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踏入大學之前,我哥以學長的身份只對我說了一句話:“一定要跟室友搞好關系哦!”
而我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直到現在,我們宿舍四個精壯青年相處地十分融洽,親如一家。而我對自己的學弟學妹也經常說這句話。
毋庸置疑,大學室友是我們在外地求學時最親密的伙伴,當然不是說,誰也離不開誰,但總是有意無意地如影隨形。而我的隔壁宿舍就住著我的高中同學小林,我倆同班同住同吃了整個高中時期,再加上一起復讀了一年,可以說,我們一起度過了人生最幸福美好的時光,雖然這么形容兩個少年有點違背廣電政策,但事實就是這樣。
然而,我倆在大學卻很少見面,我每天都跟室友混在一起,雖然我不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但總覺得帶上室友心里就會舒服點兒。小林也是這樣,不過我倆的兄弟情并沒有因此而變淡。
我和小林一樣,漸漸地對室友有了依賴,其實大家都在互相影響著,就像小學時一定要一起去撒尿那樣。
而我也跟室友有過矛盾,甚至冷戰了一個學期,要是換作女友,我墳頭的草都長瘋了吧。
男生宿舍的矛盾跟女生宿舍比起來,其實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只是發生概率小了點。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女生宿舍的恩怨情仇每天都在翻新花樣,曾經有一個學妹趕在晚上宿舍關門前把我Call了出去,我抓著錢包就飛奔了下去,當時是春天。然而,她找我只是為了哭訴她被室友孤立的苦悶。她哭地亂七八糟,雙眼皮貼都被淚水沖掉了,而在我的印象里,這位學妹是個非常堅韌的女生,畢竟去過珠峰的小女生不是簡單的花朵。我第一次意識到室友間的偏見對一個人的刺痛有多大。
她說她決定搬宿舍,我勸她跟室友們開誠布公地談一談,矛盾永遠不會在沉默中消失,它就沉積在我們身體里,等著負面情緒來叫它起床。我一直堅信“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問題小能手”,所以我不能理解她為什么不試著去交流。
我雖然是個旁觀者,但不一定就能看得透徹,我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她的處境。她說自己的作息規律跟室友們有沖突,說白了,其實就是早睡早起,都恰好比室友們早了一點,結果室友們就對她冷嘲熱諷,她不理解,因為她起床一直都是輕手輕腳的,就怕影響到室友。
一個堅持了二十年的習慣,怎樣才能在短短幾個月內改變?
我不知道答案。
最后學妹還是搬到了新宿舍,這次她提前向新室友聲明了她的各種習慣,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原本以為這樣就可以繼續開始美好的大學生活了,沒想到她又決定搬到外面租房住。她給出的解釋是“為了考研”,而我覺得她又跟室友屬性相克了,“考研”給了她一個離開的理由。后來她也承認了。
來來回回折騰了這么多,她是時候去反思一下自己存在什么問題,而不是只看到別人的刻薄。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每個人也都有狹隘殘缺的一面,所以我們總說“理解萬歲”。
后來,我終于懂得了她放棄溝通的原因。當然,她不是一個靦腆含蓄的姑娘,她的網名都跟“陽光”有關系,而她確實也是一個發光發熱的女生,還有,她的專業是“播音主持”。
原本以為,四年的時光已經足以讓大家彼此心靈相通,到最后發現只是氣味相投而已。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室友的一句話。當時,我正在跟一位女同學語音聊天,室友無意間聽到了。
他說,是不是又要睡人家姑娘啦!
我聽到后,突然一股無名之火涌上心頭,吼了他幾句。他估計也沒想到我反應會這么激烈,弱弱地反駁了我幾句后就陷入了沉默。
我傷心的是,在室友的意識里,我有個標簽是“跟每個姑娘聊天的初衷都是要睡她”。我這么會撩妹我都不知道,他這樣說直接導致我再也無法自然地跟女性朋友聊天。
也許說者無心,而我也開的起玩笑,但當時我真正感覺到,我們如此陌生。
我們用了四年陪伴彼此,吃喝拉撒,談天說地,共享福利。而我們并沒有認真關心過彼此內心的想法,我們只是在聊天,所以我們只是泛泛之交。
而這種有關心靈的話題又很難找到合適的契機來展開,要是我們都經常喝酒,這事就會簡單很多。
我們開始冷戰,又是一個學期沒說話。我原本打算主動開口,打破僵局,不過我覺得我沒有錯,是他誤會我在先,于是我放棄了溝通。
想必他也是這么想的吧,所以硝煙一直彌漫著。
今年除夕夜,我給他發了個紅包,所有恩怨就一筆勾銷了。說到底,我們都是簡單善良的人,我還是愛著我的室友們。廣電饒我不死。
有人說,愛情就是找一個懂你的人共度余生。
交朋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大家又都不會讀心術,你又懶得開口解釋,誰會在乎你有什么煩惱和夢想。
我之前要是選擇去溝通,就會少發一個紅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