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9年4月9號,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在早上7點把我吵醒,電話那頭是父親的聲音,告知我親愛的奶奶已經駕鶴西去,叫我趕快回老家,慌忙中我叫醒我的兩個女兒和老婆起床,給女兒學校請假后,就一家人匆匆趕回家!
說起我的奶奶,出生在解放前,我的爺爺由于身體原因早在我1歲的時候就丟下5個兒女撒手而去,是我奶奶一首頂著壓力撫養了5個孩子,雖五個孩子沒有什么作為,但總算都是健康長大,成家立業;在我記憶中,奶奶一直就住在我們加,我的父親排行第三,村上人都稱馮老三,又名:三木匠,為什么還有這么個名字呢?那是因為父親在年親的時候學過三天木匠,又排行老三,所以村上的人老小都稱他為三木匠,不知道是叫習慣還是時間太長,總是從小就聽別人這么稱呼父親。
父親在家排行老三,下面還有兩個妹妹;所以父親屬于最小的兒子,上個世紀,男孩最小的一個都是家里最喜歡的孩子,我的父親從小就在我奶奶以及我太爺的呵護下長大,也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給與父親養成了懶散的習慣,以至于和我母親成家后一直沒有什么作為,除了生育我以外,沒有什么別的成績,可以說我是我父親這輩子最大的驕傲,事實上,我確實還是挺爭氣的,沒有過多的讓他操心。
奶奶在重病的時候,父親和伯伯們經常因為要負擔奶奶的醫藥費而爭吵不休,也許可能是他們都一直生活在農村沒有過多的經濟來源,爭爭吵吵伴隨直到奶奶斷氣也就停止了;其實多數要出錢的時候都是我和堂姐,堂哥,堂弟們一起負擔的,在我們這輩80后長大后,我覺得我們還是挺有社會責任的。
其實有的事情等你長大后,你就明白為什么農村普遍看重男孩,就是為了印證那句古話,養兒防老,印象中的父親除了喜歡吹牛,家族對他的評價是一事無成,在我印象中也確實是這樣的,我母親生病一直到死,我內心中一直在責怪父親沒有照顧好母親,直到母親咽氣的時候,父親嚴重的淚水再也止不住,我知道母親在父親心中的分量,雖然我一直沒有跟父親提及這些,但隨著母親離去,我還是在內心中不愿再去說父親什么,在我真正改變對父親重新認識的時候,是在奶奶重病臥床以后,前面說了,奶奶一直生活在我們家,奶奶在某些事情上確實也是比較偏袒父親,父親對奶奶也確實是孝敬有佳,可以說是我輩學習的楷模,奶奶不能吃硬東西,父親總是把菜和飯都做的軟軟的,半夜起床為奶奶端屎端尿,更換床單,更換尿不濕,說實話我都懷疑我自己能不能做到父親這樣去孝敬他們,在奶奶臥床以后,父親就變成從來不出遠門,事實上奶奶也比較依賴我父親,只要父親出門買藥去了,奶奶就不吃飯,不吃藥,非得等到父親回來,近半年的照顧,我回去發現父親老了,頭上黑絲白了一半,而且可能是休息不夠,脫發嚴重。
父親這輩子雖然是玩世不恭,無所作為,但是卻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告訴我應該這么去孝敬老人,縱使年輕的時候有再多的錯誤,這些都以成為過去,父親用實際行動樹立了養兒防老的榜樣,也就是從奶奶過世,我重新認識了一下我自己,其實有什么資格去說父親以前的不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還不及父親的一半!
最后希望父親們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晚年!
2019年4月21日
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