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的八個步驟
1、分析現狀、發現問題
在做計劃之前,需要分析一下現狀是什么樣子的?問題在哪里?可以分析質量問題、交付問題、安全問題以及效率問題。
第一步找到問題,就像醫生看病把脈一樣。
2、分析影響因素
第一步把脈,第二步便是把完脈后對各種問題中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很多方法了,比如說魚骨圖、5W2H、4M等等。
3、分析主要因素
把所有的因素分析完了以后,再來分析主要因素是什么。每一個問題的產生,都會存在少量主要因素,比方說影響這個問題的產生有十個因素,按照二八原則,大概有兩個到三個是主要因素,找到主要因素才能夠徹底解決問題,如果找不到主要因素,那問題是沒辦法根除的。
4、采取措施
分析主要原因以后,針對主要原因采取措施。在采取措施的時候,要考慮下面的這幾個問題:
為什么要制定這個措施?
要達到什么目標?
在哪些方面去落實?
由誰來做?
什么時候做?
怎樣做?
這就是5W1H: 第一個W是Why,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情,這是最重要的,為什么要制定這個措施? 第二個W是What,我們要到哪里去?我們要執行什么目標? 第三個W是Where,在哪個地方做? 第四個W是Who,誰來負責完成? 第五個W是When,什么時間完成?
這些5W1H,都要在我們的計劃里面出現,要考慮這五個問題。
5、執行
就是按照措施計劃的要求去做,開始執行,執行一般都是要求員工去執行。
6、檢查
把執行結果與要求達到的目標進行對比。
如果要檢查有一個問題,我們定計劃的時候要分階段目標,如果沒有階段目標怎么檢查?這個事情一個月完成,那一定要清楚每一周的進度如何,如果沒有這個,就沒辦法做檢查,所以,定計劃一定要分段來定,甚至每天、每個小時,都要有它的目標,這個時候才能檢查,如果沒有這個目標,是沒辦法檢查的。檢查完了以后進行對比。
7、標準化
把成功的經驗總結出來,制定相應的標準。
8、把沒有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每個問題不一定靠一個PDCA循環,就能夠解決掉的,有時候一次解決掉,有時候可能要轉幾次??床∫彩且粯?,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自己的健康,不要去看病。換句話說,不出問題最好,出了問題一次兩次解決不了是正常的。
PDCA在培訓體系建立中的應用
1、培訓體系之計劃(P)
分析確定培訓需求;
分析數據,總結差距和根源,明確組織能力、員工技能與業務目標的差距,明確各種培訓項目信息(培訓時間、培訓類型、培訓名稱、參加人員范圍、費用預算)
確定培訓解決方案
培訓計劃的溝通與確認
2、培訓體系之實施(D)
籌劃方案
課程規劃
培訓調查問卷統計分析
培訓總結會
3、培訓體系之檢查(C)
第一層次是反應層,是對學員對課程的滿意程度;
第二層次是學習層,學員到底學到了什么
第三層次是行為層,學員多大程度上能將所學用于改變自己的行為
第四層次是效益層,用來判斷培訓后員工工作業績的提高程度
4、培訓體系之改善(A)
總結經驗、鞏固成績,把效果好的總結提煉,上升為“標準”
處置遺留問題,將其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