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vivi薇薇
請轉載者務必標注作者姓名
秦始皇
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1][2],秦莊襄王之子。[3]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4]
疑案:
1-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后,卻在史書上渺無蹤影,這不是非常奇怪嗎?直接牽扯出—長子扶蘇、幼子胡亥他們的母親們又是誰?
2-秦始皇為什么寵愛胡亥?歷史上真正的趙高是什么樣的?為何選趙高為胡亥的老師?
3-“焚書坑儒”真的是,我們理解的那樣嗎?………………
有太多的謎團,等待我們去破解;
何為謎團:
謎團:是一連串彼此關聯的謎,這些謎都在一個相通的環上,必須按照環扣的次序順次解開;
如何破解:
破解之法:參考(偵探學上的說法),通過推理和聯想,將所有的證據合理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相關的證據鏈,由此重建案發的過程【偵探破案派系中的“本格派系”之法(福爾摩斯)】;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這本書,就是運用上述之法,為大家一一解開謎團;
推薦理由(書之特點):
1-這本書,不是一本常規的歷史著作,而是一本大膽的歷史推理作品;
2-史料學的領域,都信奉“有一份材料說一份話”的原則,凡是沒有記載的事情就不存在。如此擴大化的結果,歷史將只剩下破碎的斷片,而此書是由“一條材料生發出十條線索的方法”,多方聯想和合理推測,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盡可能搜索間接旁證,上下內外關聯、前后左右旁通,索引探微,最大限度的解析歷史,揭示歷史真相;
3-作者李開元老師,北大畢業,留校協助恩師田余慶先生任教。東大畢業,接任恩師西嶋定生先生之教席,供職于日本就實大學,任人文科學部教授,上述得出作者李開元,可謂是“根正苗紅”的歷史學家,(靠譜的人,寫出的東西才靠譜);
4-符合下面這篇文章中“好書的標準”有感興趣如何挑書?請看這篇文章《買書 卻不知買什么?來看這里(老司機來帶你》,下面是鏈接,或者直接翻看。
http://www.lxweimin.com/p/fa902b001600
破案分析:
疑案一:世上有無“秦始皇后”?也就是秦二世胡亥他的母親是誰?
猜想派A:秦始皇大概沒有立皇后,之所以沒有立,是因為后宮太多,看花了眼,定不下來。
推翻A之分析:后宮多少?秦與歷代一樣,自有制度,自有規定,立后是為了王位繼承的順序,也是為了后宮的秩序,怎能因為“看花眼”如此兒戲,這個說法,太不專業,拿不上桌面。
猜想派B:秦始皇信方士追求長生不老,這種厚望的特殊要求延遲了他立后等等之類。
推翻B之分析:查查史書便知,秦始皇信方士之事,那都是統一天下后瀕臨晚年的事情了,以秦國的傳統制度而言,秦王正式立后當親政不久,大概都在二十多歲青壯年時代,怎么也等不到四五十歲,年老體衰才來考慮吧,不僅祖宗們不允許,大臣們也怕吵翻了天,所以這種猜想說不通。
猜想派C:秦始皇的母親私生活不檢點,養面首(嫪毐),生有兩個私生子。這件事對秦始皇影響甚大,他驅逐母親出京,由怨恨母親發展到仇恨女人,成為一種心理障礙,所以遲遲未能立后。
推翻C之分析:a-不錯,秦始皇卻是因為母親養了面首(嫪毐),私生子之事將母親驅逐出京。不過,這件事情直接關系到他的母親與養祖母華陽太后之間的政治斗爭,當他事后聽了謀士的勸告后,處于穩定政權和安定繼承關系的考慮,迅速迎回母親,恢復了正常的母子關系。
PS:拜托,秦始皇是第一流的政治人物,他的為人行事,首先是從政治角度出發考慮的。
b-況且,在秦國歷史上,太后養面首,生孩子的事情多的是,他的高祖母宣太后與秦的外國義渠王生有二個兒子。宣太后的兒子,秦始皇的曾祖父不但知道這件事,還與母親合謀,利用這樁私情,刺殺義渠王,將義渠王的國土并入秦國,消除了多年威脅秦國西北邊境的心腹大患。而秦昭王早早在宣太后的主持下娶妻立后,后宮不少,子女也多。沒看到他有什么心理障礙。
PS:反而看到了實利人情濃厚、道德約束淡薄的邊風古情。所以說,這種猜想,好聽是好聽,也難以說通。
上述的猜想,都是勉強的臆測。
唯一的線索:
書中將所有有關秦始皇后宮的史料都篩選了一遍,只找到一條,史料見于《史記 秦始皇本紀》秦始皇第三十七條:
九月,葬始皇驪山。……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先帝的后宮當中沒有子女的人,不宜放出宮。”根據這道命令,于是將她們全部殉葬從死,死者數量相當多。
由此得出的信息:
1-秦始皇的后宮數量不少,具體數量不詳。
2-這些數量的后宮們,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有子女的,另一類沒有子女的。
3-凡是沒有子女的,都按照二世皇帝的命令殉葬,被埋在臨潼的秦始皇陵里面。
4-凡是有子女的后宮,免于殉死,與他們的子女一道活在世上。
這是史書有關秦始皇后宮的唯一一條史料。
但“我們知道秦始皇后是誰了嗎?”
“不知道”
“那為什么呢”
讓我們繼續,偵探學—“吊線跟蹤之法”,通過子女們的行蹤,尋找母親的下落。
第一線索人:(后來的)秦二世胡亥
第二線索人:長子扶蘇
第三線索人:公子將閭兄弟
第四線索人:公子高
第一線索人:
胡亥的母親到底是誰?
1-在古代中國、特別是秦漢體制的政治格局中,王后或者皇后往往比較低調,對政干預較少。待到夫君過世,兒子做了皇上,自己做了太后以后,備受尊崇,高調出頭往往位高權重,積極干政。(母后干政&外戚干政)
PS: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養祖母華陽太后、母親帝太后都曾經權傾一時
2-秦二世繼位以前,母親默默無聞,這可以理解,然而二世繼位后,也沒聽說有關她的任何活動,她的名字也完全不見于任何記載,這難道不奇怪嗎。甚至有些異常了?
思考與行動:
思考后,大家不妨也一起推理推理
關于其他篇:
我已經推理到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十一)
請在我的公開文章里點擊查看
參考資料:
[1]? 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
[2]? 裴骃《集解引》蘇林曰:“祖,始也;龍,人君像;謂始皇也。”
[3]? 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于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4]? 秦始皇.中華英烈祠 [引用日期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