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間,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回想起2017年年初給自己定了兩個小目標,理財與保險。作為一個重度拖延患著,踩住2017的尾巴,也算兩個小目標都達成。理財這條小路上,已經摸索前行了一段路程,管住了很多次剁手,面對誘惑也能更加理性,所以趕緊給自己梳理一下,也把我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有理財的心卻不知道如何開始的你們,有所幫助。另外給自己和家人配置了性價比不錯的重疾病和意外保險,留待下一篇單獨給做一個總結。
1:也說工科女特質
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工科女,可以說我是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典型代表了。自小就是短發,不會化妝,也沒有太多女性化近乎偏執的想法,至少在我看來我離很多女生的想法很遙遠。口紅一兩只夠用就可以了,打算用完再買新的,包包最多三個,迷你單肩大包雙肩包能滿足所有的出門需要,哪個用壞了再買下一個補上,。看上的衣服再好價位不適合自己就不要再糾結了,偶爾奢侈一下,月薪一萬就買一千的,月薪2萬買2千,月薪三萬買3千。不知道以后真的達到時會不會變,至少現在有自己的準則。
可能是自小對數字特別敏感,這樣的我注定了樂于“算計”。很多女生頭疼的雙11打折券與滿減券到底哪個更劃算,對于工科女來說都不在話下,沒有什么是一個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咱還學了矩陣方程式、凸優化求最優解。這里順便吐槽一句,移動的某套餐升級真的是低估了消費者的智商。事情緣由是我本來用的移動59元包100min通話和5G流量的套餐,幾個月后發現每個月通話時長都會超50min以上。所以給人工客服打了電話,她推薦一個升級套餐69元含150min通話、流量不變。當時沒有多想答應了,可是第二天回想起來立馬發現不對的地方--先前超出的通話部分都是按1毛9一分鐘收取, 假設每月最多超出50min的話,多交9塊5毛就行了;可是升級之后卻變成了多交10元月租換取50min通話,升級后怎么會有多收的5毛呢?這不是活生生在碾壓消費者的智商么?展示工科女智商在線的機會又來了,但是客服溝通得到的答復是為了套餐費用湊整。好吧,只能對大公司的任性表示呵呵,當然也只能立即要求換回了以前的套餐。
其實工科女在與商家斗智斗勇巧識破并抵制了各種誘惑后,也不知不覺中比沖動黨少花了一些錢。本著理性消費、開源節流的原則,上班后從未月光,信用卡從未分期(算不算是個小小的驕傲)。此時工科女的第二個特質已經出來了,那就是依舊通過算賬,想著法子讓錢生錢。
2017年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可能就是自己逐漸建立了自己的理財觀念,并且所有的理財收益加起來應該可以買個MK了,不過就算是收益也舍不得花掉^_^,就留作賺取更多收益的動力吧!
我打算依次給大家分享下自己2017年研究并嘗試了哪些理財方式,年華收益率多少,獲取的渠道,以及是什么促使我相信它的安全性的。
2:我是如何讓我的錢生錢的?
貨幣基金大PK
首先來看看什么叫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是聚集社會閑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于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具有“準儲蓄”的特征。”
“貨幣基金資產主要投資于短期貨幣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平均期限120天),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
實際上,上述這些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的范圍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數和穩定收益的品種,所以對于很多希望回避證券市場風險的企業和個人來說,貨幣市場基金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在通常情況下既能獲得高于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但貨幣基金并不保障本金的安全。(但在事實上由于基金性質決定了貨幣基金在現實中極少發生本金的虧損。一般來說貨幣基金被看作現金等價物。)”
以上選自百度百科。
聽到上面的詞匯望而卻步沒關系,其實日常生活中貨幣基金多且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活期理財工具。最熟知不過的就是支付寶中的余額寶,它就是由天弘基金公司提供的一種貨幣基金,曾經峰值的時候年收益率高達百分之十幾,如今年化收益雖只在4%左右浮動,但同樣是活期理財工具的同一時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卻只有0.35%,余額寶依舊有著絕對的優勢。對于這里提到的年化收益率,算賬小能手又要出沒了,假若有10000元存一年,年化收益率為4%,則1萬元放在余額寶中一年的收益則為10000*4%也就是400元,折算到1萬元的日收益就是400除以365約為1.1元,其他金額的收益計算類推。
余額寶作為一個方便支付、秒級體現速度、活期收益率遠高于同期銀行類理財工具的典型代表,早已被大眾所接納。對于普通上班族的建議是,大致估算一下每月所需開銷,然后再留足3-6個月生活開銷存在活期理財工具中,把它也稱之為風險備用金,防止工作和生活出現變動時還能有穩定充足的生活來源。
給大家羅列一下我自己用過的貨幣基金理財工具:
余額寶
優點自不必多說,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衣食住行都已經離不開它;每個月所需的日常開支都可以直接放在這里面;
騰訊理財通
微信錢包中的理財通,活期余額較支付寶高一點,取現到賬也是秒級,相當快。活期收益比余額寶利息稍微高一些,同時上面還有一些1-3個月短期的理財產品可以嘗試購買;我一般是對于有把握短期用不到的備用金可以放在這里面。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就是,理財通里面經常做活動可以拿到一些額外獎勵,例如我最近手機充值使用了一張理財通贈送的18.88話費券,名義上是設定每月從綁定銀行卡中最低轉入1000元購買一個單月定期產品即可獲得該獎勵,除享受年華4.8%的收益,還有額外贈送的18.88話費券可直接使用。這個活動折算下來年化收益為27%,是不是相當劃算了?并且我還發現,其實這個月最低轉入一定金額的活動參加一次就可以立馬領到額外贈送券,第二個月自己取消自行轉入設定不參加都行,是不是很棒?除這個之外,我還獲得過額外贈送還信用卡減現28.88元、生日當天28.88的理財直減券以及其他名目的直減券等各種獎勵,偶爾薅一下羊毛的感覺還是很不錯。
基金銷售平臺上的活期寶
如果是經常購買基金股票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基金銷售平臺上的活期寶,尤其是對某一基金股票因為止盈或者不好看等原因贖回/賣出時,假若這筆贖回資金暫時用不上,那么就可以在贖回時直接轉入活期寶。推薦的原因是一方面方便下次購買其他基金或股票,另一方面這類活期寶上的收益與余額寶不相上下,有時還會略高。不過如果沒有購買基金或者股票的朋友,不建議特地使用這個,這個的贖回到賬速度一般需要一個工作日,并不是實時到賬;
綜上所述,以上三個平臺均是有背景的大公司旗下的,安全系數可以說是非常高。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對應的活期理財產品,并靈活配置不同期限不同額度,能夠有多薅一份羊毛的機會,我們就絕不讓它白白浪費掉。
P2P小試牛刀
對于很多人而言,可以說是談P2P色變,都將他們視為高風險系數的產品敬而言之。對于一個極為理智又慎重的工科女而言,鉆研琢磨的勁兒又犯了,非得去試一試深淺。在獲取到大量關于這方面的學習材料后,直接根據課程的講解一步一步學會理清楚辨別一個P2P是否值得投,同時也會選擇幾個自己感興趣的P2P平臺,從實際繳納資本、資金用途透明度、高管是否有金融風控相關背景、融資情況、是否有對應第三方存管銀行等幾個方面綜合考察一個平臺是否值得考慮;
學習的過程中剛好遇到一個同事說她在用某P2P平臺,活期收益都有10%以上,一到三個月的接近20%,當時就覺得有點高的離譜。后來打開她的這個APP軟件看了下,頁面公司介紹一欄上傳了公司第三方存管銀行的存款證明,但是只有一個存款證明的模板,需要填寫數字的那一欄竟是空著在的,資金用途都沒有詳細描述。在百度上搜到該公司的官方網頁只有一個提示下載其APP的頁面提示。所以假如我在做篩選的話,這個平臺肯定是會被pass掉的。一個連公司介紹的展示界面都有漏洞,很難信任其公司管理對公司的重視,對投資者的重視,也無法放心將自己的資金交給他們。
由于目前P2P也是一個很年輕的產業,很多條例都沒有規范起來,國家對P2P平臺的整改不斷,也不斷有這類企業爆出跑路的消息。所以大家在選擇這類平臺時,更加要留個心眼,千萬不要聽信他人推薦就不加甄別直接購買。只要選擇對了,P2P并不是那么敬而言之的物種。
如果所購買的平臺剛好有信得過的朋友熟人在里面上班,那就最好不過,至少知道公司運營和現金流狀況。附上一些P2P平臺資質背景查閱渠道,大家投入前一定要選擇排名靠前,知名度高,現金流活躍的平臺。
貸羅盤:http://www.dailuopan.com/? ? (查看各類P2P平臺的排名和相關數據)
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https://dp.nifa.org.cn/? ? (查看P2P平臺實繳納資本、是否發生過違規行為等)
"P2P評級"、“網貸天眼”,均為微信公眾號,查閱P2P平臺評級信息,個人選擇至少是A以上的評級才考慮投放。
基金定投
關注股票的朋友都知道2014年到2015年是中國股票的牛市,那個時候幾乎哪里都是談論股票的聲音,公司里,茶水間上,食堂排隊打飯的間隙。我的基金購買之路始于2015年上半年,那個時候已經是牛市的尾巴了,從來不懂股票的小白跟著朋友的推薦買了幾只股票基金(可以講股票基金理解為一下子同時購買了多只股票,漲跌走勢與購買的那幾只股票強相關系)。購買之后就開始每天看行情,有時一下子漲 很多,也有時一下子跌得不行。那時不知道其實是牛市已經到了峰值的時候還去購買它其實是風險非常大的。那次的后果可想而知,在牛市結束的時候,那幾只股票基金跌得面目全非,又是聽那朋友說熊市來了趕緊跑,所幸投資金額不多,所以忍痛都賣了,整個過程就是一部慘痛的教訓史…
不過經歷了這次事件后,反而激起了我了解這方面知識的欲望。利用周末和平時空隙時間,逐漸找到最適合上班族投資的方式,那就是基金定投,而且還是指數型基金定投。
?所謂定投基金就是每個月固定金額的錢用來買入固定某只或某幾只基金產品。之所以建議定投而不是一次性買去,是因為這里面有奇妙的平攤成本意義在里面。如果農戶家里養魚,魚肥的季節第一次賣的價格是5元一斤,第二次賣的時候行情好,到了7元一斤,兩次平均價格是6元一斤,相比較第一次全部已5元的價格賣掉,多賺了一元每斤。遇到行情差了第二次賣時價格為3元一斤,但是兩次平均價格是4元一斤了,不是第二次運氣差賣的3元的價格。農戶在行情不準價格動蕩的時候分多次賣魚的思路告訴我們,如果無法預知走勢,分批操作是平攤風險的最佳方法。盡管收益也會被平攤,但是相對于踏不準市場走向而屢屢被套而言,或者花費大量時間研究高賣低買,不擇時不擇量,簡單粗暴的定投方法獲取平均收益或許就是最適合我們這種普通上班族的。
再來科普一下指數基金,就是根據各種選股規則來選取的一籃子股票。注意這里的選擇規則,就顯得很重要啦!
按照規模分,我們比較常看到的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指數等就是按照規模分類的指數。
上證50就是上海市場市值前50的公司組成的指數,滬深300就是滬深兩市市值前300的公司組成的指數。
一般來說,指數會有以下幾種數字的排名規則:50、100、180、300、500、800、1000,數字基本代表有多少成分股了,而且代表的一般是入選的是市值的前多少名。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中證500是滬深兩市排名從301開始到800的這500只股票,而不是排名從1到500;中證1000是從801到1800這1000只股票。
所以,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三個指數加起來,分別是規模從大到小依次向下的1800只A股上市公司。不過全市場最后那1000只,中證就沒有做成指數了,估計以后這種尾巴型公司越來越少人搭理了。
那么按照這些指數規則買入同樣份額的對應股票,則稱之為指數基金,購買渠道分為場內和場外。場內是通過炒股軟件操作,場外簡單些,下載一個天天基金網這樣的軟件就可以購買了。
對于小白理財而言,假如購買滬深300這樣的指數基金,相當于同時購買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300名所有股票,這些排名第一梯隊的公司,公司盈利運轉都非常好才能被入選,一但落選則由其他的公司填補。所以說,擁有這只基金,則只要中國市場運行良好,總體趨勢賺錢,那么該基金長時間也會持續盈利。這只基金也是我2017年堅持定投的基金之一,每月固定買入,沒有賣過,至今半年,截止昨天已經盈利6個多了點了。
過去一年這只滬深300指數基金漲幅高達23.67%,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如果說滬深300代表了中國上市的的大公司,那么對于外國而言,還有兩只典型的指數基金,那就是美國標普普爾指數基金和納斯達克指數基金。
標普500指數全稱是標準普爾500指數,由標準·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標普500是以500種采樣股票組成的,其中包括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標普500指數代表性更強一些。
納斯達克指數是證券市場中極具影響力的指數之一,主要原因是這種股指包括了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件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主要由美國的數百家發展最快的先進技術、電信和生物公司組成,在新經濟這個領域具有極強的代表性。
看個人傾向選擇,我認為都能代表美國最具代表性的股票,側重方向不一樣而已。從我2017年定投的收益看,道瓊斯指數基金漲幅高于標普500指數基金。
再補充一點,由于指數基金是被動基金,編制規則一但確定,則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按照這一規則來買入對應金額和種類股票,形成各個公司的指數股票基金,帶上各個公司的前綴名稱,但是買入的內容還是一樣,所以我們挑選指數基金時只考慮公司背景大一點就可以,不用花時間刻意挑選。
后記
寫這篇文章之前還有點猶豫,因為在很多人眼里,理財就意味著很有錢,就意味著財務自由。其實工科女也只是一個工作三年的上班族,依舊有每月固定房貸房租等其他生活支出大項。只是我慶幸我接觸理財后發現理財也是理生活,定投培養了我的耐心,也讓我養成每月發工資后首先是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投入理財,而不是等結余再投資的習慣。對于各種名貴的包包和衣服,我想一時的購買快樂,也抵不上長期定投帶來的欣喜。
? ? ? 理財就猶如親手種一棵樹,看著樹慢慢枝繁葉茂,猶如自己也在一起成長。
下次講自己2017完成的另一件大事-從理財的角度看如何購買保險,下回見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