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大鵬和小鳥的故事說清楚之后,來學習莊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什么樣的逍遙境界。林老師就要開始正式講逍遙了,其實莊子給我們講了六種人,前三種是有待逍遙,后三種是無待逍遙。
有待逍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要依賴一定的條件,才能達到自由。逍遙是一種心靈的自由,可是通往逍遙的路很不好走。莊子先舉了三種人,我們看看他們逍遙在哪些地方?我們自身又處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莊子講的第一種人是大家都羨慕的君王,掌握著名利的人,“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意思就是他的智慧、榮譽、德行以及能力,都足以治理一個國家。
這種人擁有金錢、德行、文化、權力、地位,我們能想象的世俗中的東西他都擁有了,這樣的人是否逍遙?莊子認為“他也以為自己已經逍遙了,但其實他什么都放不下”。
這是第一種人,他擁有的東西很多,但又放不下,反而內心很不自由。大家看古代的皇帝,各個都憂心忡忡的,面部特別緊張,因為他們得到了什么東西,就害怕失去什么。這就是擁有者內心的不逍遙之處。
我之前就給很多企業,所謂的老板班做講座,經常跟他們講莊子的逍遙。他們都會有一個感慨“老師你講的都是對的,就是我什么都放不下。等你到了這個位置上,你就要考慮你的家庭、你的員工以及公司以后怎么發展等等,一定是放不下的。”
所以他們雖然擁有了很多的錢、聲望、地位,也被人尊重,但他們常常覺得自己就像籠中的鳥一樣,完全是不自由的。所以這一種人,雖然很多人羨慕,他們擁有的是很多人一輩子追求的東西,但是在莊子的眼中,只是逍遙的第一步,只是逍遙中最低的一個層級。如果說逍遙有攻略的話,這是我們去攻關的第一步。
第二種人就很厲害了,相當于是我們要稍稍努力一下才能達到的。這種人的代表叫宋榮子。據說宋榮子就是歷史上的宋钘,道行很高。他能做到什么地步呢?他對之前的君王,感到不屑一顧。宋榮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們之前講過這句話“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譽就是贊譽,勸就是勤勉。全世界人都贊譽你,你也并不因為他們的贊譽,就非常努力得好上加好。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特別難。為什么?因為我們都有虛榮心,我們都喜歡被別人夸贊,這是人性中本有的。我們要達到的境界,是要戰勝人性的。
如果說人身上有三種性,第一是動物性,第二是人性,第三是神性。我們要克服人性,就相當于從人到天,從一個世俗的人往神性上去拉了,這一定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為什么說是人性,為什么說人都有虛榮心?我觀察小朋友吃飯,他吃一碗的時候,爸爸媽媽鼓勵他“你再多吃點,你吃的真好”,然后這個小孩會再來一碗。你看到他的肚子,已經吃得很鼓了,還在拼命地吃。為什么?因為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在旁邊夸他,他就拼命地吃。所以從一個小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
有一個幼兒園的老師就跟我說,在幼兒園從來不跟小朋友說還有誰需要再加一個包子。如果問這個問題的話,全班同學都會舉手。舉完了之后,還有誰需要第二個包子又會有人舉手。他們會一直把肚子撐炸了的。小孩子是最能反映人性的。所以當別人夸贊我們的時候,我們是經不住的。
有一句話說“你成功容易,但是你不容易經得住成功的打擊”。大家注意這個詞,成功是一種打擊。我們有虛榮心,我們會驕傲,我們會飄飄然忘乎所以,這都是人性中本然具有的,無可厚非。
所以宋榮子可以做到什么樣?你可以贊譽我,但是我不會為了你贊譽我,而去努力的。我的努力是因為我的內心,知道這是我要做的事情,這就是下面一句話“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我知道什么是內在的我,什么是外物,什么是他人。你可以對我有贊譽,但是我不會受你的影響。
所以這樣的人就更灑脫一點了。“辯乎榮辱之境”是說“我知道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那就對應第二句話了“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都覺得你這樣做的不對,你也不為此沮喪,因為你自己心里明白,什么樣是榮,什么樣是辱。
有一位很著名的詩人北島,曾經寫過非常著名的一句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句話曾經振聾發聵影響了一代人,就是指人在一點一點變壞的過程中,高尚是多么艱難的一種存在。
而我要說的是北島的另外一本書《失敗之書》,書里面講了很多看起來很失敗的人,流離失所,沒有正規的工作,然而他們還在寫詩。所以《失敗之書》反而是在說另一種成功,那就是內心理想的成功。
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我們今天接受成功,這個觀念太強了。我們特別怕被別人叫做loser,成為一個失敗者。有一部電影,大家肯定都看過,叫《中國合伙人》,由黃曉明、佟大為、鄧超他們三個主演的。
電影的原型有人說是新東方的三位創始人,在奮斗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害怕被別人叫做loser。如果有人說你是一個失敗者,你會覺得是件特別恥辱的事情。
可是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成功和失敗的標準,那是別人定出來的。我們其實是在拿別人的,一個殘酷的標準在衡量自己。
宋榮子會說不。我就不這個樣子,你認為我這樣不對,只要我內心覺得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我依然可以堅持。所以宋榮子的內心是非常強大的,也是非常智慧的。他不用自己的生命去取悅全世界,而是踏踏實實的走一條屬于他自己的路。
這樣的人,他的心會很輕松。因為他不是在迎合別人,同時他也不會被別人的打擊一下子就擊垮了。這真的是我們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特別難的一件事情。很多偉大的作家都是如此,從古到今幾乎無一例外,他們都堅持了自己的道路,不管別人怎么去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