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子在桑葉上行走,小編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
從成都回到西昌,感覺天氣涼爽多了。
地處川西南部的西昌,“冬暖夏涼、四季如春”一點不夸張。
這里屬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素有小“春城”之稱,年平均氣溫18度,年日照2500多小時,年均氧生度95%,多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60天以上,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白天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等特點。是舉世聞名的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
西昌建有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西昌邛海國家濕地公園。
每次回西昌,邛海濕地公園肯定是要拜訪的。
又是一個明晃晃的太陽天,風和日麗,一藍如洗,天空中干凈得像一塊畫布。
從家門口一路走來,30分鐘左右就來到邛海濕地公園“游客中心”,有圍欄相隔,游客中心在維修改造。這里是很好的露營地,以往停泊著很多自駕房車,“西昌邛海國家濕地公園”的金字招牌就出現在這里。
這個口子顯然是不能進出了,我們沿著觀海路繼續前行。
過了老海亭沒多遠一個新開的進出口通道出現在眼前。
大門上“邛海濕地三角梅園”醒目搶眼。
印象中這是一個新開的花卉園區。門前游客涌動,停車場里除了川A的車輛外,省內其他地市州和省外的車輛也不少,原因自然是沒有緊張的疫情、氣候涼爽、景色養眼。
老遠望去以為大家在排隊購票,走進才知曉是掃碼進園。
西昌邛海濕地公園原來需要購票進園,票價有點小貴,外地游客很多都不能接受,在網上吐槽得很多,也嚴重影響了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有些得不償失。
如今游客只需下載一個“愛西昌”APP,按照工作人員的提示操作就能掃碼進入邛海濕地公園。利民便民措施的推行受到廣大旅游愛好者的擁護、點贊,“購票進園”的管理方式已經成為過去式。
走進園區,姹紫嫣紅,仿佛一下踏進了春天的時光隧道,滿眼都是三角梅綻放的色彩,粉的、紅的、紫的......不停地在眼前變幻著,如萬花筒般讓人驚喜連連。
據園區情況介紹,三角梅園總面積392.1畝,目前已種植25個品種15個花色各類三角梅26萬余株,除西昌多年種植的紫色、紅色品種外,還新引進白雪公主、綠葉櫻花及雙色、三色、四色同株特殊品種。
有花匠在園區內作業,園藝師們還用三角梅塑造出飛龍、大象、花瓶、花藍、球狀等造型為主題進行展示。
園區內的步道四通八達,建有涼亭供游人歇腳,光觀車來來回回地忙碌著,游客走了一拔又來一拔,車水馬龍般熱鬧著整個園區。
這是一個建在城市中的花卉園,從園區中可以看見遠處層層疊疊的老海亭住宅小區,房屋白墻的上面是起伏的山巒,哪兒就是西昌又一著名景區——瀘山。
由于樹木還沒成林,太陽直直照射下來有些燠熱,我們走走停停,在園區兜兜轉轉了50多分鐘,本想再去看看夏日荷花,卻因道路維修放棄了。
三角梅園初建于2020年,至今已完成兩期建設,是以三角梅為主體及多種花卉和景觀的生態展示園,在“恢復、保護、自然”的濕地總體理念下加入花卉展示,以豐富的植物景觀,為邛海濕地增添了一處靚麗的新風景,也給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處可觀、可賞、可游的休閑好去處。
來西昌,記得去“邛海濕地公園三角梅園”打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