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三十而已》里的鐘曉芹自從離婚后,人生華麗逆襲。在普通的專職工作外,她通過寫作記錄自己的所有經歷并發到網上,獲得讀者們的一致好評。這成了她人生逆襲的關鍵,之后她創作的小說賣出了高價版權一夜暴富,成了知名的網絡作家。
她為什么會想到寫作呢?除了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她剛剛經歷了人生低谷和陳嶼離婚了。這對她來說不是一個輕易能過去的坎,通過寫作不僅能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所感所悟更是一種情緒的藝術療愈,幫助她盡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軌跡上。
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有醫學研究表明寫作與免疫系統的增強、較少看醫生、健康改善之間的關系。研究顯示,寫作能夠增加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具有抗病作用。一些臨床實踐也證明在寫完自己的感受、創傷和痛苦后,人們幾乎無一例外地會感受到身體和情緒的改善,有時寫一次就會有治療作用。
在《釋放內在的小孩》一書中,作者露西亞根據親身體驗,以及幾十年的臨床實踐、教學及與讀者的互動,設計了60多項通過表達性藝術的形式直接感受情緒的練習,以幫助我們處理好這些不理性的、令人迷惑的內在情緒。
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天地非常深遠遼闊,可以承載人們心靈最深處的痛苦、悲傷、憤怒、喜悅,可以幫助兒童,也可以幫助年輕人,還可以幫助到老人。
表達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透過自發創作可以展現最原始且直接的情感與意念。原始人雖然還沒有文字甚至語言,但他們懂得在山洞的巖壁上用圖畫來描繪所看到的事物或表達對自然及宇宙的看法,在繪畫的想象中尋找生命的意義。而人類通過藝術的形式去發現自身與大自然的密切關系,同時在藝術創作或表現的過程中獲得心靈的寄托、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
表達性藝術治療也源于這種基礎的能力,借助音樂、繪畫、舞動、戲劇、角色扮演等方式,舒緩、化解情緒。以一種非口語的溝通技巧來介入,釋放被言語所壓抑的情感經驗,處理人們情緒上的困擾,幫助他們對自己有更深刻的對不同刺激的正確反映,重新接納和整合外界刺激,達到治療的目的。
它以一種非口語的溝通技巧來介入,釋放被言語所壓抑的情感經驗,處理人們情緒上的困擾,幫助人們更深刻的面對不同刺激而做出正確反映,重新接納和整合外界刺激,達到治療的目的。
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魅力在于其是一種心象思考,這種心象思考的歷程常常能啟發更多的想象及靈感,促進創造力及洞察力的產生,同時也可以減少防衛,讓人在不知不覺、無預期的情境中把內心的真實狀況表達出來。
所以概括來說的話,藝術治療的媒介包含:繪畫、雕刻、舞蹈、音樂、文學等多方面,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使用團體形式。
繪畫治療
畫出你的情緒
在繪畫中顏色能夠準確地表達某些情緒特征,情緒具有能量,色彩也是如此。有些情緒是熱烈的(紅色或橙色),有些是冷的(藍色或綠色),有些是暗的(黑色)。你需要接受用色彩表達情緒的訓練,相信你的直覺,此時無論你選擇什么顏色都是對的。
你需要做的就是亂涂亂畫,如果這讓你覺得自己像個小孩,那就對了。因為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能感覺到自己的情緒——你還沒學會埋藏它們。雖然那個時候你無法用語言描述你的情緒,但可以感知。
只要承認你的情緒力量并表達出來即可,也不需要給別人看。更準切地說,這是一種把你的情緒發泄出來的方法,你只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就好。
音樂治療
音樂就像藥
古往今來音樂被廣泛用于表達情緒,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段音樂在恰當的時間出現,一首歌道出了你內心沒有表達出來的情感。會什么會這樣?因為音樂、詩歌和所有的藝術都源自集體無意識的秘密海洋,那是世界之心。情緒是構成人類體驗的素材,情緒把我們所有人都連接在了一起。
如果你身體的某個部分感到繃緊,試著發出一些元音。找到一個可以和需要治療或能量的身體部位產生共鳴的元音。你能感覺到那個身體部位的振動。這是內在自我和被阻塞的身體部位之間的一種對話。然后,看看身體有什么感覺。
舞動治療
靈魂讓你舞動起來
舞動是冥想和祈禱的最高形式。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世界各地的人都把跳舞和身體動作作為宗教和靈修儀式的一部分。人在舞蹈時是一種全神貫注的狀態。在著迷的舞動中,你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即興的。讓音樂在你身體里流淌,跟隨你的直覺和本能。
你會知道自己什么時候進入了那種狀態。此時你完全意識不到時間和空間,沉浸在聲音的振動中。讓自己沉浸在節奏和情緒中,最終你會和音樂、舞動合為一體。
如果你允許讓音樂塑造你的舞動,而不是你在編造動作,那么你身體里的緊張和焦慮都會被洗刷出去。把音樂想象成淋浴,它在清洗你的內在和外在。讓這種聲音與節奏的結合反映在你的身體中。讓你舞動起來的音樂可以磨穿長期形成的緊張情緒的外殼,就像水滴穿石。
怎么樣朋友們,繪畫、音樂、舞動等形式的藝術療愈你學會了嗎?請跟隨你的情緒,畫出它們、寫出它們、舞出它們、唱出它們吧。不要拒絕快樂、憂愁、悲傷……無論是誰都要心存感激,因為它們每一位都是來自遠方的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