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劍江湖
“最近入了手帳的坑......"談到手帳,大家都是這么開頭。
入坑的過程相差無幾:先在知乎上看大神曬圖,然后去豆瓣找小組,接著去淘寶種草。這樣一圈下來確實挺費事的,而且燒不少錢。有人樂在其中,有人覺得本末倒置。
遍尋攻略無果,圖片看得我眼花繚亂。所以直接找了最省事的學習方法——先看書,再看分享。
和內容相比,書名算是有點夸張了。按照大家的分享來看,手帳起碼分為:美食手帳、旅行手帳、讀書/學習手帳、行程手帳、自我管理手帳、理財手帳、電影手帳等等,不勝枚舉。這本書其實應該只是行程手帳使用指南的一部分。
對自己而言,這本書還算有點用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正在學習做手帳或者對整理收納、時間管理感興趣的朋友能有所幫助。
樓層直達——
整體印象
1. 全書概要
不比較手帳本的品牌,也與配圖和排版無關,全書單純地圍繞“如何利用手帳提升自己”,分享了作者眼中高效實用的手帳內容編排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手帳,時間管理,整理,做筆記的方法
章節名稱過于繁瑣,簡要概括了下,主要包括這五個方面:使用手帳筆記本的基本原則,時間管理,整理相關,情緒調節和人際關系。
2. 推薦理由
全書的觀點比較零散,但勝在描述細致,圖文結合,比較適合“以前基本沒有記錄習慣現在開始想利用手帳改變自己”的人。
對有記錄經歷和做手帳體驗的人而言,這本書就是關于如何充分利用“月計劃表”,“周計劃表”,“筆記本后空白頁”和“小筆記本”的個人分享。
3. 保留意見
有些地方說的太繁瑣,而且“月計劃表”和“周計劃表”上要寫的內容有相當一部分是重復的。這很讓人懷疑,花費在“記錄”這件事情上的時間和精力會不會有點多。
精英與普通人的最大區別就在于使用筆記本的方法。——佐藤惠
接下來,就是關于本書內容的分享部分——
一、正確使用手帳筆記本的基本原則
(一)手帳本
- 月計劃表:記錄與工作、家人或者朋友之間的約定
- 四格劃分:將月計劃表中每一日的空格由上至下分為四等份,分別記錄:和誰、上午、下午、下班后等時間段的預訂行程
- 在最上面一行可以記上關系較為密切的人員預定行程(如:科長出差)
- 月計劃表盡量以可公開的形式填寫,私事用自己看得懂的符號來表示
- 與他人的約定,在事項面前寫上時間(如:15:00小組匯報)
- 周計劃表:檢視每日進度,記錄自己想做的事
- 記下需花三十分鐘以上才能完成的、重要的事情
- 自己想做的事(待辦清單),在事項前面加上勾選方框,完成時勾選
- 尺寸:隨身攜帶為最佳
忙碌的人最好選擇字段空間較大的筆記本,需要抓住靈感和創意的人最好再準備一個小筆記本。
(二)四色筆記規則
- 藍色:工作(冷靜執行)
- 綠色:私事(娛樂計劃,或令人期待的預定行程)
- 紅色:健康等重要事項(危機管理)
- 黑色:雜事(生活有關,平常心)
- 綠色熒光筆:標記假日(更好地休息和工作)
這樣一來,一眼就能掌握自己的“私人計劃”所占比例,從而做出調整,減輕生活壓力。
二、時間管理
(一)更有效率地工作
天天加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無法確實掌握花費在工作上的時間。
工作被迫往后延的原因,是對“完成工作的時間”預估過于自信。
如何讓自己工作的時間“看得見”?
第一步,在周計劃表上圈出每日工作開始時間,畫上箭頭指向結束時間(藍色);
第二步,用時鐘提醒,提高決心和信心;
第三步,拉長箭頭代表時間延長(自己預估偏差),用虛線代表加班時間(出現突發狀況)。
補充:
- 在月計劃表周一寫上工作時間即可,特殊日期時特殊標注
- 在周計劃表上用藍筆,圓圈,箭頭,虛線,延長做標記
- 在周末可以安排手帳時間,記錄自己下周的大致安排
(二)下班后提升自己
- 找出真正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將全部行程寫在手帳上,讓可自由運用的時間“看得見”。
- 定出一個想達成的目標,寫在周計劃表每日字段的上方空白處。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太籠統。比如,把“提升自己”換成“讀十本與工作相關的書”。
- 拆解出為了達成目標必須采取的行動。因為與期待有關,所以最好用綠筆寫。比如:周一查閱時間管理暢銷書,周三下單買書,周日之前讀完其中一本。
- 確定執行的具體時間,畫上勾選方塊兒。
(三)每月行程規律(每月行程表)
- 作用
- 使生活過得有規律,方便自己準備所需物品
- 發生臨時狀況,行程沖突必須改期時,不會手忙腳亂
- 用法
- 將基本上不做變更,有沖突時也要優先進行的行程,即在每月時間表里(利用筆記本后空白頁,4×7表格)
- 每周都會進行的工作,也可以記下
- 預計偶爾會有所變更的工作,可畫上波浪底線,或寫在該空格的最下方
- 以這些活動為主軸,加入每月或每周新的預定計劃
(四)年度目標達成
人都有個習慣,只會著手進行眼睛看得到的事物,或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容易將眼前的事擺在第一位。然而,事實上,越是長遠的事情可能對我們越重要。
制定目標時注意:
- 一年內可完成
- 值得實現
- 正中央寫下今年的主題,周圍寫下相關目標,就不會顧此失彼
- 可數字化的事物=目標,不可數字化的事物=主題
比如存款1萬元就是目標,珍惜金錢就是主題。
(五)避免錯過重大活動
只在腦海里空想的話,無論什么計劃都難以實現。
(六)度過充實的每一天
秘訣在于預留“拖拖拉拉的時間”。
- 將月計劃表上沒有行程的日子安排為休假日
畫上綠色框框代表可以安排私人行程,比如和朋友去打球;用綠色熒光筆涂滿顏色代表完全休息日,就是什么也不做,讓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 - 這樣一來,“休息”也是預定行程,可以降低浪費時間的罪惡感。
- 如果實在覺得閑不住,起碼也要確保有半天的休息時間(比如上午休息,下午準備考試)。
(七)尋找快樂(□每日一綠)
- 盡量不花錢或者低價完成的事情
- 可單獨完成
- 自己會有所期待
比如回家時順路買瓶啤酒,而不是和朋友喝一杯。
對經常喜歡購物的人來說,單純的描繪購物清單,想象這件事,本身就能讓她感到快樂。
(八)絕對禁止清單(保持健康)
工作和私生活不分,一定會生病。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發揮最佳表現。
- 作用
- 保持健康
- 使日常生活不再一成不變
- 技巧:用替代方案解決
比如,“周末避免收發工作相關的郵件”的替代方案是:周一提早上班回復。
三、整理大法
(一) 郵箱
- 分類
- 必須回復
- 立刻回復
- 稍后回復(設定為“草稿”狀態)
- 不必回復(設定“拒收”)
- 回復今日所有郵件(養成習慣)
- 確認工作進度
- 新增一個文件夾,以當前項目命名;
- 每周檢查一次收件箱,將工作完成的郵件移動至此,確認工作進度。
(二)通訊錄
- 年底準備賀卡時進行
- 記在12月月計劃表待辦清單中
- 難以取舍時,原則就是:想起這個人時,自己會不會有期待的感覺
- 通訊錄空下來后,還能讓我們遇見更想認識的人或更好的機緣
(三)備份
- 最好每周備份一次
- 記在周計劃表“待辦事項”上
- 月計劃表也可重復記上,日后可知道最后備份是哪一天
(四)靈感
靈感常在放松時出現,所以休假日十分重要。
- 在手帳本上記下“小手帳本上有記錄”
- 發送點子電子郵件
- 主題加上日期,便于查找。
- 日后可以打印出來,貼在小筆記本上。
- 每周最少定期整理靈感郵件一次。
- 小筆記本封面上寫下開始使用和使用完畢的日期,加上流水編號
- 最好用同一尺寸筆記本(三十張左右最好),便于收納
(五)文件
- 整理節點
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每三個月一次,每半年一次,每年一次 - 丟棄的原則
- 其她人持有相同文件,而自己不是那么需要
- 已有原始資料備份
- 過一年以上,未來使用概率極低的文件
- 小技巧
- 書面文件:透明活頁夾或者資料箱
- 電腦資料:新建專用文件夾
(六)書架
以“現在想看的書”,“現在應該讀的書”為優先,能大大提升閱讀的質量。
- 每三個月整理一次(□整理書柜)
- 分類:保留,丟棄,賣掉
- 將看完的書(書名與書本處理方式)記在周計劃表當天字段上
(七)辦公空間
周計劃表,下班時段,□整理桌面
- 避免擁有重復性物品,果斷留下一個
- 借用她人物品當天歸還
- 規劃每個東西應該歸位的地方
- 規劃一個翻開手帳的固定位置
(八)衣柜
- 換季時期
- 分類:保留,丟棄,送人/賣掉(原則:回想購買心情,決定去留)
- 春秋常用,冬夏對調
小結
整理的第一步其實非常簡單——分類。
然后再對每一類進行處理。
(感覺上面說的全是廢話了有沒有……)
四、效率購物
(一)購物清單
- 盡可能詳細地描述出想買物品的細節與金額
- 買到手后用綠色熒光筆做記號,重溫買到時的喜悅感
- 將實際購買金額記上去,買少賺到,超支也會調整自己對金錢的概念
- 購物后,在周計劃表上用圖文框記下自己購買的物品與感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壓力型購物”)
(二)支出明細
- 明確可用額度
- 減去存款目標后,計算出本月可用額度
- 預先記下預定行程與金額,比如“聚餐五百元”
- 用紅筆記下非預定支出。已扣除使用額度等于下周可用金額
- 不必記到個位數,避免增加對賬的壓力
- 誤差大=小錢花得多
五、實現夢想
(一)永遠忙碌
對永遠覺得忙碌的人來說,他可能把待辦清單誤認為是備忘筆記了。
二者的區別在于,待辦清單上能夠區分今日待辦和非今日待辦,而備忘筆記只是一味的增添自己將要做的事情。
對策:
1.盡可能將內容細化
2.寫出大致需要花費的時間
3.無法在一天內完成時,寫下真正的截止時間
這樣就能簡單列出事情的優先級,而不用特意去區分緊急-重要模型
(二) 緩解壓力
利用文字的磁場效應
- 在周計劃表上方記下成功的感受,完成時做筆記更能加強效果
- 技巧
- 使用正面詞句,順利完成而不說不要搞砸
- 用肯定句過去式,比如合作可以談妥/合作談妥了,而不是談妥合作
(三)必勝模式
- 每天找出一件好事記下來
- 小反省,思考:下次怎么做會成功
六、人際關系
1.感到挫折時怎么辦?
具體描述感受,思考原因和對策,下次就能事先預防出錯。
比如:同事沒跟我交流才會出現問題,如何請對方匯報,經常聯系,隔兩天確認一次進度。
2.初次見面如何避免冷場?
事先準備可能聊到的話題,記在周計劃表預定會面當天。
3.誰是難以相處的人?
因為自己而變更的行程,畫上雙刪除線因為對方而變更的行程,畫上×。一眼就看出來啦。
4.行程撞期怎么辦?
以較為期待的那一邊為優先,或者記下下次一定一方優先,減輕自己的罪惡感
增加內心感覺期待的機會,就能激蕩出更多新發現或機緣,也能使自己內心得到療愈。
5.如何回絕對方?
假裝把自己的月計劃表無意中讓對方看一眼,就知道自己有多忙了。
6.關于人脈
能讓你成長的對象才是人脈。
- 列出一張崇拜人物清單(比如,對獨立創業可以給予建議的人,成功獨立的人,熟悉室內裝修行業的人)
- 多留意對方會出席的活動或者座談會。就算找不到和對方當面交流的機會,也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7.冗長的會議
- 事先準備與溝通,比如制作,草稿,準備數據時善用圖片或者照片
- 坐享其成也無妨啦,會議的時候可以引導他人提出建設性意見
- 實在沒事兒,就整理手帳吧
小結:
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未雨綢繆。
先做出假設,然后采取行動,手帳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提醒而已。
這本坑爹的書終于總結完了。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更好玩的手帳干貨,請回到上面第六部分的第六個問題。
就是找到自己崇拜的手帳達人、搜集相關分享,然后自己一邊實踐一邊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