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人第一篇文章,第一個最小可行產品。
簡單總結了日常工作設計流程。
本人公司規模較小,日常工作流程不會用到太多文檔(BRD MRD),各部門的信息交換和發現問題,多靠口頭即時溝通。然后通過任務開發計劃記錄并進行跟進。
工作流程:
1 獲取需求——2 分析需求——3 整理需求——4 設計——5 跟進開發進度——6 驗收測試
1 獲取需求
1.1 一般產品經理(\項目經理\老總)與客戶接觸后,結合業務目標,篩選符合我司產品定位的需求,并通過會議和部門內溝通明確當前設計開發的目標,分派當前優先級高的需求給我們,這是我獲取需求的渠道。
我們主要是根據他們已經篩選的需求進行設計。為了更好地了解用戶和產品定位,他們先明確客戶的要求,和他們的群體特征、使用場景等。由于是B2B交易協調工具,很多概念平時生活接觸少,也會培訓相關的知識點,用戶的使用場景。
實例:移動點餐,用于對接公司后臺數據產品,點餐環境復雜,銷量要求高,店面人員多為學歷不高
1.2 除了和客戶接觸,競品分析也能讓我們了解到用戶和需求。通過使用競品,結合客戶要求,理解用戶的心理模型,為什么這個競品要這樣做,這樣做符合用戶的什么需求,做得好不好,還可以怎么做……
實例:平時多搜索使用競品app,例如最近使用秦絲作為優化參考。它的層級較淺,把開單功能和高頻使用的功能放在一二層,提高了下單效率。
我們的產品層級多些、且復雜,易于B2B各規模企業延伸使用。但是相對復雜難用,這時可參考秦絲,把高頻點提取放在淺層,高級功能擺在深處,不影響新手用戶使用,也方便后期的產品延伸。
2 分析需求
有了基本的需求,建立用戶模型,需求會更加立體、容易落地。用戶是什么群體,該群體的特征,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需求?還有什么其他需求或者限制?習慣用法,使用頻率
開發技術有什么技術限制
實例:移動點餐app不建議使用圖片,店員對菜品編號熟悉,只需靠菜品名稱和編號即可識別。一次可將頁面內容全部加載,提高點餐效率。如果用圖片加載速度會變慢,影響點餐速度
3 整理需求
3.1 用戶流程:在什么時候,做什么
3.2 頁面流程:頁面之間的邏輯
3.3 頁面元素優先級:頁面有什么元素、字段、功能點,根據優先級決定它們的展示形式
實例:某游戲
用戶流程
頁面流程
頁面內容優先級
4 原型設計并交付
建立低保真-高保真原型,將需求落地,優化前面沒有考慮的細節。
我們公司設計師修改或者發布設計圖后,須要在開發計劃發布任務,方便跟進,以免遺漏。
5 跟進開發進度
開發過程會發現前面沒有考慮的問題,要積極溝通
5.1 開發成本高,優先級低的地方需要小調整
5.2 交互細節做出來才能驗證整個用戶體驗的可行性
6 驗收測試
是否按時按質完成開發,設計師也需要協助產品經理驗收。
發版本后要進行驗收測試,前端樣式、操作邏輯、后臺數據是否按要求完成,都須要逐一測試。
自己多使用產品,發現產品問題,在下一次設計中優化。代入用戶角色,才能更好為用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