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一個“短視頻到底把愛情觀扭曲成什么樣了?”的話題中看到,有一個十九歲女孩寫給她未來男朋友的信,讀來特別的有意思,不是因為層次有多深,而是明明很簡單卻讓很多人都自愧不如:
“我不一定要你發給我520,發1314,不要你發13921,我自己有錢的,我也可以發給你,我不會去問一些"我和你媽掉下水應該先救誰"這種無聊問題,因為你不救你媽是犯法的,而且我也不會愛一個不愛父母的人,我只能去學游泳。我不會讓你只吃草莓屁屁,因為我會心痛。我們都應該吃一顆完整的草莓,因為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不會在你工作忙的時候一直要電話連環扣,以此證明你對我的愛,因為我也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我喜歡你明目張膽的偏愛,同時我也想在你不開心的時候哄哄你。我們都是被父母寵愛的孩子,都值得被愛。”
有人覺得,她未來對象能收到這封信,恐怕真的會感動哭吧,是又善良又浪漫又理性,甚至好多人質疑她是不是十九歲的年紀。
可我認為,這是一個正常人都應該想到的,于漫漫人生路而言,還僅僅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比如,讓彼此變得更加優秀。可是,為什么這個社會有那么多的人想不到,或者說想到了也做不到?網上那些“情感大師”們,男的替女的叫屈,女的為男的喊冤,這一波波言論沖擊下來,要么只認爹,要么只識娘,爹娘是一對矛盾體。然其行為的背后是為了吸睛,不過是利益的驅動。這些高流量的視頻作品反映的戀愛觀和現實差太多,戀愛這個詞已經變質。
于是,有人跳出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即使有這樣的女孩子,她也會被辜負,反而不被珍惜。她們說,“傻姐妹,你這么體貼人,最后被傷害的還是你。”“我這之前也這樣,最后還不是被辜負了;”“不會哭的小孩兒沒糖吃,最后你一定會輸得很慘”......;其實,每次打開有關情感類的短視頻,看著評論區里女孩子們諸如此類的評論,真讓人心疼啊!
懂事的女孩就一定會被辜負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保持善良也是一種錯啦?難道一定要讓人變得戒備心很強,什么事情都只想著自己,只知索取不知付出,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才是女生正確的談戀愛的方式嗎?還是冷靜一下吧,在現實生活中,但凡是那些嫁給好男人的,家庭幸福美滿的,無一例外不是心地很善良、善解人意、勤儉持家、甘愿付出而內心充滿愛的女孩。
那什么樣的女孩才會不被珍惜呢?是那種什么都只為自己打算,內心不純卻裝作善良,在感情當中運用很多技巧,熟練地使用各種套路的女生,她們最后往往都以悲劇收場,也就是電視劇中活不過兩集的那種人。這俗話說啊,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
所以,少喝點毒雞湯吧,不要被某些“情感專家”用一些極端個例,為了博觀眾眼球而編撰的說辭給帶偏了,你需要回歸生活本來的樣子。
我想說的是,姐妹啊,你們一定要記得,辜負你的人是他不配得到你的愛,愛本身沒有錯,錯的是那個傷害你的人。為什么你總是覺得懂事的女孩一定會被辜負?可能你出發點就錯了呀,你把付出當作一種籌碼,用來換取對方的真心,那你就一定會計較,計較的結果就是失望,而你也不會從心底覺得對方也是值得被愛的,然后一切都亂套了。
感情失敗之后,你決定減少籌碼。從一個愛撒嬌、鬧小脾氣、小作移情的普通女孩,變得患得患失、無理取鬧、心灰意冷的怨女。原本草莓屁屁只是戀人之間打情罵俏的小游戲,現在卻成了檢驗愛情的標準,那你才是真的輸了呀,輸掉了“未來遇到對的人”的機會,即使遇到了也被你那所謂的“標準”給刷掉了。有時候,你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
相信我,懂事的女孩,一定會遇到欣賞她的男孩,雙向奔赴,就像很巧你遇到了那個愿意吃草莓屁屁的男孩,但你只想給他吃完整的草莓。付出從來不是籌碼,因為他值得,所以你想為他付出。誰人生中沒有遇到過一兩個渣男呢?別人犯的錯,毀掉的卻是你,不值當的呀。你要是不再付出了,那未來拿什么跟別人雙向奔赴呢?別絕望,也不要笑別人單純,說別人傻,戀愛哪有不摔跟頭的呀,人生而不同,再怎么契合的兩個人也需要磨合啊。希望我們在期待被愛的同時,也不要丟了愛別人的勇氣。
“我一直都是這樣的愛情觀且也是這么做的。”其實,這樣善良浪漫又理性的人也并不少,能夠做到如信中所描述的那樣。
人與人初相識的時候,總是習慣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對方。但是,我們欣賞一個人的優點的同時,還要知道他最大的缺點是什么,自問今后是否真的能包容他這一毛病,千萬別妄想他可以為了愛而改變,這種概率低到我們難以想象,古話說“山河易改,本性難移”,這是生活留給我們的血淚教訓!在之前的熱播劇《知否》中,很多道理就讓人受益匪淺,比如明蘭與祖母的一段對話,明蘭說:“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品性的最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