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視覺記錄是如何完成的嗎?
優秀的記錄師是如何同步將文字轉化成畫面的?
他們有什么獨門秘籍嗎?
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我參加了武林高手David老師的《視覺溝通工作坊》兩天完整版的學習。
我對來自臺灣的藝術工作者自帶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David老師本身在臺灣做了十幾年的設計,而后轉行成為視覺呈現師。他的太太Phoebe也作為課程的運營來到了現場,聽說她是很厲害的思維導圖老師哦~
教室被布置得像他們的家庭工作室。
其實這也是當初吸引我的原因。他們就像這家的主人,熱情地招待我們。還有他們活潑可愛的女兒安安,雖然不在現場卻好像就在房子里和我們一起玩耍。墻上貼滿了大師作品的復印件和David老師自己的作品,還有一些五顏六色、充滿童趣的小畫,溫馨而美好。
溫馨而又可愛的風格,是我超級喜歡和享受的。
所以這兩天的課程下來,非常得沉浸其中,就像小時候在幼兒園聽老師講故事一樣,一個接一個,輕松又自在。一開始畫畫,我們都是小孩子吧。畫畫更容易和自己的潛意識鏈接,今天你的心情如何,你又想怎么表現在畫畫中呢?
認真畫畫的樣子,真的超可愛的。
一直以來畫畫都是非常沖忙,好像追逐太陽的魚,游得飛快。看David老師拿出稀奇古怪的各種筆和工具,分門別類有條不紊得開始畫畫。竟然如此美好,就像齒輪剛好卡上開始運轉,又像在欣賞一個沒有裂紋和瑕疵的瓷器。這是一種寧靜的熱愛,我的心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之前演講的時候曾聽到:慢下來,聽聽內心的聲音。Slow down,listen to your own voice. 我想畫畫也是一樣的。
SOS!大發現!原來困擾我的問題是這個
我的畫面一直以來都是小清新、很舒服的感覺。優勢是這個,劣勢也是這個。如何打破平鋪直敘的世界,一窺硝煙四起、沖突不斷的時空?也許這樣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而帶有沖突的作品才有故事性和表達力。好故事需要起承轉合,人生有起起伏伏,音樂有高潮,戲劇需要沖突,而好的視覺記錄也需要濃墨重彩合和輕描淡寫吧。
畫如其人,畫畫反過來會塑造我們的性格。
通過畫畫的窗口,我看見了內心真實的情感。性格會表現在作品上,而畫畫的過程又反過來會影響性格不合。試想一下,晴朗雖然讓人心情愉悅,但是一直晴天不會太沒意思了呢?
雖然離開了課堂,美好的記憶我帶走了!
兩天的課程太快結束了。很久沒有這樣沉浸在一個課堂中,就像飄在空中的棉花糖,甜甜的。課程的體驗大于內容,很久以后我可能會忘了上過的知識點,但不會忘記現在的感受。也許下次就去復訓了,我已經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