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條路好像叫做史可法路,是條柴米油鹽煙火味兒十足的街巷,正是下班的鐘點,街上行人、自行車和按著喇叭的各種車交織著,我就混在這樣叮叮當當又嘀嘀不斷的,流動的熱鬧里,找到了那個預訂的酒店。
卸去背了一天的沉重行裝,人輕得可以去飛,這時間肚子適時地叫了起來,該給自己找晚飯了,于是只操著相機和地圖,又飛出酒店,隨著煙火氣的熱鬧穿過幾條小街,飛到了生意好得難以落腳的富春茶社。那里多是揚州當地的小吃,印象最深算是蟹肉湯包了,倒不是滋味如何上口,只一咬開薄薄的皮兒后,就被里面噴涌出的滾燙湯汁灼麻了舌頭。
當日游園買的是聯票,其中一項叫“暢游古運河”,能否歡暢我不知,但揚州的大運河,是一定要去走走的,我把船期排到最末一班,這樣就可以隨它,游進燈火璀璨的揚州了。
離開賓客如云的富春,揣著酒足飯飽后的滿意,沿文昌中路無所事事地閑逛,過了小秦淮,到了文昌閣。這時夜幕低垂,華燈初上,汶河路和文昌中路交匯環島上的文昌閣,被精心組織的燈光,照射得晶瑩剔透,璀璨玲瓏。
那閣建于明萬歷年間,曾是揚州府學的魁星摟。如今的這里,已成為揚州新老城區的分野,沿汶河路一線,擠滿了并不高大模仿著揚州民居外觀的現代建筑,只那里不象老揚州溫婉嫵媚,那里已經成為一條熱鬧的商業街,在綺麗迷幻的霓虹燈下,展現著新揚州為地方都市的繁華。
我在想,這文昌閣佇立的地方,也應算是揚州自來熱鬧的地界兒了,老揚州如是,新揚州也如是。
只當年神采飛揚、英氣勃發的魁星摟,真是老了,如一件古董,被人無緣由地端放在這里。不息的車流纏繞著,一如當年心求高中的才子們,而它孤獨地注望著眼前的繚亂,亦如當年吧…..那是老揚州,那是新揚州,那是說著評話、唱著清曲的揚州,那是踩著時代節奏、熱情激蕩的揚州,那是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揚州,那是為地方大都會的揚州。
汶河路一直向南,可以來到南門遺址。穿越一片沉浸著廣場舞熱情舞姿的熱鬧廣場,就來到了古運河畔。這一時間,明月當空,月影被運河上的柔波捏得散碎。運河兩岸,有霓虹彩燈裝扮,異彩紛呈,猶如夢幻。
黝黑深邃的古運河,載著明月的清輝,默默地流淌著,忽遠忽近輕拍堤岸的波浪聲,泄露出那靜默里也有的活力,在我聽來,那更象深遠歷史中的一聲嘆息。
02
說到揚州,是不能不說它的運河的,歷史上關于揚州的那些精彩故事,似乎也都與運河沾些關系。先是吳王夫差在這里開挖邗溝,那似乎就是揚州城的歷史起點;其后的隋煬帝修通了大運河,似乎就是為了能風風光光地再來趟揚州,看看這里的繁華;而揚州鹽商的崛起,也是因為揚州是長江與運河相交的一個重要節點。
我們在這里就說說邗溝吧,那位在吳越爭霸中,集著名的復仇者與被復仇者于一身的吳王夫差,無疑是為他身后赫赫有名的京杭大運河挖下了第一鍬土。當然,他挖掘這條運河時,是不會知道這條運河將給自己所統轄的這片土地,帶來什么樣的改變的。
他挖掘這條運河,只是為了實現他自己的野心,但這條運河卻不僅僅為實現他一個人的野心,而存在的。
為報殺父仇,吳王夫差在公元前494年的夫椒之戰中大敗越軍,越王勾踐降吳。其后志得意滿的夫差將戰略眼光投向了疆域的北方,前489年征服陳國、魯國,前484年,與春秋巨無霸齊國爆發艾陵之戰,吳軍大破之,吳王夫差走向人生的巔峰。
羅列這些時間點,只想揭開歷史的面紗,因為在那層面紗后,還藏著另一個男人狡詐的目光。
那個心機重重的男人,自然就是險被滅國的越王勾踐。勾踐兵敗會稽山后,曾含垢忍辱地為夫差養了三年馬。這里的“含垢忍辱”雖不出典于吳越春秋,但《吳越春秋》卻記載了勾踐為討好夫差,曾以探病之名,嘗了吳王金貴的糞便。
這是何其強大的討好,經此,而不成何其強大的歷史猛人,也難。
越王勾踐獲釋歸國后,為了復仇而臥薪嘗膽,這基本是我們幼兒園階段就應已掌握的勵志故事。但興越伐吳,卻終不是買些傻力氣,喊喊口號就能完成的項目。對于興越,勾踐采納了計然七術;對于伐吳,文種也提出過幾條策略,西漢《史記》說是七條,東漢《越絕書》說是九條。
不管是《伐吳七術》還是《九術》,其中都提到了“遺之好美,以勞其志”,這條的歷史穿透力是超強的,因為它直接把越女西施推到了美女界的最前沿,時至今日依然是無人能撼動的No.1。
但滅吳,也確不應是No.1的西施一個人在戰斗,文種其后又說了“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臺,盡其財,疲其力”。
為了達成這個case,勾踐和范蠡親自跑了趟吳國去忽悠夫差,于是偉大的雄心勃勃的吳國,不久就開始了兩個偉大的雄心勃勃的工程,請大家記住,不是一個,是兩個......其一是姑蘇臺,再一個便是邗溝。
吳王夫差在今天揚州的所在地筑邗城,并以此為起點開鑿了四百里邗溝。邗溝,它大概就是如今連接長江和清江的里運河,在夫差的那個年代,它連接的是長江與淮河。
邗溝,它也是世界上文字記載的第一條運河,盡管記載它的那個故事充滿了爾虞我詐,兵連禍結,但依舊不能撼動它在運河界里No.1的歷史地位;
邗溝,它至今還有著航運功能,史書沒有記載設計它的智慧,挖掘它的辛苦,但它仍能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條運河……算而今也有兩千五百年的時間了。
03
邗溝,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
對于開鑿邗溝,禍水北引,勾踐的工作表現是可圈可點的,他命文種,率萬人,前去幫助修建。邗溝歷時三年而成,當然這三年對吳地的百姓是苦不堪言的,對越地的百姓是休養生息的。
三年過后,偉大的吳王夫差大踏步地走上了的伐齊之路,最終在艾陵大破齊軍。又兩年后,即前482年,夫差再次北上,與中原老大晉國會盟于黃池,去爭奪名義上的中原霸主。
而就在此時,那個等待了十二年的男人,翻臉了。
前482年,勾踐進攻吳地,破吳師,俘太子,陷吳都,焚姑蘇臺。九年后,姑蘇再次淪陷,夫差自刎,勾踐滅吳。
……
野心家們,為了他們的野心而忙碌著,他們忙碌出的所謂千年宏圖,萬年霸業,卻也不過是一座座河邊的沙堡,有幾個能經得起時間的淘洗。
同樣是滅吳的工具,西施、鄭旦何在?范蠡、文種何在?姑蘇臺、館娃宮何在?
即便成為了春秋五霸,吳王夫差何在?越王勾踐又何在?那個曾在春秋末期如日中天,強大到不可一世的吳國、越國,而今安在哉?
倒是這條黑洞洞的運河至今還流淌著,象是連接過往的紐帶。如今的運河畔不用記住這么多的苦難的,運河在更多時間里,給我們留下的是蔭庇眾生的美好。
唐人徐凝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杜牧又說,“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想來唐朝的詩人們真是最愛夜色中的揚州的,而接下來杜大才子又說了,“駿馬宜閑出,千金好暗游”,呵呵,如我,如我。
其實就在這夜色里,就在這古運河畔,就這么走著就好了,不用想過去,不用想將來,不用想太紛繁的煩惱,不用想無緣由的希冀,只如夜色中的運河一樣,黑得純凈地走著,走著……走得累了,也便到了康山的水渡碼頭,然后坐上游船,任由著它帶著你去看二分明月夜的揚州。
……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在遺產評價中說:……它(京杭大運河)形成了帝國時期內陸通訊的主干線,它運送戰略物資和糧食,并運送稻米養活了更為廣大的民眾……它在確保國家經濟的繁榮和穩定上,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不知怎的,看到這樣的評價,我隱約感到……
夫差,笑了。
《揚州慢》推薦閱讀:
《人在淮安》推薦閱讀:
----------------------------
我是云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