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
一
每年的四月,牡丹花都熱烈地盛開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盛開在洛陽城那大大小小的公園和花園里。
上大學的時候,我和大學的同學一起坐上了開往洛陽的火車,結伴去看洛陽聞名于世的牡丹。
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車離開西安,當列車駛入河南境內時,我把臉緊緊貼在車窗上,看著窗外無邊無垠、綠油油的田野,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憧憬。那盛開著千朵萬朵牡丹花的洛陽古城,究竟有著怎樣的美妙景致和感覺呢?
我對洛陽古城如此充滿好奇和向往是有緣由的,從小在父親的熏陶和教育下,我對中國古典文化和上下5000年歷史充滿了好奇。
我的古文啟蒙教育開始于唐宋詩詞、開始于露天體育場的大大的、寬寬的電影幕布下。那時候,洛陽這兩個字就常常出現在唐詩中,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陽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優美的詩句、深深的情誼、淡淡的如水如冰的君子之交,詩中洋溢著的深沉的人文情懷,盡在這如詩如畫的意境之中。
從此,我對古老的洛陽充滿了好奇,喜愛看書的我,也從浩瀚的歷史畫卷中,讀到了千年古都洛陽曾經的輝煌與滄桑。
洛陽近了、洛陽終于到了,雖然我們還沒看到牡丹花,但是卻從滿城彌漫的幽幽清香中,從滿街熙熙攘攘觀花的人海中,從那洋溢著喜悅、歡娛的游人如花的笑魘中,看到了如牡丹花盛開一般的艷麗色彩。
這情景使我想起了明代大畫家和詩人唐伯虎的一副牡丹圖,以及他的一首牡丹詩:轂雨豪家賞麗春,塞街車馬漲天塵,金釵錦繡知多少,都是看花爤醉人。
這一份令人欣喜、使人陶醉的看花人的心情,是在沙塵彌漫的西北所看不到的。西安有的只是滿面風塵的滄桑和歷史的凝重,以及從死氣沉沉的帝王陵寢中散發出來的氣息,如此的歡顏和明媚如陽光一般的輕松是沒有的。
我們一行四人邁著輕快的腳步,孩子般向往的心情,迎著人流,順著路人的指引,融入到洛陽王城公園里那一片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