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菱學詩中,香菱是位好學生嗎?
我們大家知道香菱的原名叫做甄英蓮諧音就是“真應憐”(真應該可憐)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她的父親名叫甄士隱,可以說是個大戶。本是個富貴人家的小姐怎么就應該可憐呢?原因如下:3歲那年元宵,甄英蓮在看社火花燈時被家奴霍啓(諧音“禍起”)看護不當而被拐子拐走,養大后先是被賣給公子馮淵(諧音“逢冤”),后來呆霸王薛蟠打死了馮淵,把香菱強買去做小妾。香菱后隨薛家進京,一直住在榮府的梨香院。她生得裊娜纖巧,做人行事又溫柔安靜,薛蟠的正房夏金桂極為嫉妒她,就一直虐待香菱。香菱備受夏金桂的折磨,不僅名字被改為秋菱(諧音“求憐”),還險遭謀害。看了她這一生,真是不禁為她捏了一把冷汗啊!但她好在有一股書香門第的基因,所以在薛蟠外出經商時,香菱得以跟寶釵一起住進了大觀園。期間,就發生了一起香菱學詩的事情。
香菱學詩,大致可分三個步驟。首先是拜黛玉為師,她不顧自己的身份,置身去求學,對寫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只有興趣就能成功嗎?這就像是成功要先學會做夢。不得不稱贊曹雪芹的寫作功底啊,潤物細無聲的就將香菱悲慘的命運鏟了一條大道??!隨后就是實現夢了。在黛玉指導下,香菱細細品味王維詩;將《王摩詰全集》細心揣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作詩這個過程可謂是難熬啊!香菱雖有天賦但還未達到出口成章的地步。所以她也經歷了兩次失敗,終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詩比較幼稚,用語直露,黛玉對她的評價是:意思有,但措辭不雅;而第二次作詩這一首過于穿鑿了,還得令作。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啊!但香菱心中還是想作詩,盡管每天兩眼鰥鰥,但這算的了什么。最后她成功了。她作出了一首讓眾人都爭著看的詩。即為“夢中所得”。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所以,我認為香菱是個好學生,在林黛玉對她提出建議后,她非但不生氣反而態度良好,端正,并刻苦努力。一次改不好就該兩次,兩次改不好就該三次。一遍換一遍,重復而來,就形成了一首佳作。她的刻苦勤奮,深入其中去鉆研的精神是絕對值得我去學習的。由此可見,香菱是一位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