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餐》從結構框架上講其實是一部傳統的公路劇,劇本靈感來源于中國的《金剛經》,講述的是一個關于過去,現在,未來相互交織的,帶有夢幻色彩的故事。就如《金剛經》里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句話看起來是很容易理解的,表達出來卻不那么容易,而我就想到了蕩麥這樣一個地方,它就像一個完整的籠子,而時間就像一只隱形的鳥,當它被籠子罩上時,這個完整的時空也就出來了。在這個時空里,陳升遇到了衛衛,衛衛女友洋洋,死去的妻子,酒鬼等,經歷了一個非線性的時空之旅。就像《薛定諤的貓》,這也許是另一個平行的時空,在這個時空人們的生活相互補充和消解。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名貴州鄉村醫生陳升早年因犯事進了牢獄,出來后妻子和母親早已沒了,在得知弟弟把侄子衛衛送走后,他帶上一個女醫生囑托他帶給病重的舊情人一張照片、一件襯衫和一盒磁帶,準備去鎮遠尋找衛衛,卻無意間進入了蕩麥。故事簡單,但是表達出來卻是另一回事,我比較喜歡障礙,其實也就是中國詩歌里所存在的意象,比如陳升母親的藍色繡花鞋,鐘表,蠟染,其實這些制造的障礙也是在表現時間,時間是很難抓住的,所以需要一些東西去套住它。
蕩麥是影片一個重要的場景,在拍攝前需要很長時間的預演,中間一步都不能錯。因著它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所以我需要有一個完整的空間來呈獻給觀眾一個時間的概念,所以這個場景的處理和拍攝的難度是很大的。所以這要求整個團隊的制作每一步都不能錯,所以我需要一個配合默契的團隊,來共同完成這個任務。
影片的故事是發生在貴州凱里,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故事,所以大部分采用的民眾演員,相對于專業演員來說,這些民眾演員更具生活化。至于主人公陳升則是由我小姑夫陳升來演,其實這個角色的靈感來源就是他。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年輕的時候也曾混過社會,但是卻獨有著一股鐵漢柔情,他讀過很多書,看過很多電影,理解的比我透徹多了。小姑夫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就像影片里的陳升,命運斗轉,最終歸為平靜。少年衛衛和長大的衛衛起著重要的作用,衛衛熱衷于鐘表,其實也就是代表著時間,因著衛衛所以陳升才來到蕩麥,在這個平行的時空看到自己的過去,現在,將來,衛衛所代表的是影片的一個時間的線索。
影片的英文名叫《kali blues》,其實從片名來看已經很清楚了,藍調凱里,所以整部影片的基調是藍色。凱里這個地方本身就很靜謐,而蕩麥又神秘夢幻,所以用藍色剛剛好,沉著冷靜的去思考過去,現在,將來,這個關于時間的問題。關于影片的結構可分三部分,一是過去時空,講述的是混社會的陳升的生活;二是現實的時空,講述的是身為醫生的陳升生活狀態;三是平行時空,講述的是陳升在蕩麥的際遇。總的來說,還是按照時間來分的。至于風格,除了寫實紀錄貴州人文風情外,更多的是夢幻色彩,是部慢節奏的夢幻文藝片。
影片除了完整的講述故事外,更重要的是完整的展現時空。所以長鏡頭的運用會比較多,至于調度則類似于實況足球。所以我的攝影師一是要有鏡頭感,電影是門藝術,;二是善于把握和調度長鏡頭;三是要有足夠的體力,片子節奏很慢,取景點也比較多,所以攝影要有足夠的體力和耐力,除非天上有隕石砸下,否則就不要停。而燈光組要配合攝影師做好攝制的工作。影片的人物聲音是從一至終都采取采用貴州的方言,包括朗讀的詩歌也是,現場聲居多,所以錄音師一定要做好收錄工作。至于背景音樂則要能夠符合影片的節奏,起到轉折過渡的作用。整部電影的精髓就是時間,時間體現在各個方面,所以服裝道具尤為重要,這些小細節所代表的意象恰恰就是時間的節點。所以服裝道具要符合貴州人民的生活狀況和時代背景,要仔細制作和尋找。
每拍一部電影,其實就是在經歷不同的人生,體會不同的滋味。我不說我拍出來的電影有多么好,但我希望我的電影會像月亮一樣,靜靜掛在那里就好,當人們繁忙時不會在意它,但當某些時刻,你抬頭就會發現它就在那里,發著淡淡的光芒。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希望可以和我的監制,攝影師,錄音師等等,自由自在地在一起工作,共同完成這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