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圣經》“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不管人們是否相信經濟學里的20/80法則,但世界呈現出來的真相就是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行業領袖分得利潤蛋糕的一大部分,其他人爭搶剩下的一角。
即便是將現在世界的財富平均分下來,3年之內,依舊是20%的人掌握大部分財富。
電影《1942》里,張國立飾演的東家,說了這么一句話:“只要活著到陜西。給我十年,我還是地主”。
很多人之所以依舊辛苦去獲得金錢,沒有過上想要的富足生活,往往是因為他們對待金錢有著和80%人一樣的態度和信念。
而金錢的背后隱藏著古老的秘密法則,而只有少數人了解并且掌握,他們卻從不曾對外聲張。
哪怕人們能夠了解并且運用其中的一兩條法則,他們的金錢就會發生神奇的變化,更加奇妙的是他們的幸福感會迅速提升,從不敢想的美妙情節都會莫名其妙的發生。
在剛剛過去的9月8-10日,再度參加羅森老師的《金錢的靈魂》課程,三天時間,每日茅塞頓開,對金錢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現在偷偷分享5點,看看誰可以即學即用。
金錢法則之一
“掙多少錢未必是你的,花多少才算“
羅森老師提到,人一輩子,有人掙100萬,有人掙1000萬,有人掙1個億,最后走的時候,兩手空空,什么也帶不走,唯有這一世花掉的錢才算自己的,這句話是送給那些以攢錢為樂,看數字為趣的人。
金錢法則之二
”會花錢的女孩兒命運一定不會太差“
會笑的女孩兒運氣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會花錢卻是一項技術活,亂花錢簡單,浪費錢,把錢拿來燒紙,不算什么本事;
把錢花出去,花得漂亮,花得精致,花得大家都有受益就是高手了。太多人花了很多后悔錢,買了很多后悔貨,過去的就過去吧,以后找會花錢的閨蜜帶一起花,花出一些花樣來,花出美感來。
金錢法則之三
”想錢來,錢未必來,怕錢走,錢定會走”
太多人做著一夜暴富夢,不信去看看彩票店擁擠的人群和滿地劣質的煙頭,他們想要錢,錢卻一直沒來;
而那些害怕失去金錢的,往往會因為車禍、疾病、破產、意外等等失去原有的金錢,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怕什么來什么;心里想啥就來啥,其實不是心里想啥,是心里有啥就來啥,心里有恐懼,就會吸引來恐懼,心里有匱乏就會吸引來匱乏。
金錢法則之四
“太辛苦掙的錢,很快就會花掉”
我見過凌晨4,5點鐘馬路上的清潔工,加班結束的程序員,沒見過起來上班的老板;
大部分說自己工作很辛苦,一天只睡3個小時的老板,都是說給員工聽的,意思是別看我掙得多,可是我更辛苦啊,你們好好干,明年我的寶馬就可以換保時捷了。
跟一般人的想象不同,辛苦掙錢的人金錢往往不會太多,因為金錢也很慈悲,怕把他給累死了。辛苦掙得錢,錢上面自帶辛苦屬性,看著辛苦錢,想到的是辛苦,人們為了讓自己不要辛苦,就想辦法花掉辛苦錢了,花錢的短暫快感可以彌補掙錢的辛苦。
所以如果一個人掙錢很辛苦,那么一定要好好學習花錢,讓自己花錢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多愉悅。
金錢法則之五
“不好意思”的人,金錢也不好意思找你
什么是“不好意思”?就是臉皮薄,有句古老的諺語:“臉皮薄吃不著,臉皮厚吃個夠”。
對錢上不能不好意思,比如做程序員,有人非要找你修電腦,這得收錢;比如出國旅行,有人請你代購,除了父母、伴侶和情人,其他的得收錢,比如你是設計師,別人請你隨便P張圖,設計歌logo,這也得收錢。
別不好意思,臉皮薄錯過的是大把的金錢;別人送你禮物,無論喜歡不喜歡,先說謝謝,不喜歡回頭可以轉送給我啊,我先說謝謝了。別有接受恐懼癥,別害怕欠人情。
對金錢,越是坦坦蕩蕩,錢來的越快。說到底臉皮薄是跟自我價值相關的,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手藝、時間重要,那就勇敢的提錢。
金錢法則之六
“錢能處理的事情,都是小事”
作為一個可以信賴的“心事顧問”,我見過太多問題是錢無法解決的。
金錢可以買來鮮花,買不來愛情,我的個案里有人多次遇到有暴力的伴侶,換了幾個,都沒用;錢可以買來嬰兒車,卻未必得到嬰兒,“有人重金求子,有人包生兒子”;錢可以買來大房間,買來2米大床,卻未必買來睡眠,本人母親曾經失眠多年,一夜服用12粒安眠藥也無法入睡,最終也只能在我的幫助下獲得好睡眠。
有人會一直聽到奇怪的聲音,怎么辦?有人因為伴侶關系生氣導致做手術,然后繼續生氣;有人從來不敢關燈睡覺,長久下去沒問題嗎?
可是人們說金錢不是萬能的,沒錢確實萬萬不能;這確實有一定道理,在到達一定水平之后,錢增加給人帶來滿足感會只越來越少的,這時候,錢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就會更加顯現出來。
羅森老師在三天的時間里闡述了很多關于金錢本質的內容,以上只是我粗淺的記憶;了解這些內容對我們非常有幫助。
但重點是了解自己金錢的關系,如果金錢是我們的好朋友、好兄弟,那我們呈現出來的生活就是富足而享受的;如果金錢和我們之間有一些矛盾,那呈現在生活里,就是在金錢上一直會遇到困難,所以去探索自己和金錢的關系是比了解金錢法則更為重要的事情。|育德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