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俏村姑 攝影:開心果等
每一次出行都是一件平凡卻不簡單的事情。2015新年伊始,隆冬的太陽還沒爬起,開心山友一行22人就帶上滿滿的熱情出發了。我們一家三口也在這歡樂的人群之中,以我們最感快樂的方式迎接新春。雪村是一個我以前從沒關注過的地方,心里也便沒有熱烈的向往,只是在匆匆走完14年的時候突然想用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去開啟新的一年,于是動員全家毅然前往。
網上略略查閱,得知臨江松嶺位于大興安嶺南緣,伊勒呼里山東南坡,嫩江上游左岸。這里山村錯落有致,農家房屋順山勢而建,一條條羊腸小道將家家戶戶隔開,每家都有個小籬笆院,那籬笆墻隨意又有規則,無論立著的還是斜著的,都感覺那么和諧。松嶺的水墨畫感無疑是讓人陶醉的,冬季,大雪覆蓋的小山村,一片潔白。農舍升起的淡淡炊煙和著淡淡的雪霧,遠山近嶺,若隱若現,朦朦朧朧的分辨不出東南西北,飄飄然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
而我們此行目的地松嶺雪村地處白山市臨江縣珍珠村,雖然距離鐵路公路干線都不遠,但是險峻陡峭的山巒層層疊疊,之字形的山路九曲十八彎,彎彎都險峻。小山村因而得以保留自己的原生態。于是,一路上沉浸在想象的畫面中,不知不覺便已醉了……
抵達的時候已近中午,開心大哥早已安排好隊友們的食宿,一個簡單樸實的農家院落,一對憨直淳樸的農民夫妻,一鋪暖烘烘的熱炕……簡單的自備午餐之后,大哥就帶著大家在附近的山坡休閑式徒步,慢慢走,慢慢看,慢慢體會。我想這便是讓隊友們從心理,身體,視覺,觸覺上先感受并適應這里的一切吧?
天氣難得的好,下午的陽光柔和溫雅。大家簇擁著爬上一個小山坡,回首望,村莊被皚皚白雪覆蓋著,可這樣的覆蓋又是溫柔的,不強求,亦不野蠻。那露出的青磚墻、籬笆院便是最好的見證,這樣的欲遮欲掩讓山村在銀裝素裹中透出無盡的靈秀之美。每一個院落里都掛著大紅燈籠,,沒有風的時候,它們一動也不動,就那樣翹首企盼著,像是堅守崗位的士兵,守候腳下的土地,守望遠方的親人!坡上坡下錯落著的一塊塊田地,早已收獲過的秸稈一簇一簇的擺放著,自然的把厚厚的雪當成毛毯蓋在身上,遠遠看有若隱若現的枝椏伸出毯外,好像一個個貪睡的孩子!
兜兜轉轉,盤盤旋旋,不知不覺中已近黃昏。看那山坡,樹林,村莊,白雪組成一幅靜謐安然的畫面。站定凝神思索,竟不忍心給這幅圖畫增添哪怕一筆的涂抹。??? 夕陽西下,有炊煙裊裊升起,遠處小路上有老黃牛拉著爬犁緩步走來,偶爾飛起的鳥兒也在尋著回巢的路,我們這一行人還意猶未盡的在雪地上翻滾嬉戲,微風吹動枝頭未曾跌落的枯葉,大紅燈籠的穗子也跟著蕩起了秋千,再看這畫面動起來了,這是一種怎樣絕妙的美好享受啊!
就連晚餐都是在歡快熱鬧的氣氛里進行的,那對樸實的農家哥嫂給我們做了十個菜,大盤大碟端上桌來,吃到興起,還有節目演起來了,歌聲笑聲混成一片。一群原本并不相識的人們,為了找尋身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時的歡樂而走到一起,相扶相持的一路,能夠燃起多少平常日子里所沒有的熱情?如此,真好!
晚飯后的夜徒本是計劃之中的,可我和女兒卻是第一次嘗試。我們沒有頭燈,便有隊友前后接應,給我們燃起光亮。一路上不時抬頭看看那輪還沒有圓滿的月亮,感受它灑在我們身邊的清輝。每一個小山坳里都呈現著點點燈火,那是村民院落門前的燈籠在深夜里點起的無限溫暖。
朦朦朧朧的群山綿延起伏,而我們只是在村莊與村莊之間連起的小路上前行,女兒不時地抬頭,大聲喊著讓我看那漫天的星星,我知道,女兒一定很詫異能看見這樣清朗透徹的星空,她還不太能理解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為什么永遠灰蒙蒙一片,她不懂我們現代人的高碳生活已經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破壞的面目全非,而本真只能來這大山里找尋……
看山村日出是我所向往的,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有大亮就爬起來,連水都來不及喝一口就急急忙忙登上村前的小山。山村里的日出實際上并不是從地平線升起,而是站在山坡上看太陽從遠處山尖上爬上來,耀眼的光輝一下子灑向身邊的世界,倘若早上有霧,那才是最好的,有一些遮擋,太陽才不會那么耀眼。
我們到來的那個早晨,天氣實在是太好,沒有風,也沒有霧。站在山坡上,再看昨天曾經走過的那些村落,那些山中小路,那些不規則的樹林,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在北方的冬天,在這原生態的大山里,整個世界就是一幅純天然的水墨畫。錯落有致的村莊,有秩序又不規則的籬笆院,村莊上空繚繞的炊煙,村外遠處一片一片堅挺的樹林,還有那些點綴在每家每戶的大紅燈籠……所有這里的一切都是水墨畫的組成部分。和諧又韻味十足!
不知是來得太早,還是冬天里的太陽變得慵懶了,等到我們渾身凍得僵直了它還沒爬出來。轉身看它升起的對面,大山之巔已然被涂抹成了金色,于是我們知道今天的日出將會呈現我們不敢直視的熱烈,這樣的晴空,它的光芒才真正的肆無忌憚!下山吧,帶了一絲遺憾,匆匆把自己定格在一幅幅水墨畫里,又把種植在我們心中的太陽升騰起來,喜笑顏開的跑下山來!
登山是我們每一次出行最大的主題。
? 早餐過后,一刻也不耽擱就跟著開心大哥向大山里進發。山里積雪太深,溫度也比山腳低,這樣的難度對我們這并不專業的一家人來說實在是很大的考驗,看出我們的困難,隊友們紛紛拿出自己備用的裝備支援我們,簫音姐,SS大哥,還有那個沒能記住名字的姐姐,在這個臨時組成的團體里面,太多的感謝都是蒼白的,只能用心體會,用愛回報。一路走來隊友之間相互傳遞的溫暖足以抵御大山里的徹骨寒冷。
這里的山不高,幾乎不見嶙峋的峭壁。齊膝的大雪覆蓋了整個山體,沒有山路,上行的過程是艱難的,一步一滑,時而兩驅,時而四驅。不是急行軍,大哥在最前面壓著隊伍,邊走邊玩邊拍照,把幾個攝影師可是忙壞了,前后左右各種角度的拍攝。而我們則自發組成了模特隊,把大山當舞臺,把一片片黑松林當布幕,把冬日的暖陽當燈光,把厚厚的積雪當地毯,把自己隨意又美好的身影投射在這山林之中,定格成永恒。這樣的美是令人沉醉的,忘了寒冷,忘了疲憊……
兩天的瘋狂是以觀賞珍珠門冰瀑結束的。這里不是野山,有了人工修建的棧道,盤旋陡立,依著山體的巨石蜿蜒向上。不很艱難便爬到頂端瀑布的落差處,堅冰下面有潺潺涌動的水流,最底端的潭底還有水汽升騰著。在這樣寒冷的冬季里,水流以它的動態對抗著零下二十幾度的氣溫,于是,它的美也便不僅僅在于存在的形式了!今年山里的雪下得溫順,那自上而下凍結成延續的冰體,被一層又一層的雪溫柔地覆蓋著,遠遠望去不見了往年的晶瑩和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