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見二十六年前為絳所書詩冊,電謝波流似
【現(xiàn)代】錢鐘書
世情搬演栩如生,空際傳神著墨輕。
自笑爭名文士習,厭聞清照與明誠。
自古以來,才子佳人、夫唱婦隨的故事,是八卦群眾茶余飯后最愛聊的話題之一了。
聽箏讀詩上周推送過李清照的一首詞。
李清照與趙明誠青梅竹馬,賭書潑茶,互寄情書,浪漫吧?
但是,1959年,50歲的錢鐘書寫詩,說他“厭聞清照與明誠”。
有人記得趙明誠納了小妾,又棄城逃亡嗎?記得李清照寫“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懟自己丈夫的嗎?
很多時候,世人的浪漫想象,不過是在斷章取義中形成的一廂情愿。
在為妻子楊絳的回憶散文集《干校六記》所寫的《小引》中,錢鐘書又再一次表示,他很不喜歡《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中的三白與蕓娘,看似恩愛,背后有多苦多辛酸,你想試試嗎?
情感類雞湯好喝,但是佐料太多,請按需取用,切勿過量。
當年寫詩吐槽情感雞湯的錢鐘書,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
被錢鐘書稱為“賢妻”的楊絳,也于去年溘然長逝。
如今,錢鐘書與楊絳的愛情故事似乎又被書寫為傳奇。
畢竟,吐槽雞湯的詩只有這么一首,炫妻狂魔錢鐘書寫給妻子的情詩可是有十好幾首呢。
身處快節(jié)奏的時代,你會不會羨慕若干年前那個可以收到情詩表白的年代呢?
今天是11月21日,錢鐘書的誕辰。
不妨與我們一起,重溫情詩里的愛情故事。
-1-
1932?年的清華女生宿舍,有個典雅的名字,叫“古月堂”。
天剛黑,古月堂前常常站著等待心上人的男生,他們把“約會”戲稱為“去胡堂走走”。
在那些等待的身影里,就有當時的著名清華才子錢鐘書,他等的人叫楊絳。
那年春天,兩人初次相識。
錢鐘書寫詩回憶印象中的楊絳:
初見
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而楊絳回憶中的錢鐘書是這樣的:
當時錢鐘書穿著青布大褂,腳穿一雙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目光炯炯有神,談吐機智幽默,滿身浸潤著儒雅氣質。
第二次見面,錢鐘書就急切地澄清:
外界傳說我已經(jīng)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
楊絳莞爾一笑:
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
一見鐘情,再見傾心。
到底誰追的誰?
重要嗎?
-2-
你們談了戀愛,都是怎么被父母發(fā)現(xiàn)的呢?
錢鐘書的父親——錢基博老先生不小心看到了楊絳寫給錢鐘書的情書。
人家情書里可沒有寫"我喜歡你,我要不顧一切和你在一起。”之類的。
才子錢鐘書會寫情詩。
一天夜里,他因思念楊絳輾轉反側,一口氣成詩四首寄給楊絳:
壬申年秋雜詩(其一)
良宵苦被睡相謾,獵獵風聲測測寒。
如此星辰如此月,與誰指點與誰看。
楊絳的回信是這樣的:
現(xiàn)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
錢父看信后大贊:
此誠聰明人語!
錢鐘書和楊絳本是自由戀愛,有了這一出之后,雙方父母安排了訂婚。
錢鐘書覺得這事顛倒了,楊絳也覺得很茫然,她回憶說:
茫然不記得婚是怎么訂的,只知道從此我是默存的未婚妻了。
默存是錢鐘書的號,楊絳喜歡叫他默存。
而錢鐘書也喜歡叫楊絳“季康”,季康也是她的號。
-3-
1935年,錢鐘書與楊絳在無錫舉行婚禮。
婚后,兩人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瑣碎煩惱一點不比常人少。
楊絳曾評價錢鐘書有“癡氣”,稱他為“呆大”。
書呆子是很可愛,大才子錢鐘書是很聰明,但是完全敗給家務。
每次闖了禍,他像孩子一樣,跑去跟妻子說“又做壞事了”。
弄翻墨水弄臟桌布。楊絳說,不要緊,她洗。
弄壞臺燈黑燈瞎火。楊絳說,不要緊,她修。
弄爛門軸關不上門。楊絳說,不要緊,她裝。
家務基本是楊絳來承擔。
要知道,楊絳出身名門,在家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
論才華,她也不比錢鐘書差。
她曾因《稱心如意》《弄假成真》等話劇而名聲大噪,以致后來《圍城》連載時,人們問:“錢鐘書是誰?”有人答:“楊絳的丈夫。”
身為丈夫,妻子的付出,錢鐘書是記在心里的:
贈絳
卷袖圍裙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湯。
憂卿煙火熏顏色,欲覓仙人辟谷方。
-4-
錢鐘書說:“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
楊絳說:“我要一個像鐘書的女兒。”
1937年,錢瑗出生,“我們倆”,變成了“我們仨”。
錢鐘書喜歡在女兒的被窩里“埋雷”,無論是玩具、鏡子、刷子,還是硯臺、毛筆,都一股腦兒藏進去。
女兒大叫,他卻大笑。
-5-
1997年早春,錢瑗罹患脊椎癌去世。
1998年,錢鐘書病逝。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費孝通來拜訪獨居的楊絳,想要一敘舊情。
送別昔日追求過自己的費孝通,楊絳淡淡地說:
樓梯不好走,你以后不要再知難而上了。
后來,楊絳寫詩悼念亡夫:
憶鐘書
與君結發(fā)為夫妻,坎坷勞生相提攜。
何意忽忽暫相聚,豈已緣盡永別離。
為問何時再相見,有誰能識此天機。
家中獨我一人矣,形影相吊心悲凄。
-6-
趙明誠作為一個符號——李清照的丈夫,在歷史中留下名字。
唐婉因為和陸游并列在一起,才有人去讀她《釵頭鳳》中的“難難難”。
而錢鐘書與楊絳的愛情,最美好的部分是:
他們不只是作為錢鐘書的妻子或者楊絳的丈夫而存在。
今天,我們能讀到錢鐘書的情詩,也能看到楊絳的散文。
楊絳在《我們仨》中寫道:
我覺得我的一生并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2016年5月25日,在獨自生活18年之后,楊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