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
最近幾天哈市新冠大流行,已經是滲透到每個角落了,幾乎全軍覆沒了!我婆婆前天也發燒了。
有人問,你兩口子挺瀟灑,咋沒領你婆婆一起來海南呢?就別提了!從九月份就開始勸,發動我家所有人勸,死活勸不動。
最后一張王牌讓我兒子勸,也宣告失敗!你說海南過冬好出花來,老人家就一句話。不去!
有的老人想去沒條件,或有條件兒女沒時間。我們是兩個條件都具備,老人說啥不來。
人老了還能有據時俱進的想法,敢于挑戰未知領域或環境,也是一份勇氣和自信。這種老人前半生社會閱歷也會很豐富的,認知也會很高的。
反之年輕時認知水平就有限,喜歡墨守陳規,不愿意挑戰自我,老了還會改變嗎?不可能的,只會更加保守和封閉自己。
個別人長期如此,還會出現心里問題。例如對現狀充滿委屈,對既往人與事懷有記恨,這些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在某個年齡階段爆發出來。
即使晚年生活條件再好,他們也沒有能力感受到幸福和滿足。而感受到是不滿意不滿足,甚至是痛苦。
以前我老爹不就這樣嗎?他身體好時,整天糾纏于過去的是是非非之中,那些事別人早就忘了,他卻沒完沒了地計較來計較去。
有人會和他感同身受嗎?沒有,一個也沒有,慢慢大家都(精神)遠離他,沒人愿意與他交流了。
他卻在自己制造的“泥潭”中苦苦地掙扎!倍受煎熬和折磨。最后只有使用精神類藥物來控制情緒,否則與他近距離接觸的家人,也會被他精神折磨。
我婆婆目前也有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但比我爸還輕很多。
為什么在外人看來衣食無憂的晚年生活,自己卻感受不到呢?就是生病了,往小里說是心理疾病,往大里說是精神類疾病。
其實精神(心理)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只是一直不被重視甚至是被忽視。
說實在的在養老贍老問題上,各家有各家的不容易!把哪家事編成故事都能演成電視劇,區別就是精彩不精彩,離奇不離奇?想想哪個階段都是人生的課堂,大考小考都要赴考。
無論啥考?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以積極的情緒去處理。同時也允許自己有焦慮,不要太隱忍,也不要太壓抑,該釋放就釋放。然后輕裝上陣,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