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都說靈感來源于生活,可是任何不論是文字還是戲劇,它所呈現出來的,都是另一個世界的。
? ? 現實世界,心理世界,這很奇妙。
? 現實世界只有一個,而心理世界卻因人而大不同。
? ? 一個現實世界已經是無比復雜了!可它的復雜不就是因為有著大不同的心理世界嗎?
? 之所以會突然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剛剛那么一瞬間想到很多現在想說的話,很多之前說過的話,也想到那些讀過的書中呈現的文字與故事(每每想到讀過的書,必然會想到百年孤獨,牽動我太多的一本書)。不論是自己的文字還是別人的文字,無不放大著情緒。就算是那種表達平靜的文字,也是放大了的 。這很神奇,沒有人刻意去那么干,可就是會在表達的時候,放大,似乎不那么做就難以表達。我在想,或許,那是一種情感的宣泄。現實世界就是那個樣,一個樣,可是那么多人,每一個人,不同的人,要在這樣一個相同的世界去生存,沒辦法,機制不同的每個人,只有通過心理世界來尋求自己的獨一無二。慢慢人們達成了共識,接受了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
? 我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最初總是想著糾正一下,往往越是痛苦。不知是經歷了怎樣的一個過程,如今竟變成了任情緒肆意迸發的模樣。好像是要等到其達到頂端時,有一種向死而生的痛快。這很矛盾,可我真就是這樣了。
?曾經我特愛發說說發朋友圈,頻率很快,老寫一些朋友評之為“無病呻吟”的東西。文字寫出來那一瞬間超痛快,好像情緒有了宣泄口。可是也就那瞬間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更復雜的心理程序,大概就是誰誰誰是不是都覺得我又在無病呻吟了。哦還有,什么文藝青年啥的,現在的人都喜歡給人貼標簽,我也不例外!所以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刪掉才發的東西。這個過程有些沒事兒找事兒的感覺,情緒并沒有隨著這一系列動作的發生而消減,可我真的就這樣了。
?那個狀態持續了很久,直到現在還是會是不是的發作。不過些許不同的是,現在更愿意自我麻痹了,抑或是一種自我防御機制?每當情緒來臨,我不會去接納那種“不痛快”的感受,反而會讓自己持續在一種“不care”的狀態下。其中的表現就是有些道不明的傻樂,“誒這個蠻可愛的,誒太陽好好啊,誒這大好時光呀...”,抑或發個說說,附張美顏,“哈哈,好開心啊...”,心情好像真的開心了,像個瘋子,可我真的就這樣了。
?我原本又想發一條朋友圈來著,好像是想寫一些剛才提到的在理世界放大的情緒,進而引發了這么一連串的想法。還是不發了吧。想想我還是做不到不care任何人的看法,所有還是保持著刪說說刪朋友圈的習慣。又或者我其實也并沒有在乎別人的看法,其實只是自己不接受罷了。我很矛盾,也不知道會矛盾到什么時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