手一直在抖,我伸出手來,使勁抓住她的手,天真地以為這樣子就會停止抖動。姥姥抬起頭來,看著我說,我老了,人老了就會這樣子。我的眼淚一下子奔涌而出。姥姥真的老了,不管我愿不愿意承認。
臨走的時候,我給姥姥留下了一些錢。我知道,她已經沒有能力花費這些錢也不需要我給她錢。小姨說,姥姥需要的是陪伴。而我終究也沒能陪姥姥住上幾天。我能理解姥姥的孤獨,我的內心糾結而痛苦,無比懷念小時候在姥姥家過夜的日子。這是回家后我第一次試圖用錢收買自己內心的不安,結果很糟糕。還有第二次,同樣不盡人意。
我承諾給妹妹買一件羽絨服,可我卻沒有做到。我給自己的借口是這次回家太匆忙了,沒有時間去買。但是我卻沒有忘記給自己買一件大衣。初二的時候在姥姥家,所有的小孩子都穿著新衣,唯獨她沒有。我不知道她是否在等待我的羽絨服,甚至期待過我會給她買什么顏色的,但我清晰地認識到,我答應別人的事情沒有做到。她真的像極了小時候的我,孤僻倔強,執拗封閉。她也經歷著我小時候經歷的事情,令人無奈的家庭以及成長的陣痛。我真想把我小時候沒有的都給她,做一個合格的姐姐。但是當我看到她一個人躲在房間里哭泣的時候,卻完全束手無策。我能做的,也只有塞錢給她。我知道,她最需要的,也并不是錢。
曾經,我極度鄙視用錢解決問題的人,痛恨所有的富人。如今,我也并非是個有錢人,只不過是一個剛剛工作沒多久的人。我卻兩次用錢去收買自己的內心,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巨大的悲哀。
姥姥家很冷,爐子的熱度傳不進屋里的鐵皮箱子。我搗鼓了半天屋里還是沒有溫度。我說我們花錢請人來修一修吧,姥姥說要過年了沒有人來修,也不知道找誰。她不冷,真的不用。走出家門的時候我難過得想哭,給S打了個電話問我該怎么辦,沒過多久他竟然開車過來了。還有多年未見的M,我曾無比喜歡的少年。這么些年過去了,我們少有交集,他們也都娶妻生子,他們還是只要一個電話就會趕過來的人啊!寒風中我突然被巨大的溫暖襲擊,難以招架。
我常常說,你們是我青春時期暗淡無光的歲月里,為數不多的光亮。我坐在S疾馳的摩托車后座上,我們一群人去公里之外的山坡看松林。我們浩浩蕩蕩地壓馬路,去家里一起動手做一頓午餐。你們喝酒吸煙打架斗毆輟學,活得桀驁又真實。也把自己的課本給我用,去我打工的地方看我,給了我無盡的溫暖和關愛。
幾年之前我從海口搭車回山東,S去另一個城市接我回家,我們在鎮上的小餐館一起吃了晚飯。彼時,我們都還是迷茫的孩子。如今,我們又坐在一起吃了晚飯,此時,你已為人父。闊別已久的見面,大概也只有一頓飯的時間,可是這每次的相見,都讓我異常的欣喜和溫暖。謝謝你們陪伴我長大。
臨睡前,M發來多年以前我做的樹葉書簽,說這是他收到過的最珍貴的禮物。這個世界上,不論你有多么健忘,總會有人幫你小心翼翼地保留著回憶。
我們都長大了呀,長大了呀。出門拜年,好多人都不認識我了。大伯家的哥哥喝了酒,一個晚上和我說了比二十多年加起來都多的話。我們也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嬸嬸家的姐姐就要嫁人了,每晚吃完飯坐在沙發上,我們開始想象和討論即將到來的婚禮,激動又興奮。
認識多年的好友來家里找我玩,嬸嬸和叔把他當成了女婿接待。炒了好多菜,問了好多問題,他坐在我的旁邊和叔喝酒聊天,姐姐偷偷告訴我,真是像極了她的男朋友第一次來家里見父母時的場景。我突然意識到,終有一天,我也會嫁人呀,也會組建自己的家庭。這樣突如其來的瞬間讓我覺得恐慌又期待。
臨走的時候突然飄起了雪花,我送他出門,他說要做一件很多年就說好了的事。讀大學的時候,我們說,再見面的時候就給彼此一個擁抱吧。他把我拉入懷里,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懷抱踏實溫暖。
我們去看了家里的老房子,站在門外,我說春天的時候,我要回來修房子,我也會有一個溫暖的家。我們肩并肩站著,望見多年以前父親種的樹,像極了他的身軀,瘦弱堅挺,穿越圍墻,長向天空。
重逢真好。回家真好。
這幾日,大抵補回了這些年在外所有的溫暖。咳嗽了有人遞水,餓了有人做飯,記得你愛吃的菜,想做的事。不論你有多遺忘過去,總有人幫你保留著回憶。謝謝所有的溫暖。如他們所說,要常回來看看。
最后,以高曉松寫給女兒的信里的一句話做為這雜亂無章的記述的結尾:愿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