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趁寶寶還沒睡醒,躺在床上用手機碼字。想著本周寫作小組的第三個的主題,旅行的意義。
旅行,似乎對這個話題,我沒有太多可以說的。只有小時候和爸爸,外婆去南岳衡山燒香拜佛的唯一一次模糊的經歷。家里的大大小小似乎對旅行都并沒有太多想法。哦,對,也許是有的,昨天晚飯的時候,外婆說,現在老了竟然看不見了,想去哪兒走走也不行了。但是,所有的親朋戚友,只有對開寶馬的舅舅家我還能說出幾個耳熟能詳的旅游勝地來,海南,香港,澳門。
爸爸媽媽也只有去過幾個國內的幾個省份,北京,江蘇,甘肅,桂林等等,這些或是因為做生意或是因為有遠親在。而我呢,想想并沒有什么話題可說道了?在網絡上搜索旅行的定義,原來旅行不等同于旅游,旅行,指遠行;去外地辦事或游覽。去外地行走。得,可以順道給自己至今的"移動"經歷來個總結了。
? ? ? 想想自己去過的幾個城市,小學的時候跟著爸爸外婆去南岳燒香拜佛,只記得那盤桓的山路,坐著上山的小巴士不知繞了多少圈。從山頂俯瞰時,那河道好似一條巨大的白蛇一樣盤踞在山腳下,還有山頂的狂風,站在山頂走道旁石頭欄桿上換裝照相的恐懼,寺廟里人們大方投擲在各種水池、雕像底座下的錢幣。還有盛夏的分貝真的很高的蟬鳴,煙霧繚繞下的寺廟,不絕于耳的鞭炮聲。對了,還有在寺廟前跪著好幾排叩拜的老老小小,為了找到叩拜的位置還得排隊見縫插針。
? ? ? 高中的時候因為舅舅舅媽走不開,暑假我帶著要去參加拉丁舞比賽的表妹,跟著他們培訓學校的團隊到了長沙。第一次覺得大城市的樓房真高,車真多,馬路上熙熙攘攘。只在一個大學的體育場和附近的小賓館里之間游走。后來大學寢室活動,和室友們去了長沙世界之窗。畢業后和朋友們去了步行街逛街,吃美食。只覺得大城市的衣服要比家鄉的好看,吃食要比家鄉的豐富,美味。生機勃勃,但又陌生冷峻。
? ? ? ? 大學班上組織過去了一趟江西武功山,班長"請"的是幾個參加過野外拓展的學生帶隊,現在想想這個決定真是有點"危險"。據說當時因為沒有協商好,由于我們不負責那幾個帶隊人的門票。那些帶隊的人決定帶我們走"野路"都逃票,也是叫了一個當地的老人,帶我們走山路不走正門,結果非常驚險的是,從午飯后一直爬到晚上十點,翻雪山過草地,真的是翻山越嶺,有些路還是老人用砍刀砍出來,手腳并用。山上一個動物沒有,四月份的天氣了,那山頂上還有積雪。手拉手踩著石縫走過七八十度的峭壁,攀爬騰空的山石,腳下是萬丈深淵。現在想想真的后怕,只記得收獲的只有明朗的夜空,目前為止見過的最美的星河和往后旅游安全第一的意識。
? ? ? ? 到廣州是因為自己工作的原因,到汕頭,南沙則是因為先生工作。這些大城市,在我看來都是一樣的,高樓和來來往往的人群,車流??粗軣狒[。每個人看似都在奔忙,風風火火。干凈的街道,地鐵??此坪芏嗟木蜆I機會,實際上也并沒有那么容易得到。
? ? ? 這些似乎便是我目前所有行走過的地方和城市,當時的心境現在想來也都很模糊,好像都一樣,又好像不一樣。旅行前的興奮和期待,仿佛一切都將有好的轉折,旅行以后的疲憊與收獲,只想安穩奮斗。
? ? ? 看著朋友圈里曬的各種旅游時的美景,和大V們對旅行的各種感慨——那些動人心的標題例如《到了阿木爾才深刻明白,人還是要活得有血性!》,對了,還有陳坤的書《行走的力量》,旅行似乎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心境和態度?還是只是只是一時的震撼與激蕩。也曾篤信那句話,心境不變,到那里都是一樣。或許是我還沒有領略見過真正的美景和動人心魄的自然造物吧!
? ? ? 抬頭望著熟睡的小天使,有女萬事足的幸福感拉長了嘴角,有了她,遠方可有可無,不會有執念。反正人總是在路上,路上各式風景,心態好,即便枯藤老樹昏鴉也都是美景。又想起那首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旅行若是為了美景,先備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好心態,由內而外成為美麗的風景。若是為了發現自我、個人提升,何不抓緊當下去完成更切合實際的嘗試和努力,而不是寄托于一次期望過高的旅行。世人常說看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個人還是覺得看萬卷書性價比更高,那可是積累的經驗和智造的精華,以此為基礎,行萬里路才更能有所感悟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