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之間看到勝間和代的《時間投資法》,看完之后,覺得她的理念帶給我很多收獲。
勝間和代寫了不少暢銷書,我就順勢下載了她寫的其他的書,比如《“白骨精”學習法》、《機會只愛有準備的大腦》、《創造商業頭腦的7種框架力》等。她的書寫得非常有條理,而且通俗易懂,一般花2-3個小時就可以讀完一本書。
“白骨精”學習法帶給我如下啟示。
1.學習首先要想明白為什么要學?
勝間和代說,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感到幸福。學習還有如下幾個目的:為了后代能夠在這個群體差距巨大的社會中立足,為了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人,為了跟上社會發展趨勢,學習是幸福生活的先期投資。每一點我都很贊同。這也是我愿意持續學習的原因。
2.學習為了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學習是人們通向真正獨立自主境界的途徑。作者認為“自由人”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獨立生活。
在經濟上自立。
能夠自由地發表個人看法。
3.為什么學習不能夠持久?
在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并非學習的內容,而是保證學習能夠順利、持久進行的計劃與相關的心理準備。
對于在職者來說,持續學習最主要的問題,或者說妨礙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什么呢?答案是學習的動力難以持久。
那么如何保持始終學習的動力呢?答案十分簡單。最為主要的就是力求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幸福感。
對于在職者來說,如果沒有具備可持續性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任何學習都難以為繼。
4.在開始階段打好基礎。
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求快,而忽略打基礎。利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將精力集中在基礎性學習上。這種“利用半年打基礎”的方式適用于任何領域的學習。
在短期內取得驚人學習成果的人都具有以下的共同特點:有很強的耐心,利用最初的半年時間把精力集中在基礎性學習上。這說明,學習與體育運動具有相同的性質——基礎打不好終將一事無成。
平均分配汲取知識與整理學習成果的時間。
整理學習成果有助于驗證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的內容。
對學習始終樂在其中:解開一個又一個“世間之謎”的成就感會令學習過程更加充滿樂趣。
5.學習任何東西有共通的竅門。
勝間和代列出了5個共通的竅門:
竅門1:打好學習基礎。
竅門2:虛心請教,努力掌握學習方法。
竅門3:透徹理解所學科目的主要內容。
竅門4:努力嘗試將所學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整理出來。
竅門5:對學習始終樂在其中。
6. 勝間和代認為閱讀速度和打字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我完全沒有意識到閱讀速度和打字速度的重要性。我測試了下自己的打字速度,發現很慢。而且,我更是發現,我的寫作速度是由我的打字速度決定的。我一個小時能打多少字,就能寫多少字的文章。勝間和代在文中寫道:當你的打字速度越快,你的思考速度也會越快。看來,我應該鍛煉自己的打字速度,提高打字速度。
此外,閱讀速度也很重要。有些人閱讀速度快,一天可以看一本書,有些人一個星期才能看完一本書。有時候量的積累也很重要。再者,我們的輸入大部分是靠視覺輸入,閱讀速度的快慢直接決定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數量。
7.學習能力是相通的,如果有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可以在各個領域遷移。
勝間和代學習會計,英語,IT,經濟學等,都有一定的成就。對于在現代社會生活的人,英語,會計,IT,經濟,理財對于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我們也應該提高自己在這幾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只局限在自己的專業上。
8.在日程表中寫下你的學習計劃。
很多人都是在下定決心的頭幾天跟打了雞血似的,學習勁頭很足,但是,沒維持幾天,就放棄了。沒有持續學習的動力。但是,不管學習什么,都是需要持續學習,才能有效果。將學習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將學習計劃寫入你的日程表中,每天都完成預定的學習計劃。讓學習成為一項持續的行動。
看完這本書,我急需要提高的兩個方面:閱讀速度和打字速度。短期內我需要學習的工具:使用思維導圖來幫助記憶。長期內我需要提高的能力:會計,經濟,理財,英語,IT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