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黨之目的,在于拿來就用,本是獲取資源的一種快捷方式,但是,少了后續步驟——檢視資源的可靠性!
就像是豐田的車,標志掉了,插一奔馳的標,這不合適,需要對自己誠實,多一分對生活的謙卑,此刻懷疑精神,批判精神,保守主義就顯得很重要,說到底就是我要保證拿來的東西,我用的上!
年紀越大,對生活的思考,就趨于內容本質,而忽視形式表象,因為經驗使然,看到的都是生活的關聯性,所以,我們追求的是靠譜,因為我們掉進過許多坑。
對于伸手黨,笑來老師提到做正確的事,效率慢一點也可以接受。其實,思路是對的,他沒有把另一層意思說出來——
獲得對自己來說,靠譜的經驗,需要用時間去堆砌的。很多時候,我還是鼓勵自己去犯錯,因為在收獲正確經驗之前,我壓根就不清楚什么才是正確的,只能自己去領悟,別人幫不了我。另外,就算我知道道理的字面結論,我還是沒有檢視道理的應用邊界,我還是不能輕車熟路的應對各種考驗,哪是哪兒依舊顯得自己太嫩了。
所以,有機會復盤,拿著別人的失敗,推導自己正確的路子,是一種捷徑,但注意了,未必靠譜,原因在上面的一段。這就揭示了一個道理:要讓自己徹底明白道理本質,必定要用時間去換,不肯花時間換,不愿意走點彎路的很難有真正的收獲。
綜上所述,我的意思是——
1 ?大原則,對自己誠實,目的是踏踏實實成長。
2 ?一部分情形,可以是伸手黨 + 后續的檢視,目的是自己能用上。這里可以思維復盤,借著別人的失敗,自己找對路。
3 ?另一部分情形,必須自己親身經歷,時間換真理。愿意交換的,給你的就是深入思想的道理。走彎路,犯錯誤不用怕,那是自己必須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