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當很大的怨恨造成的時候,你再想辦法去道歉,去和解,去賠罪,有沒有好結果?老子說沒有好結果,因為必有余怨。你要解除這個怨恨,要在沒有造成之前。
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
我倒請問各位,到底是左大還是右大?很多人會說,那還用問?你真是太外行,當然左大。答案是不一定的,天下事哪有一定的?老子一定告訴我們要有標準,但是不可以有固定的標準。
各位想想看,同樣是宰相,左宰相大,右宰相?。煌瑯邮菍④?,右將軍大,左將軍小,這就不同了。
什么叫作契?契就是合同、契約。以前因為沒有復寫紙,現在有復寫紙,所以就一個人拿一份,各執一份。
以前沒有復寫紙,是把它切開來,各分一半,你拿左,他拿右。那到底誰拿左呢?很簡單,就是我欠人家的錢,我拿左,你是貸款給我的,你準備拿這個券來跟我要錢,你就拿右。
你看圣人這樣安排,是非常有意思的,右屬于武的性質,左屬于文的性質。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老子有時候講話語氣很重,就是要當頭棒喝,要打醒我們。他說有德的人,信守約定;但是沒德的人,注重依法辦理。
無德司徹,徹就是車輪軋的溝跡,各位想想看,如果這個車子負重不重的話,車子跑過去,沒有什么痕跡吧。
撩不起一層灰塵,它就沒了。它會留下這么深的痕跡,就是這個車負載很重,無德之人就會給對方很大的壓力,很大的負荷,才會留下那么深的溝跡。
所以老子又提醒我們: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就是說你們這些人,一天到晚只想到法網。
我再提醒各位,還有個天網在。天網就是天道,無親就是天地不仁。天道沒有親戚,沒有朋友,你求也沒有用,但是天道常常跟那些尊道而行的人在一起。
“常與善人”,就是天人自然感應的作用,而不是天有心來照顧你。我們凡是得到自己覺得很滿意的,自己覺得好的,都說老天啊,謝天謝地,那是我們的修養,不是老天的要求,更沒有這樣的戒律。
所以我們就說,好商量,好商量,再說。原則不能變,公正不能變,但是要不要百分之百,或者給它延期,或者做什么調整,那個是一個變化,是一個應變,那就對了嘛。
但是我們現在有了電腦以后,人已經沒有辦法,你去大賣場買東西,結算的時候,他是用機器在算的,你身上沒有帶卡,沒有現金,算來算去,你就少一塊錢。
你跟她商量說少一塊錢行不行,他說不行。一文錢逼死英雄漢,以前只是說說而已,形容而已?,F在是真的。人類進步了嗎?不知道。
—— 曾仕強講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