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注:文末有彩蛋,別錯過哦)
-|- 當著同事/同學的面被老板/老師痛批一頓,沒有解釋的機會,只能忍……
-|- 深愛的人突然人間蒸發,內心的委屈和憤怒無處排解,痛苦只能咽下……
-|- 周末說好全家出游的,老公孩子卻都賴床。主婦大吼一聲,大的小的倒是都起來了,一家人的心情也搞壞了。
……
當一個人被情緒控制時,如果忍耐不發作,常常要消化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這種生生吞下去的感覺并不好受,就好比在內心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可如果大發雷霆,又容易破壞氣氛,甚至傷害別人,到頭來自己又會后悔,自責……
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剛巧最近在【牛人堂】群里聽到了一位嘉賓的分享,竟然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其實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書寫自我覺察記錄。
請正在讀文章的你,千萬不要一看到“書寫”二字就被嚇跑了,因為這里所說的書寫,既不同于作家的創意書寫,也不同于自媒體的實用文書寫。
【牛人堂】請來的這位分享嘉賓李洪彬先生一不是自媒體寫作者,二不是專業作家,而是某紐交所上市教育集團的前校區副校長,城市英語的教研主管。換句話說,他并不以寫作為生,或者為副業,而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英語教育工作者。
這些信息告訴我們,寫自我察覺記錄門檻不高,人人可做,只要會說話,會寫字就行了。
李洪彬先生自稱是一個自我覺察的記錄者,為了更好地覺察自我的情緒,他每年的記錄文字在20~30萬字之間。雖然多次嘗試,多次失敗,但他鍥而不舍,最長的一次堅持了兩年,如今仍在繼續進行。
通過自我覺察的記錄,李洪彬先生不但更好地認識了自己的情緒,接納了自我,同時也解決了很多有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問題,并因為全然地放飛了自我,在事業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其實,自我覺察記錄也可以叫情緒日記,或者療愈寫作,它對于人們自我療愈上所起到的作用在心理學領域已經得到了認可、推廣和發展。
但是專業人士的推薦很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并誤以為這種方法一定要借助心理咨詢師或者心理醫生的幫助才能實踐,才會有效。
正是像李洪彬先生這樣的普遍人的分享,才能夠讓情緒日記對大眾減少了神秘感,使人們真正意識到:它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簡單易行而且有效的。
既然情緒日記不同于其它形式的寫作,那么自有它的規則。李洪彬先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總結了失敗的教訓,讓我們明白:想要寫好情緒日記,可以從易到難,分三步進行練習。
第1步,自由書寫
就是想到啥寫啥,想抱怨就抱怨,想罵就罵,去它的遣詞造句,去它的結構層次,請放下一切顧忌,摘下一切面具,真實地表達自己吧!
這一步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釋放自己。
我們中國人大都含蓄內斂,所以這一步至關重要。首先讓自己能夠做到赤裸裸的表達內心感受,其它的以后再說。
著名主持人蔡康永一直在大眾心中是個情商高的代表,在這里我為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情緒日記。這是他在開設的情商課中公開給我們學員的資料。
從這篇日記,我們可以看到,格式非常簡單:包括日期、事由、人物和個人感受。
對,就是這么簡單!
要求只有一個,真誠!——反正是寫給自己的,請一定真誠,否則就失去了記錄的意義。
第2步,情緒表達與自我解讀
當你已經可以自由表達了,就可以進入第二步了。這時除了表達情緒,還要再增加兩部分:
進行分析、發現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為什么不上來就直接進入這一步,李洪彬先生的實踐告訴我們:在你還沒有完全打開自己以前,這種框架式的寫作很容易讓人感覺被限制,不自由。
只有在已經學會了很好地表達情緒以后,你才能在實踐中發現:人雖然是情感動物,通常會感性在先,但只要情緒被抒發,冷靜下來以后,自然會進入冷靜的思考階段。
這時,我們就可以按照思考框架完成分析和制定計劃的步驟了。
所以完整的情緒日記包括三部分:1、情感表達;2、發現問題;3、找到解決辦法
第3步,情緒日記+復盤
這第3步其實是情緒日記之外的,但對于個人改變和成長卻必不可少。
蘇格拉底曾經說:“未經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我們不斷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還制定了計劃,那效果如何呢?只有通過總結才能更好地回顧過去,找出進步與不足,再制定或者完善計劃,并繼續實踐。
這樣循環往復的過程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從思維到行動的閉環,促使我們不斷成長。
不可錯過的重要提示:
在聽李洪彬先生分享之前,我對于療愈寫作也有過一些了解,閱讀了幾本書籍,并進行過實踐。
雖然我自己可以按照這樣的框架去書寫,效果也不錯,但內心總有一個隱隱的擔心。因為畢竟寫作于我已經是一種習慣了。
那么如果是一個有情緒要抒發的初寫者呢?
在最初坐下寫的時候,他真的愿意總是按照要求去寫嗎?
他會不會覺得枯燥,或者因為被限制而煩躁,而放棄呢?
因為我自己在情緒波動特別大時,有時就不愿意去分析,更不愿意制定什么計劃,只想發泄。而李洪彬先生的分享也證明我的擔憂不是毫無道理。我想,他所謂的失敗,部分原因可能也在于這些限制會讓一個初寫者感到不適吧。
所以,李洪彬先生的實踐和分享非常寶貴,首先學會第一步情緒表達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就算你已經是一個情緒日記的老手了,一樣可以只寫情緒就罷,就像我上面分享的蔡康永的日記那樣。
本來嘛,寫給自己的東西,任性一點又何妨?
另外,為了想要通過情緒日記的書寫更好地實現個人成長,請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真誠
如果你面對自己都沒有表達的勇氣,又怎么可能實現療傷和成長的目標呢?
這里李洪彬先生特別提示我們,真誠這一點聽上去好像很簡單,可只有實踐過的人才知道,想做到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當你嘗試去面對過往自己一直逃避的傷痛時,才能感受到揭開傷口有多痛。
2、持續書寫
但不管多痛,千萬別放棄。持續地書寫,讓自己的情緒被自己看見,這本身就已經是很好的療愈了。
另外,持續書寫的好處還在于,讓你對文字駕輕就熟,不再害怕寫作,甚至不再害怕表達、不再害怕交際。
3、注意私密性
情緒日記的主角是自己,目標也是解決個人的情緒問題、成長問題,因此具有很強的私密性。
另外,私密性也是保持真誠的重要保證。
如果你的日記是要公開發表的,那你還能不顧他人的感受,公然對自己的老板、朋友、家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嗎?
肯定不能。
所以,情緒日記與我們日常所說的寫作都不一樣,它不宜對外發布,同時請妥善保管。
——————
延伸推薦——書籍和電影
如果你對情緒日記,或者說療愈寫作有興趣,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書籍:
書籍:《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又名《寫作禪》
這是分享嘉賓李洪彬先生推薦的書。
除此之外,我再推薦兩本國內作者寫的書,因為它們更接地氣,更貼近我們中國人的生活:
書籍:《寫作療愈》
——用寫作趕走焦慮、拖延、壞情緒
由著名的寫作教練劉主編和心理學專家共同撰寫完成的,書中將寫作過程以課程的形式展現出來,讀者可以根據課程進度每天完成作業,漸漸學會如何獨立完成個人的療愈寫作。
另外,本書還對于療愈寫作是如何影響個人心理的,由心理學專家給出了淺顯易讀而專業的解讀,非常利于我們學習和理解。
書籍:《越書寫,越明白》
——十二堂心靈煉金的靈性書寫療愈課
出自心理咨詢師馬冉冉老師之手。
同樣采用課程的形式,并以她女性特有的細膩筆觸,告訴讀者如何通過故事的書寫,完成自我表達,找到靈性的自我。
文字溫暖,裝幀精美,也是一本好書。
另外,再為大家推薦一部相關的電影:
電影:《頭腦特工隊》
別看它是一部動畫片,卻能引發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情緒、記憶……打開自我認知的大門。
(彩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索取片源。請記住,本分享僅用于個人觀賞。)
為了能夠更好的生活,我們都知道要愛自己。但是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才算真正地愛自己呢?自由書寫無疑是人人都可以操作的,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建議大家都來嘗試一下。只要堅持下去,你的收獲一定比想像的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