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開始共享單車進入了我們這個長江中下游的小城,朋友圈都在感嘆我們這些三線小市民也能和那些大城市的朋友一樣,能夠體驗一下共享的便捷和樂趣,我只能拍張美圖點個贊。很遺憾,出門隨身帶娃的我基本用不上共享單車,因為共享單車沒有后座。
女兒是很喜歡坐自行車后座的,在家里看到外婆騎自行車,總想蹭上去坐在后座跟著出去溜達一圈??吹胶⒆犹煺鏍€漫的笑容,就想起兒時的我。
不像現在的鄉村普及了摩托車、電動車,有的家里也有了汽車,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鄉村的家家戶戶家里都有一輛二八或者二六的自行車,前面一個橫杠可以坐個孩子,后面的座位可以坐個大人。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我爸就是騎著自行車送我去上學,那時侯沒有水泥路,我家老屋是在魚池邊,要走很長一段泥巴路才能到鋪著碎磚渣的大公路,泥巴路坑坑洼洼,天晴的時候就是顛簸,要握緊龍頭就行,下雨的時候比較麻煩,泥巴會塞得輪子騎不動,我爸要先把自行車扛到大公路,再轉過身來把我背到路上,自行車騎壞了一輛后,我們搬家了。
搬到大公路附近,從此可以和我的表哥表姐們一起上學了。周圍的孩子很多差不多十歲,只要會騎車的,都可以自己騎自行車上學了?,F在回想起來,雖然那時侯機動車輛不多,但父母怎么放心我們就這樣騎車上學。魚米之鄉的地方,公路旁邊總會有溝渠,甚至有魚池,我曾親眼看到小伙伴騎著騎著就掉就魚池里,摔跤到溝里。農忙的時候爸爸沒時間,就可以搭表哥表姐的車。記憶深刻的是一次坐表姐的車把腳卡在后輪了,把表姐嚇的半死,而我牢記要把腳張開一點,從此再也沒被卡過腳,可見吃一塹長一智。還有一次坐表哥的車,在一個丁字路口,一中年男子轉彎過快,表哥一個不穩,我們兩個都摔了,那個人不但不扶我們,還罵了我們幾句,當年以為大人就是欺負我們小唄。長大后考了駕照,知道了轉彎要讓直行的,心想騎自行車的也應該去學個安全文明行駛。
九歲的時候,我好像下了狠心一定要學會騎自行車,沒人扶著騎,我把家里的二六自行車靠在稻草堆旁上下(這樣穩摔了不疼),從騎三腳架騎半圈,再騎整圈,到踩著三腳架上去騎在那個橫杠上,這樣就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騎車上學了。做十歲生日的時候,終于有了人生第一輛小自行車,那個尺寸估計是二二的,是輛兒童車,在一群騎成人自行車車群里,騎個小童車還是很拉風的。我爸把后座裝了一個白色車婁,給我放書包。再后來妹妹上學了,我也可以用心愛的小童車帶著她上學了。
騎自行車一起上下學的快樂充斥著我的整個少年時代。上高中是住宿,偶爾還會和同學一起騎自行車去學校周邊轉轉。高中時暗戀的那個男生,每天騎著自行車上學,偶爾還會去車棚邊看能不能遇見騎自行車的他。有一次借了他的自行車,他竟然感嘆:看不出來你還會騎男士自行車!我說:看不出來吧,我小學就會騎了!心里喜滋滋的!
曾很多次的幻想過坐在他的后座會是怎么樣的感覺。那次在某名校校園的同學聚會,同學們提議一起騎自行車在諾大的風景優美的校園逛逛,有心人士的撮合下,我和他一輛車。坐在后座的我,小心翼翼,手不知道往哪里放好,一邊還擔心的問他,我是不是太重了,很吃力吧!他說沒事,可是遇到上坡,我自覺的下來,生怕被他嫌棄。還自告奮勇的讓他坐后座,可惜的是,女子不如男,我帶著他,費力騎不動,落后他人很遠,唯有放棄。追劇《十里春風不如你》,看到秋水騎自行車帶趙英男的細節,覺得像極了那時的自己,手只敢放在后座,偶爾牽著他的衣角。
可能青春期的暗戀回憶憂傷又美好,于是始終覺得校園中最浪漫的事,莫過于坐在心愛的人自行車后座一路歡聲笑語!
和老公剛認識的時候,他也騎過自行車帶我壓馬路,那時才明白在愛人的身后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體重的,愛你的人自有承擔,在一起輕松無壓力的或許才是相愛的人共度一生的人。拍婚紗照的時候,我特意選了一組騎自行車的場景,大好春光,林蔭路上,他騎著自行車帶著后座天真爛漫的我。我是那個坐在自行車后座笑的姑娘!
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共享單車沒有后座,而今的姑娘有沒有想念那些年坐在后座的人和那些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