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夫唯不爭,故無尤。
至善如水一般。水常為善天地萬物,而不去爭搶什么,它停在大家都不喜之地,所以它的行為最接近道。不爭不搶才無憂無慮。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
世人愛爭強好勝,與人攀比斗嘴,非要分個高低,爭個對錯。若是爭贏了,便會洋洋得意,看,還是我說的對吧。若是爭不過別人,頸上青筋暴起,耳紅脖子粗,大有要動手打一架的氣勢。
一個問題,對如何?錯又如何?都不是關鍵所在,你讓人知曉了你的觀點,已然達到你的目的,大可不必咄咄逼人強求他人接受你的觀點。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上沒有完全絕對的事情,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答案。
筆者曾經多次犯過這種錯誤,闡述一個觀點,別人不同意時,用各種論據去支撐,針對對方的相左意見千方百計去回擊。數次交鋒,仍舊不能讓人同意,倆人都固執如牛,兩頭牛抵架,怎么拉得開?如此討論下去無任何意義,這不同于理性辯論,理想辯論尋求一種共識。而無休止爭論只會加深彼此的隔閡,甚至變成潑婦罵街。
如何停止這無休止的爭吵?其實很簡單,一句“你說的對”。結束了一切。這種做法屢試不爽。
既然你已經表明同意了對方的觀點,他還能說什么呢?自然你心里該怎樣堅持自己的觀點,還是一如既往,地球也照樣轉著,沒任何影響。小小的“口心不一”,給對方一個臺階下,將爭執結束,何樂而不為。
有人說,永遠不要去解釋,理解你的人無需解釋,不理解你的人何必解釋?真是很妙的句子,任何人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表達出來就好,認不認同不重要。
與其爭論對錯,不如多花點時間增強自己,唯有自己強大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