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后,每逢國慶長假,都要馬不停蹄地奔走在形形色色的婚禮現場。如果參加的是同學的婚禮,相對來說就要有趣的多得多。
? 同學少年多不賤,可是都挺八卦的。全體都有的班級群里鋪天蓋地的恭喜恭喜,早生貴子,賀詞說多了哪怕是一群中文系的人也沒多大新意了,畢竟所有的幸福都是相似的,祝你幸福的詞也是同理的。小的群里則熱鬧的多,特別是新郎or新娘不在的那種小團體群。在場的用照片和小視頻給不在場的全程直播婚禮,期間夾雜著無所顧忌的討論:哎呀這個誰誰誰當年讀書時候不是和那個誰誰誰情比金堅,怎么轉身就嫁給了誰誰誰;這個誰誰誰當年不是最愛韓劇范的妹子,怎么最終娶了個這么質樸的新娘;那個誰誰誰才結婚幾年啊已經離了……還有畢業后點了偵探系天賦技能點的,看一眼新人的眼神就知道是為了愛情結婚還是為了應付爸媽結婚的……?
? 行行種種的婚禮現象,讓置身其中的我們面對著這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已經從學生時代步入到婚姻時代。身邊從社會到父母的種種壓力包裹著你,使你不得不收起種種關于愛情的浪漫主義,倉皇著一腳踏入滿是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中。
? 也不是抗拒成長,就是午夜夢回時有點猝不及防,心頭那一滴玫瑰紅終究成了路人甲乙丙,不得不收起曾想要地老天荒的夢。可是總有那么一個人,在歲月的流逝中已經越來越少想起,TA找你聊天也能平靜如老友般回復。
? ?可是,在無意中打開自己唱吧,一首首聽過來,全是對你的求而不得。如果說老友般的情誼是理智上放棄了一切可能,那這些翻唱的歌曲就是所有情感上的求而不得。
《寸縷》:“再懇請你回首,就當是次最尋常賞光。……始自情熱激蕩,從未敢終于世事炎涼。”很長一段時間和你同在的聊天工具,我的簽名都是這兩句中的一個。我記得經常在人群中,我們永遠是默契度最高的,?從思路到言辭,兩個人可以完成同一段表達毫無分歧。那個時候,我常常想,我這輩子都遇不到這么契合的靈魂了。后來我們交集漸淡,我無數次地懷念那幾年的朝夕得見,“再懇請你回首,就當是次最尋常賞光”是彼時最大的愿望。
? 《詞不達意》:“我無法傳達我自己,從何說起,要如何翻譯我愛你,遺憾不已。”認識你第六年的那年春天,我和幾個小伙伴相約在你待過的某城市,晚飯時某人接通了和你的視頻。工作后微微發福的你看到這么一群人明顯一臉懵逼,然后又被齊刷刷舉起手說hi的一群人嚇了一跳。視頻的手機傳到我手里的時候,我慌忙摘掉眼鏡,為了形象又整理發型,然后另一邊你笑著說了一句:“別弄了,挺好看的。”那天晚上的月光真美。
? 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總結非常讓女生討厭的直男口頭禪,有一句是你常用的:“你要是這么想我也沒辦法”。看完笑著截圖給你。我還記得群里他們問要不要一起玩狼人殺,我回了一句,玩狼人殺的話我都能腦補xx的被質疑時候的發言:“你們要是這么想我也沒辦法,投我吧。”你在群里回我一個笑臉。
? 你是我年少時的所愛隔山海,是我歌曲中的求而不得。是現在偶爾會有感觸寫一寫的白月光,大概還會是沒有患阿爾茨海默癥的老年時回想起年少時的一抹微笑。可你,從來都不是可以共同商量柴米油鹽的生活,因為從來沒想象過,也因為,不想回憶了就姑且這樣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