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習慣養成誤區:堅持就是勝利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堅持就是勝利!再堅持一下就成功了!但事實卻證明越堅持越失敗,我們的計劃老是被各種鎖事所打亂,堅持幾天又回歸原點,再堅持、再次被打斷、再回原點,最終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開始放棄……為什么會越堅持越失敗呢?是因為,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叫堅持?很多人把堅持當成了一種口號,一種形式,用來引起他人的關注,收獲點贊無數后滿足了當下虛榮心,再次說而不動。說到底,堅持其實是無能者的借口,因為超出了你現有的能力,所以你才要靠堅持這劑“救心丸”來安慰自己。沒有支撐的堅持只能以失敗告終。
那么什么是堅持呢?
堅持是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保持固定標準的一種要求。比如說我要堅持每天背30個單詞,我要堅持每天7點起床,這些標準是固定的,具體可量化的,不可隨意改變。
堅持還是一種向外推的力量,逼迫你從舒適區進入到學習區,這是堅持的催化作用,但一旦我們從學習區進入到恐慌區時,堅持就有了副作用,讓你質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產生各種負面情緒。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堅持的正確打開方式?
正確的堅持應該是:在執行計劃中保持靈活和彈性,讓計劃不僵化,允許計劃的輕微變動。此外,短期目標可用“堅持”,對于長期目標,建議使用“安靜而持續地投入”這個詞,找一個你正在堅持做的事,把:我要堅持每天……,改成:對于……我要保持安靜平和的狀態,持續的投入下去。這不單單是字眼上的變動,還需在心理狀態上也跟隨變化。
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養成習慣
成長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問題導向的成長,在成長過種中,我們遇到了某個具體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靠咨詢他人、請教教練等方式自行解決。另一種是期待導向,期待在未來我們在某一點上能更優秀,它需要我們有充裕的精力和能量,在長時間的過程中通過刻意的訓練、學習、向他們請教獲得的一種自我提升。而習慣的養成屬于第二種。
習慣的分類的分層
習慣分為表層習慣和元習慣。表層習慣是具體可量化的,如書寫晨間日記,每天跑步5公里,(以動詞為主)有具體的各項標準,也容易達成。但也很容易隨客觀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如上學期間,我們習慣每天背單詞,但出來工作后,基本上都把這種習慣丟棄了。
元習慣是指:要事優先、感恩的心、精進、積極主動等(以形容詞為主),一旦形成改變很難,除非遇到較大的變故。
習慣養成的對象應是:元習慣
元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易改變,對我們的思維模式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元習慣的養成是靠表層習慣的不斷積累而形成的,只有表層習慣的具體落地,才會有元習慣的雛形。我們所有的習慣養成都是為了強化元習慣,比如每天做計劃,是為了要事優先的元習慣;每天早睡,是為了積極主動的元習慣
三、只顧低頭拉車,忘記抬頭看路
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不同的習慣所受的改變阻力有所不同,有些習慣容易形成,有些習慣不易養成。即使是同一習慣,在不同的階段所形成的阻力也會有所不同,剛開始需要大量的能量要素,刻意的練習,慢慢的就形成思維記憶,自覺性加強,最后鉻在你的行為中,這點與火箭的發射原理相類似。(改變阻力指的是:從現階段狀態到目標狀態期間所受到的所有阻力的總和)只有正確的認識習慣的不同階段及狀態的體現,我們在遇到阻力時才可以對癥下藥。
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我們會有三種狀態:
反抗:具體表現是很想放棄、易被影響,特點為沒耐心。
厭倦:感到厭煩、無趣,感覺沒意思
挑戰:沒有壓力、感覺失落,認為沒意義
其實這三種狀態貫穿整個習慣養成的始終,只是每個階段會有一至兩個較突出的狀態特點。以30天為例,0-10天主要的狀態特點為:反抗、厭倦。10-20天:厭倦、挑戰 20-30天:反抗、挑戰。正確認識每個階段的狀態特點,并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措施,才能讓我們在習慣養成的路上更順利的走下去。
反抗狀態(沒耐心):出現此狀態時,需要我們的堅持、不在意結果、從簡單開始、記錄結果
厭倦狀態(沒意思):出現此狀態時,需要我們設定例外,靈活調劑。增加變化,提升新鮮感。給予獎勵,設定懲罰
挑戰狀態(沒意義):出現此狀態時,需要我們增加學習難度、擴大范圍、整理總結
可利用的工具:IF……then(如果我……就……)
四、失敗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
正確認識失敗
每個人都喜歡成就感,而成熟感的來源卻是挫敗感。但凡你要擁有成就感,你必然要經歷挑戰,在經歷挑戰的過程中,必然受到挫折,遭遇失敗,如果我們能從挫折和失敗中總結經驗,攻難克堅,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收獲成就感。重要的是我們不要把暫時的中斷看成是失敗,一遇挫敗就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
失敗到底是什么?
失敗只是目標的暫時未達成。如果我們能從每一次的未達標中獲取力量和經驗,那么失敗就是成功之母,它比成功的力量更強大。失敗給予我們提醒,告訴我們失敗的原因在哪,哪里還有精進點,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如何避免相類似問題等,當我們把每一次的失敗都進行自我復盤時,失敗就變成一種提醒、改進的機制,幫助我們更好的取得成功。
失敗時的自我復盤:
1、覺察失敗:今天的訓練達標了嗎?
2、標準差距:這次訓練和標準之間有什么差距
3、問題挖掘:是什么因素、問題造成了這個差距?
4、解決方案: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彌補差距,并防止這個問題再次發生?
5、經驗整理:我可以從這次問題及解決方案的思考中獲得哪些經驗?
通過五步法,從失敗中萃取經驗,不斷的提升自我
本篇小結:
1、習慣養成的是誤區是我們熱衷于盲目的堅持,我們應保持靈活和彈性應貫徹始終
2、所有的元習慣養成靠的是表層習慣的具體落地,不斷強化元習慣的結果。
3、我們應正確了解習慣養成階段中的不同狀態,及不同狀態下所采取的相應策略
4、從失敗中萃取經驗,讓失敗成為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