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炸炸,時尚圈泥石流,職業種草,業余吐槽。
新版《新白娘子傳奇》開播,打開兩集我就看不下去了。
白素貞成了傻白甜,許仙成了霸道總裁,連法海都成了小鮮肉……該不會是要來個三四五六七八角戀吧?
不過炸炸身邊的直男朋友,倒是對這個新版白素貞的顏值,一邊倒好評。
夸她自帶仙氣、靈氣逼人。
總算不是韓式大平眉了,可喜可賀
扮演者是有著“4000年美女”之稱的鞠婧祎。
瓜子臉、大眼睛、小翹鼻的甜美長相,確實符合現代人對女明星的審美,但有同學要說了,4000年美女,會不會太夸張?她……憑啥?
其實這頭銜也不是國內媒體給的。2014年日本2CH論壇做了個中國第一美女評選,鞠婧祎獲勝,獲得了“4000年美女”的稱號。
巧的是,在這前一年的2013年,日本也出現了一個“千年一遇美少女”橋本環奈。
1999年出生的橋本環奈作為一個女團成員,本來不溫不火。直到因為粉絲抓拍的一張照片太美,立馬爆紅,獲得“千年一遇美少女”的稱號。
日劇《水球不良少年》里,男主的偶像就是橋本環奈,彩虹屁要吹上天。
她可是千年一遇的天使哦
是千年都沒有出現過的
如果以橋本環奈作為日式審美標準,我們會發現,2014年的鞠婧祎……還真是日本人心中的超級美少女。
左橋本,右小鞠
什么是日本審美?
先看看日本非常火的三位女星:石原里美、新垣結衣、北川景子。
是不是覺得她們三個人的五官感覺有些類似——短圓臉、大而亮的雙眼、挺翹的鼻子,總而言之都是亞式臉型+歐式五官。
相比中國和韓國,他們很少追求蛇精下巴、歐式大雙的“上鏡臉”;相反,小骨架、肉感,具有生活氣息的“鄰家女孩”,會更受歡迎。
日本人為什么這么喜歡圓圓臉、大眼睛呢?
首先從基因層面上來說,人類跟動物一樣,本來就有“護幼行為”。圓臉、大眼睛、小鼻子的“幼態特征”,會激發成年人天生的憐愛心理。
這樣的偏好同樣影響到了成年人的審美,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卡哇伊的女孩會特別受歡迎。
受異性審美偏好影響,女性也傾向將自己打扮得可愛一些。
像鞠婧祎(早期)和橋本這樣圓圓臉的女生,自然會受到追捧,臉部線條柔滑、沒有棱角,攻擊性低,正中亞洲人民軟肋。
左小鞠,右橋本
不過有趣的是,現在的鞠婧祎,臉型已經向中國主流審美靠攏,成了標準的尖下巴。
看到這里有同學要舉手了——如果按照“護幼理論”,那每個國家都應該是萌系審美才對,為什么感覺日本的萌系文化尤其甚行?
這又要從日本歷史說起。
早在710年開始的奈良時代和794年開始的平安時代,日本人就以豐滿下巴、濃眉、櫻唇作為美女的判斷標準。
但你們注意到沒有,在那個時候的繪畫雕塑里,女性眼睛都偏細長。
因為日本對于大眼睛的審美偏好,是現代發展起來的。
一方面,日本人從小受二次元文化的浸泡,除了我們熟知的漫畫、動漫,日本的廣告、海報、指示牌,甚至教科書都萌萌噠。
日本中學英語課本里的插圖,人物眼睛也越來越大
延伸到現實中,像二次元人物一樣又萌又圓的大眼睛,自然更討人喜歡。(這樣看兩個人真的很像)
左小鞠,右橋本
但在眼睛上橋本會更勝一籌,因為她有著亞洲人比較罕見的——淺色瞳。
亞洲人的瞳孔顏色一般都是深棕色,橋本卻是明顯的淺棕色。淺瞳色不僅“物以稀為貴”,而且看起來波光粼粼,像是有層水汽蒙在眼睛上,眼神發光。
王祖賢也是非常漂亮的淺色瞳,果然是神級美人。
當然不是說深色瞳不好看,兩種瞳色各有特點。深色瞳孔看起來會更穩重成熟,帶有一點神秘感。
左深色瞳右淺色瞳
局部更明顯,深色瞳沉穩,淺色瞳溫柔。
橋本的淺瞳色無疑增加了她身上可愛、“傻白甜”的特質。
另一方面,日本人偏好大眼睛也有歷史原因。
明治大正時代(1912年-1926年),剛經歷過明治維新的日本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審美觀也偏向挺鼻大眼。你看那個時候的美女,已經十分接近現代審美標準了。
鞠婧祎和橋本的鼻子也符合挺鼻的審美。
正面看,鼻骨高、細長秀氣。鼻小柱(兩個鼻孔中間的部位)也夠長,而且鼻翼不寬,不是扁塌的肉鼻,是可愛的小翹鼻。
左小鞠,右橋本
側面看,兩個人的骨骼立體度都非常不錯,額頭飽滿、下頜線清晰。
但相對來說橋本(右)的立體度更佳,而鞠婧祎(左)面中會有點“清薄”感,將來臉可能會掛不住肉,不是很耐老。
除了五官,在發型和穿著打扮上,早期的鞠婧祎也更具低齡感,和現在的風格完全不一樣。齊劉海、雙馬尾,不說明的話,真的會以為是日本妹子。
早期(左)和現在(右)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當年的鞠婧祎能打敗同期的當家花旦楊冪、唐嫣、劉詩詩,成為日本人心中的“4000年美女”。
其實看一圈下來你會發現,雖然很多日本女星在中國也受歡迎,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和日本人的審美差距還挺大。
2015年日本女生長尾寧音來中國留學,一時間在網絡走紅,被稱為“最美留學生”。
卻被日本網友留言說,這樣的長相在日本是不會很被接受的。
畢竟日本人自己心目中的校花長介樣——東京大學“東大小姐”5位候選人合影。
這樣的軟妹長相,在中國也不一定夠得上校花
至于“4000年”這種說法,也是我們小題大做了,日本人好像真的很喜歡用數字形容美女。我們覺得4000年太夸張,那是不知道還有“4萬年美女”
感覺他們的日歷不夠用。
說到底,鞠婧祎的“4000年美女”稱號只是日本審美的產物,我們不必太較真。
而對鞠婧祎來說,她已經成功靠此稱號走紅,收獲了大波流量。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享受它帶來的紅利,也必然要承受其招致的非議。
你有了這個所謂的噱頭之后
別人就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你
她要做的,只能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而不是作為一個演員,選擇的角色永遠千篇一律。
畢竟鄭爽楊冪們的前車之鑒已經證明,流量不再是演員的鎧甲,沒有真正能打的實力,再美的臉蛋也會很快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