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多年之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下午?!边@個屌爆的開篇曾被我百試不爽的用在各種作文的篇頭,因為這樣可以給我帶來高分。馬老爺子應該不會想到他的作品會在大洋彼岸一個奇異的國度產生這樣的用途。幼時讀長篇半是無聊半是裝逼。而現在的我甚至連裝逼這么高端的理由都不足以引起我讀名著的興趣,因為逼格再高,沒人鳥你。
? ? ? 我甚至可以聞到那個悶熱潮濕的夏天從箱底抽出百年孤獨時散發的霉菌的味道,這個味道混雜著關于馬貢多小鎮發生的故事以一種獨特的印記烙在我的記憶中。記憶是個佞臣,甜言蜜語粉飾太平。父親的嚴格使得我幼時生活的乏味單調,而讀書是少有的許可之一,在這方面父親對我的支持是盲目而又不遺余力的,他可以拿出他十分之一的工資去新華書店買一本正版的泰戈爾詩選,里面的吉檀迦利我至今都沒能讀下去。事實上讀大部分的書都是隨興所至興盡掩卷,我并沒有為此遺憾,書的存在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讀完的。帶著目的讀書就像陪著女朋友逛街一樣,總想著快點結束后然后發生點什么,中間的過程是乏味而且焦躁的。而《百年孤獨》給我的閱讀體驗前所未有,即便是令人云里霧里的車轱轆人名和盤根錯節的家族譜系也沒有削減我的興趣。深夜一火車皮的尸體,血流回家報兇訊,羊皮書上的讖語,亂倫畸形的后代......這種奇妙而又復雜的體驗就像“鞋子里滲透鮮血徹夜行走在積雪的船塢等待那條東方河流打開屋門通往一間貯滿熱蒸氣和鴉片的房間?!碑斎贿@樣貼切的形容并不是我說的。而是在這部作品問世兩年前,一位叫做金斯堡的詩人向一名精神病患者致敬的。你知道,將許多不同的元素壓縮在同一個時空中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老馬不是在向拉美大陸致敬,而是在向自己的童年致敬。
? ? 文藝青年速成福音書第二章第六節記載著:“要孤獨,要頹廢,要青春,要愛情,要嘶吼,不一定要長發飄飄,但要指尖煙霧繚繞,要塞林格,要凱魯亞克......”我認為那都是扯淡的,就像胸口紋著“不是傻逼”一樣昭然若揭。老馬才是真正的文藝青年,他對孤獨的描述貫穿一生,甚至幾代人;她對愛情的描述冷酷無情又纏綿悠長,像燃燒在馬里亞納海溝的火焰。他對愛情,對回憶,對生命與婚姻,有著洞悉一切的宗教般的詮釋。他有著我深以為然的一句話:“真正的愛情需要什么?需要兩個人在一起是輕松快樂的,沒有壓力。”
? ? ?他卻并不是愛情至上的人,他認為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于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而他所期待的或許是凌駕于時間之上的陪伴,就像《霍亂時期的愛情》結尾的那樣。
? ? ?“船長看了一下費爾米納,在她的睫毛上看到了初霜的閃光。然后他又看了一眼阿里薩,看到了他那不可戰勝的自制力和勇敢無畏的愛。于是,終于悟到了生命跟死亡相比,前者才是無限的這一真諦,這使船長大吃一驚。
? ? ? “您認為我們這樣瞎扯淡的未來去去可以繼續到何時?”他問。
? ? ? ?阿里薩早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個日日夜夜之前就準備好了答案。
? ? ? “永生永世!”他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