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完成千日更大計后,好幾天沒有登陸簡書,似是下定了決心要徹底和日更劃清界線。
1月25日開始,十一天悠長假期徐徐拉開帷幕。雖說是已經休假了,25到27日接連三天無一天不在處理工作。雖說工作上還有些拖泥帶水,但整個人整顆心又確確實實進入了休假模式。因為格外珍惜,我對這個長假的態度尤其慎重。“如何安放這個悠長的假期?”這個問題成為了我這幾天思考最多的問題。安排好每一天的精彩生活?做一些意義非凡的事情?……一翻搜腸刮肚后,我竟找不到一件心動的事情。
“承認吧,你就是一個低欲望群體?!蔽翌j然地告訴自己,然后放下執念,按部就班地過每一題天。
周日晨跑時,突然產生一個想法:“平時總暢想退休后如何過日子,何不利用這個假期來體驗一下理想中的退休生活?”
于是,慢慢地,這個假期在平淡中泌出了些許生活的原汁。每天早晨六點鐘起床,運動45分鐘到一個小時,回家吃早餐,開始大掃除、備年貨、睡午覺、處理工作、和家人散步、打羽毛球……生活仿佛回到了小時候,時間在慢慢長日中一點點流逝。
25日,養在書房的雪柳發出了嫩綠的新芽,這兩天又迸出一串串米粒大小的小白花。
自從去年成功讓一株桃之夭夭發芽并開出桃花后,我便愈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養樹枝。樹枝買回來的時候,大多都光禿禿看不到一絲生機,即便成功發芽、開花,花朵也總是很迷你,還有些先天不足病弱之癥。但無論是誰,都無法抵擋生命從毫無生機的枯枝中撕開一個口子,從濃冬深處噴涌而出的魅力。
繼雪柳之后,我又買了兩株臘梅,興許這個假期還沒過完,黃色的臘梅又將掛滿枝頭。一個假期能看到兩茬生命的奔涌之力,值了!
26日,陪小W地鐵游上海。
小W和我想象中的小孩子不太一樣,他沒有喜歡的美食,每每有好吃的食物想要與之分享,都需要威逼利誘花費些功夫才能讓他“勉強”嘗一嘗,淺嘗之后能被他接納的食物也很少。十二歲的少年了,飲料只喝純牛奶和橙汁,水果只吃草莓,葡萄、香蕉和哈密瓜……
除了吃喝,其他方面他似乎也沒有很熱愛什么?!皼]有熱愛的人生多無趣呀!”我有時候會忍不住替他感到遺憾。
26日陪小W游地鐵,他興奮地規劃路線,要繞路,要把新開通的市域機場線和22號線體驗一遍,要去18號線的車頭看無人駕駛的地鐵,要去12號線的復興島上看看市區唯一的一座小島……
一路上,小W異常興奮,給我介紹新開通的地鐵和即將開通的地鐵,介紹每一條地鐵線路的特點。我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小W的熱愛嗎?在我看來,任它什么線路,不都是刷卡,上車,跟著它在這座城市的地下穿梭嗎?在小W看來則不同,每一條地鐵都有乘坐的理由,每一次新技術的應用都不容錯過。
是我的狹隘沒有共情到他的熱愛,又或許是我自己戴上了有色眼鏡,對自己和他人都不夠寬容,不能用更包容的心態來看待熱愛,滋養熱愛。所以,有沒有什么熱愛被我忽略了?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
27日,我請了假,卻沒有忍住在家辦工。這是一個多事之秋,前一個麻煩還沒有解決,后一個麻煩接踵而至。算了,控制不住的問題先放一放,全家一起去超市辦年貨,抓住夕陽的余暉打了一個小時的羽毛球。陪著小W看完一本溫暖的書——《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蔡崇達),在讀書上我發現我開始從追書到追作者了。蔡崇達、馮驥才、馬伯庸、度陰山都是我喜歡追的作者,一開始偶然讀一兩本他們的書,后來慢慢發現他們的書我都喜歡看,就像交了些老朋友,喜歡看他們的文字,聽他們講故事。這種淺淺的關系深深地交,似乎也是一種幸福。
28日,除夕。今年認認真真過了一個傳統年,早上起來淺淺跑了三公里,早飯過后全家一起去購物主要是買魚買蝦置辦新鮮的年夜飯食材。中午拉著小W一起包餃子、貼春聯,給家里的花花草草換上新鮮的水,認認真真編輯發給同事朋友的祝福短信。說到祝福,今年的祝福很商務,發了同事和商務伙伴,朋友同學家人反而沒有發,不是刻意厚此薄彼,而是準備祝福語的時候,突然覺得同事和商務伙伴需要借節日的機會打個招呼。朋友親人間發祝福似乎反而見外了。
晚上認認真真看了春晚,小W被小品相聲逗得捧腹大笑,天真的笑聲和肆意的快樂溢出他的心田,漫入我的心間。凌晨十二點前夕,在小W的組織下一家人端坐電視機前,跟著春晚主持人倒計時,迎接新年的鐘聲,互道:“新年快樂!”
這個年過得很傳統且一絲不茍,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唯一不同的是我變成了我的媽媽,我的孩子變成了小時候的我。
所以,我理想中的退休生活是什么樣的生活?似乎只是放下手機,認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