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一記,我斗膽預測一下閱讀量應該會刷出新高,因為最近關于股票的聲音又多了起來,而這次的多跟七月份那波的多,幾乎聽到的是完全相反的聲音,猶記得去年七月初那波快速拉升之后,很多人就開始按耐不住內心的寂寞,拿著錢匆匆往市場里沖,恨不得滿倉進去,躺著被市場帶飛,然而當時市場的表現就像耍猴似的,上證就拉了那一下,隨后便嘎然而止,接下來長達五個月的震蕩讓這波新韭吃了第一碗閉門羹。而現在又是哀嚎聲一片,虧點錢內心就開始變得不淡定,食不能寢,夜不能寐,當然發出兩種聲音的都是同一撥人的占比能有多少,這個我不確定,但是我確定的是這些人一定都能被貼上“新韭”的標簽。其實我寫文章也不是為了賺什么流量,還是像之前說的,最大的初衷就是希望能給自己的炒股生涯中留下點東西,并且相信很多東西在日后也會用得上,其次就是分享一些投資交易理念,希望幫助這些所謂的“新韭”們端正股票交易行為,最后就是解毒一些市場的走勢,給一些后市的操作建議。
但是這一期,不太想聊市場走勢,因為對于市場如今的表現,在之前的幾期文章中也都反復提及,如果大家留心的話,我在元旦那波上漲就已經期期都在提醒操作上不宜激進,并且對于站上3600點之后會迎來大級別調整這一觀點從來沒變過,只不過沒想到的是市場應驗的這么快,以及殺跌的力度有點超預期而已,但是對于市場震蕩之后上四千的觀點,目前依舊沒有變,在此同樣是坐等市場來打臉[/捂臉]。
這里只想記錄點由最近市場的表現引發的一些感悟與思考,順帶著淺析一些股市里蘊含的哲學思想,當然也都是局限在我個人的認知框架里看到的思考出來的東西,僅供大家參考。
其一: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首先最近的市場再次教育了我們當市場出現一致性預期時,務必要警惕市場變盤的臨界點,而這次的臨界點剛好也很巧,就是鼠年收官最后一天和牛年開門第一天,節前的抱團行情也是將結構分化演繹到了極致,指數在漲,而90%的股票都在跌,唯獨那10%所謂的核心資產抱團股漲勢如虹,于是乎有網友調侃“市場漲出了股災的感覺”,各大互聯網媒體平臺也都在不停的鼓吹基金抱團、核心資產、行業茅股,而此時直覺告訴我變盤的臨界點應該不遠了,分化的極限之時,即變盤的來臨之日,正所謂“物極必反,命曰環流”,當然也是基于這些年在A股投資里積累的經驗教訓,形成的對老A套路的覺知。講真這絕對不是第一次了,如果要往前倒,我最先想到距離現在比較近的一次就是2018年6月份市場中鼓吹的獨角獸基金,號稱戰略配售在海外上市的百度阿里騰訊等這類獨角獸企業的CDR,媒體的宣傳效應不亞于當今的坤坤基金,據說當時連菜場的大媽們都議論申購獨角獸基金可以投資在A股里買不到的國內這些獨角獸企業,而當時對于A股的股民來說是萬分痛恨的,因為當時正值2018年年中,市場剛從年初持續半年的調整中有些企穩的跡象,原本已羸弱不堪,又被半路殺出的獨角獸基金造成的抽血效應,引發市場的進一步加速下跌,同期這些海外獨角獸企業在這之后也下跌了近40%。而現如今,仿佛同樣的劇本再度上演,A股的套路真的是換湯不換藥。果不其然,節后出現了如期的調整,尤其以基金抱團股為首的行業茅股帶領指數下跌,而節前持續下跌的中小市值股票在節后指數的下跌中反倒出現上漲,走出了跟節前近乎相反的走勢,于是又有票友直呼“跌出了幾分喜悅”,可是對于基民就叫苦不迭了,尤其對于節前被基金漲勢吸引進去的新基民來說,簡直又一次被割了韭菜,正如那些段子手所言,“這剛扭轉信仰,轉投核心資產,又被核心資產割了韭菜,信仰坍塌只在一瞬間。。。”
對此我想說,老A的套路就是這樣,當你拿著垃圾股的時候,它炒績優股;當你拿著績優股的時候,它炒垃圾股;你拿著小盤股的時候,市場給你炒大盤股;你拿著大盤股的時候,市場給你炒中小盤股;你之前講市盈率的時候,它跟你玩成長性;你開始做成長性股票的時候,它開始跟你聊市盈率跟股息率了;你潛伏低位股的時候,它跟你說強者恒強;你去追高過去恒強的公募基金抱團股的時候,它來跟你講合理的估值回歸了。你說市場為什么老跟我作對啊,就專盯著我這三瓜兩棗啊,是因為你的交易行為跟大眾交易行為趨于了一致,而股票投資最終只會有少部分人賺到錢,七虧兩平一賺是這個市場的真實面貌!唯有做到反人性操作,完全做到杜絕主觀交易,才有可能脫離那70%虧錢的群體。
與此同時,機會的產生也往往是在情緒低迷到極致,市場發生超預期下跌之時,才會出現轉機(如下圖)
當然研究技術圖形的說法可能是主力故意圖形破位,誘空騙線;研究莊散籌碼博弈的說法就是控盤主力故意殺跌逼散戶割肉,散戶不割肉主力不拉升,而散戶割肉的前提就是讓其情緒低迷到絕望,不同分析體系對應有不同的解釋,而無論哪種解釋,背后都共同指向了中國那句古諺語叫“否極泰來”。
而這一點對于我們凡人的警示就是勝不驕,敗不餒;不以漲喜,不以跌悲;得意莫忘形,失意莫喪志。尤其在投資市場里始終都要牢記,風險是漲上去的,機會是跌出來的。
其二:由因致果,果復為因
經常會聽有一定操盤經驗的人說復盤,當然復盤也有千差萬別的方法,有人復龍虎榜,有人復當日及最近漲跌停股或持續放量異動的票,還有人會復最近資金持續流入的板塊,這種復盤呢,其實有點偏專業玩短線了。我個人其實是不建議一般散戶去玩短線追熱點的,一是大部分可能沒這個技術水平,熱點看似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是高風險,二是非專業的散戶畢竟還是有自己的主業,做短線太需要時間和精力去盯盤。我的復盤其實倒沒有那么頻繁,基本每月末抽個周末時間把所有的行業指數和大盤指數過一遍,對月初的畫線做一定的矯正,然后對下個月的走勢再進行預判。我是試圖從歷史的K線圖中尋找蛛絲馬跡,從而解讀歷史圖形中告訴我的東西。因為我個人其實是相信市場的運行是遵循某種隱含的規律的,消息、情緒、資金流動性、中美毛衣戰等等這些都是市場的外在因素,只會影響市場一段時期的漲跌,而市場的運行規律才是起主導作用的內因,所以我也相信市場的運行實際是受某種隱含的力量所引導的,只要人性里的貪嗔癡慢疑沒變,那么這種歷史規律在現在或是將來還是會不斷重現。
接下來就從這張圖,來看看股市里存在的因果邏輯。當然在看之前你要先明確一個觀點,股市里的任意一張K線圖,都不是隨隨便便的紅綠蠟燭頭,它背后是千千萬萬的股民在歷史的長河中所留下的交易行為的寫照,而對人交易行為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人性的底層邏輯。明確了這點,再來看這張圖,圖中的這根線大概是3450的位置,受圖的限制我只截取了,從09年至今的一段月線圖,很明顯可以看到這根線所穿越的歷史上的幾個重要高低點,首先第一個圓圈是07年6124點殺下來的股災出現的第一波反彈的高點,中間這個方框是15年這波牛市的中繼切換點,當時的切換跟現在很像,15年元旦前一直是價值股大盤藍籌股的天下,而15年元旦后市場風格突變輪動到了成長股,很多中小票漲上了天,所以市場的風格切換在歷史上就是不斷上演過的,只不過這次有可能從成長切換回了估值。再后來的大綠框套小黃框是15年股災第一波殺跌3373之后反彈的高位,再接下來的圓圈是16、17年那波50牛的高點前的震蕩蓄勢,最后就是我們當下看到的一直制約去年下半年上證指數的上漲,突破之后又面臨3600上方的強大拋壓,當你把這一串歷史軌跡串起來看的時候,你似乎能在其中發現些什么吧?你能說歷史上這些重要的高低點是純巧合嗎?還是冥冥中有一種隱含的力量,左右著指數的漲跌?坦白講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種現象,或許也能歸結為歷史上的某種哲學思想?于此我想到的是中國古代的因果論,佛教里也經常講因果報應,而在股市里似乎遵循一種因果互換,有點像心理學上提到的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僅有10%的事情是不確定隨機發生在你身上,而其余90%是由你對所發生事情的反應所決定演繹和發展。股市這張漫長的歷史K線圖上,由誕生的初期隨機發生的一些波動變化,對其后面的走勢也一直產生著某種因果互換的影響。由前面的因,導致現在的果,而現在的果又成了后面的因,是因果必然就會有回響,所以我們也在圖中看到了相應的因果反應。
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示可以嘗試找找大A股歷史上的那些因果結點,眼光放長遠,不必拘泥于短期市場里受情緒影響的漲漲跌跌。
其三:中陰階段,積德行善
這里可能先要給大家解釋下中陰這個詞,“中陰”來源于佛教用語,描述的是六道輪回中由死后到生前的一種過渡狀態,佛家講眾生輪回的六大去處即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而當我們每個人即將結束這一生,還未開啟下一世的狀態就是中陰。大家可能會疑惑,這又跟股市有什么聯系呢?且聽我慢慢道來,也是自己最近接觸纏論之后突然感悟到的一些東西,“中陰”這個詞在纏論中也有引用。纏論中提到的中陰階段描述的是一種走勢完成之后,進入一種混沌無序的震蕩盤整階段,完全無法確定這種震蕩何時才能結束,以及結束后是會延續之前的走勢,還是打破之前的走勢反轉變成新的走勢。于是我在A股一哥茅臺身上粗略的找了幾個其歷史上出現過的所謂的中陰階段(如下圖黃框區域),這里我用的是茅臺后復權周K線圖,盡管三個中陰階段的級別不同,但是折算到當時的日線圖,這段基于當時創新高之后的漫長的上上下下的震蕩盤整,著實也讓參與者有種熬鷹的趕腳。
但是中陰里講的前世今生并不是毫無關聯的,就像纏論里講要想把握好中陰階段的走勢,必須要把前一段走勢也結合起來分析。也就是說其實前一段走勢的業力也在發揮著作用,這個業力與市場當下的新合力才構成了決定市場的最終合力,即它的后一段是要向上還是向下。這就好比我們當下每個人在這一世積德行善,當即將告別這一生進入中陰階段之時,積攢的這些功德業力在中陰階段也會對決定下一世的去處發揮著作用的。當然這是佛家所講的世道輪回,因果報應,你可以說自己是堅定的無神論唯物主義者。但其實在我們當下這一生,同樣也存在著所謂的中陰階段,只不過是比前世今生更小一級別。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路能一帆風順,一路向前,就像股價一樣一路上漲不回頭,但是難免到了某個階段就會遇到所謂的瓶頸期,那種感覺就像自己被限制住了,上上下下難以突破,這種狀態跟前面提到的中陰是不是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呢?有時候我就在想自己以后沒準會看些佛經里講述的道理,當然這些東西如果剔除迷信的色彩后,會發現佛學里一些道理盡管簡短易懂,但是適用性很廣,并且適用于不同的級別,這或許也是佛家的大智慧所在。
當然這里扯的也有點遠,還是回到貴州茅臺這只股票上來,我們現在在回看茅臺穿越牛熊之后的這一路上漲,當然你可以說被主力控盤了,現在到了見頂,最終割韭菜的時候了,前世欠帳太多,這次終于輪到該去下地獄了。首先,我覺得對于茅臺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可能在茅臺突破一千塊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其次,茅臺既然能在歷史中穿越牛熊,自然有某種隱含的力量和道理,如果上一段提到的這個道理來解釋就是,茅臺在結束這一波上漲之后,在中陰階段的震蕩盤整中既有前世積贊的業績,又有中陰階段持續不錯的表現,自然造就了出中陰之后繼續前一生繼續向上的走勢。用投資圈的話講叫一波上漲之后,用時間換空間的估值回歸。市場在不斷地印票子,對于有穩定業績預期的公司股票,自然就會不斷的水漲船高,除非公司出了什么問題,不做善事改做惡了,那入地獄也是遲早的事。當然在這里也不必爭論誰對誰錯,因為一切都是市場說了算,我也只是在分享一個我最近思考出來的一個道理。
前面說了,如果一個道理在一個領域或者一個級別受用,我們也可以嘗試把它遷移到別的領域和級別。那我們就嘗試把這個道理遷移到我們每個個體身上,前面也有提到,其實我們每個人這一生也存在著大大小小的中陰階段,在整個中陰階段我們既會受到之前積累的業力的支撐,同樣也會感到上面有個制約的阻力難以突破,但是無論如何,我們要想向上突破,延續之前的上漲,在中陰階段還必須像之前那樣做正確的事,日拱一卒,積德行善,才有可能結合之前的業力,形成合力,換來下一階段的上漲。如果在人生的中陰震蕩階段就開始毫無作為,坐吃老本,甚至還自暴自棄,開始做惡事,那即便之前的業力再強大,中陰之后換來的也有可能是開始拐頭向下。做人和做公司又何嘗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面三點就是自己在股市里感悟出來的一些哲學思想,講真這個市場對于自己最大的魅力并非是數字上的漲漲跌跌,而是它其中蘊含著許多在現世受用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覺得這個東西是彌足珍貴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當初15年年中追在了牛市的尾巴上,經歷了兩次股災,對股市還有這么大的興趣。坦白講如果選出我的興趣前三名的話,股市和健身是輪作一二位的。
最后再說一些題外話吧股票這種東西,你說它是賭博吧,它跟賭博確實有相似的地方,一是涉及到錢的游戲就會引入人性里的恐懼與貪婪,其次更重要的一點,很多人也很容易忽視掉的一點,就是只要不下牌桌,你手里數字的正負都只是浮盈與浮虧,中國有句古話叫“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每個人要想能讓自己在牌桌上笑到最后,務必要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長期穩定盈利的方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利滾利,錢生錢。要說它不是賭博吧,它跟賭博也有很大的區別,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我的觀念里,賭博屬于純投機行為,當然你說有方法和訣竅,但個人覺得除去出老千,你的勝率完全交給擲骰子,看老天爺的臉色。當然這里我對于賭博的認知可能有個人偏見哈,因為個人從未參與過任何賭博活動,所以這里也沒有過多發言權。但是對于股票,至少對于A股投資市場里,我還是全程經歷與感受了15年的牛市后半程及股災全程,16年初的熔斷,16、17年的50牛,18年的陰跌熊,直到現如今維持了長達兩年多的慢牛,并且也感悟出前文所提到的很多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在股市里發揮的作用,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個市場里只要還具備貪嗔癡慢疑這些人性底層邏輯的成分在,這些思想都始終會長期發揮著作用。所以說股票它又不是一種純隨機擲骰子的行為,還是有一定的可預測成分在里面。而無論你是一個價值投資者,還是單純技術派,所做的就是不斷總結和摸索出其中的規律,以此來輔助自己提高游戲的勝率而已,勝率提高了,交易方法成熟了,賺錢只不過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