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 | 漂成都
文 | 蓉娘娘
周日21點,是我和閨蜜們每周一次的視頻會議時間。
微信群的名字叫“縱橫四海”,寓意四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在祖國各地馳騁江海。群里一男三女,曾在一家公司就職,如今兩人在新疆,一人在深圳,一人在成都。
視頻會議的話題比較雜,工作、生活、家長里短什么都聊。比如吐槽老板開會時間有多長,節日紅包發多少;比如說家人又在催婚,都用了啥手段把母后大人搞定的;再比如會說下自己的近況,都遇到啥糟心事,大家幫忙排解排解。
室友從浴室里出來,看到我們在視頻聊天,不禁感嘆:真羨慕你,竟然能把同事關系處的這樣好,好似自家姐妹。
是啊,這年頭大家都在感謝室友的不殺之恩,更別說同事之間交心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我們的心態會變得越來越成熟。但是在人際關系上,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能說話的人卻越來越少,微信好友越來越多,能交心的卻越來越少。
很多人會感嘆,再也找不到像年少時不帶任何目的和你談天說地徹夜長談的人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同事之間,到底能不能交心?
1
就先從閨蜜琴琴說起吧,她是“縱橫四海”里的成員之一。
最初,我們在一個公司上班的時候,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都比較陌生,因為崗位之間沒有交叉,大家很少相互交流。
在一次集中采訪過程中,我和琴琴一起采訪民航相關的內容,我們倆對這塊的內容都比較懵逼,但是她更擅長寫人物故事,后面在分工過程中她扛起了人物這塊,我就負責寫綜述類的稿件。
琴琴手快,寫稿子的速度也快,所以寫的稿件會多一些。每次寫完稿件,我們會給對方先看一下,如果沒有問題就刊發。
我發現,不管是我們兩個人一起采訪,還是獨她立出稿,每篇稿件的署名,都是我們兩個人。
署名兩個人就意味著我和她要平分稿費和獎勵。而且人物稿件特別容易拿好稿,年底評級就是根據好稿的數量決定的。
我問她問啥要署兩個人的名字,她淡淡地回了一句:大家都是一起采訪的,有些錄音都是你錄的,況且沒必要算的那么細。
其實,報社里兩個配合寫的稿子,也會按照比重劃分稿費。有時考核部把稿費平分,有些斤斤計較的人,就會因為一點稿分鬧到考核部,還聲稱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自己的勞動成果。
看到琴琴這么爽快,我也果斷地把稿件署了我們倆的名字。
這次長達一個星期的采訪,我們白天一起采訪,晚上一起加班寫稿,所以很快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后面,我在寫人物方面,有什么不會的,就向她請教,她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
其實,最初剛開始認識琴琴的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好感,感覺高冷的不行。
同事之間相互給個零食再正常不過。一次,我拿了一袋子葡萄到辦公室分給大家,同事們都很客氣的接納了,琴琴面無表情的拒絕了我:“謝謝,我不吃!”
這件事后來成為我們吃飯的笑談。
她每次都解釋一遍:是自己真的不喜歡吃葡萄,當時工作太忙,所以態度有些冷漠。
因為聊得來,我們也經常廝混在一起,比如她媽媽來了會叫我去吃錫伯大餅,貓咪生寶寶我會去接生,也會時不時去她家做個飯、喝個酒、過個夜。
最最最重要的是,我們會一起管閑事。
一次吃完晚飯,我和琴琴搭車回家。車子剛停到小區門口,聽到嘈雜的吵鬧聲。
琴琴是錫伯族,聽到吵鬧聲中夾雜著對少數民族的侮辱性語言,二話不說拽著我去勸架。“MD我們少數民族怎么了,啥事都能跟少數民族扯上關系!”
身為二串子的蒙古族,我也瞬間感覺不爽,和她一起沖到出租車旁。
當時夜色已黑,原來是兩位乘客在乘坐出租車時,一人喝多了吐在了車里,因為賠償問題雙方爭執不下。
其中一位乘客介紹,朋友吐了確實不對,但他們已經把車子打掃干凈,不愿賠償。
琴琴上前勸說,選了一個折中的方法,駕駛員還要拉載其他乘客,車內即便清理也還是有味道,需要去洗車房清理。駕駛員索要的誤工費太多,需適當減少。
最終,兩人達成和解,乘客向駕駛員支付了20元打車費和40元洗車費和誤工費。
后來,我和琴琴談起這件事,她說,氣不過那兩個乘客,辱罵少數民族駕駛員,還不愿意給錢。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涵養。比如坐公交車,有的人能主動給孕婦,有的人卻視而不見;比如有些人對待服務員的態度就特別好,有些人就大吼大叫;再比如有些人看到環衛工,也依舊心安理得地把垃圾仍在馬路上。
3
其實,我和琴琴之所以能成為交心的朋友,還因為我們有情感上的共鳴。
她愿意分享她的小秘密,無論是個人情感、還是婆媳之間的相處,她都愿意與我分享。兩個人能從凌晨聊到天亮,然后相互勸對方睡覺。
琴琴屬于典型的天秤座,比較擅長分析,我工作或者生活上,遇到什么解不開的心結,她會幫我分析問題的本質,然后出謀劃策。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糾結要不要辭職,感覺工作索然無味,領導找我談了好幾次話勸我留下來。
琴琴從各個角度給我剖析,什么辭職后的就業問題、什么生活的固定支出、什么個人技能等等,全方位剖析完畢,我最后決定留下來。
后來,我和琴琴聊天,為啥“縱橫四海”里的四個人關系這么鐵,她分析是因為我們之間沒有利益沖突。
確實,記者就負責采訪寫稿子,都是各干各的互不沖突。
其實,職場里,很多單位的環境都比較復雜,員工之間要相互防著,不敢交心。
有很多人對誰都照顧,對誰都妥帖,對誰都萬分客氣。但也有人,對誰都清淡,對誰都敷衍,對誰都心存距離。
生怕走得太近被人利用,又怕離得太遠遭人暗算。
4
我們存在的這個社會,一直都有兩種規范,一種規范叫社會規范,一種叫市場規范。
我認為,同事之間的關系,既屬于市場規范,也屬于社會規范。
市場規范不存在友情,界限清楚,交換的條件很明晰。
比如我們每天按時按點的去上班,老板每月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工資;比如同事之間,每個部門的工種不一樣,其他部門的同事沒有義務去做你手上的業務。
社會范疇則比較模糊。
比如你今天加班,老板覺得你很辛苦,讓你第二天晚點去單位;比如你在出差,找同事去家里定期照顧花花草草;再比如同事懶得出門,幫同事帶個午飯。
同事之間,社會規范越多,兩個人的關系就會越密切。
琴琴屬于鏟屎官那一類,家里養了四只貓咪和一條斗牛。平時她有事出差,我就會去她家里照顧貓貓狗狗。
因為兩個人都喜歡寵物,一來二去兩個人的關系就會越來越密切。
5
但是,感情這東西,在利益面前,好像又太容易毀于一念之間,心意一閃,就成陌路。
當感情與利益相遇,前者往往現了原形。
我的朋友秀,就經歷了這樣一件事情。
秀在現在之前的公司待了三年,和同部門的一個女生特別合得來。
她們是一起入職的,從培訓那天起,就一起吃飯,一起擠地鐵,周末的時候還要一起去逛街。
我曾經問過她,你倆上班天天見,休息了還要一起出去玩,不膩啊?
秀每次都笑瞇瞇的說,不會啊!我們感覺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
秀對她毫無保留,不管是開心還是不開心都愿意跟她分享。
一個月前,公司的副總走了,位置空出來了,最有可能坐上去的就是秀。
當天晚上,她們一起去吃火鍋,辣得兩個人直吐舌頭。秀是天津人,從小就吃不了辣,自從來了成都,兩個吃不了辣的人,一路挑戰,從微辣、中辣已經升級為了特辣。
可是,讓秀怎么也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秀等來的不是升職的消息,而是一封辭退信。
當秀忍著眼淚,氣沖沖地沖進老板的辦公室,想要問個究竟的時候,竟然在老板的電腦上看到了自己吐槽老板的截圖,讓秀幾乎昏厥。
那些話,秀只會跟那個女生說,秀以為她們是朋友,秀怎么也不相信,那個女生在向老板發完截圖之后,還能跟她一起談笑風生地吃火鍋。
三年的感情,在升職面前,好像一文不值。
6
同事,可能是我們生命中大多數的過客,見面時會彼此客套寒暄,共事時會尊重和幫助彼此。
但大多數不會走心,不會彼此坦露心扉,更不會彼此互黑揭短還哈哈大笑。
你們可能很熟,但大都也就只停留在這個層面罷了。
原則上,值得交心的人,一定是靠譜的人。
靠譜的人,起碼不會把你賣了。不靠譜的人,啥事兒都做得出來,天知道什么時候他會在老板面前給你捅一簍子?
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總要經歷一些事情,我們才能看得清,誰是匆匆過客,誰是能寒暄幾句的熟人,誰是可以借錢的朋友,誰又是交心的知己。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