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苦澀的愛情,大概就是愛而不得的單戀,而耿耿和余淮之間,是青春里的雙向暗戀,沒有捅破窗戶紙,彼此間小心翼翼。
高中的余淮就像一道光:高大、帥氣、成績拔尖,張揚而肆意。開學第一天,他大大咧咧地舉起手說,我想和那個耿耿坐同桌。耿耿羞紅了臉低下頭說,我愿意。
可是耿耿自己,矮矮小小相貌普通,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學渣,在學霸余淮的身邊自卑無比:他第一個交卷拿第一,她熬到最后開白卷;她聽不懂的題目,他為了她一次次舉手問老師;上課時候他睡得生無可戀,照樣在國家級物理競賽上拿獎。耿耿恨自己不夠好,自己喜歡的人要低下頭才能俯瞰自己。
余淮則信誓旦旦:以后小爺我罩著你。青春里的少年可以在心里肆無忌憚地去喜歡一個人,他喜歡耿耿的可可愛愛,卻用一種遮遮掩掩的行為表達出來:因為想為她唱歌,就和怪胎學長一起唱歌;因為想和她吃飯,約了一群同學一起玩,之后和耿耿單獨吃,為她剝了一盤蝦;最光芒萬丈的就是在肯德基給她講題,又智慧又颯。耿耿說過,考不上就賴他,而余淮,求之不得。
然而生活不會永遠這樣歲月靜好,余淮的媽媽在一次家長會之后跟班主任說,他父親去世得早,我不要他的差同桌影響他,讀書是我兒子唯一的路,請老師幫忙換個座位……這句話把耿耿噎到難堪。
青春里最珍貴的成長,是一個人愿意為了另一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耿耿開始拼命讀書,余淮依舊沒心沒肺,耿耿想變成余淮可以伸手去觸及的那種人,和他的優秀共比肩,所以高考結束,余淮突然消失的時候,耿耿才會那么崩潰,就那么一句“去了美國”,從此消失在茫茫人海,好像她一點一滴消逝的青春。
女孩子理解的結束,是要有個交代的,或許還有眼淚擁抱和不舍;而男孩子理解的結束,是悄無聲息的結束,沒有一點征兆。
過了多年,同學會上再見到余淮,喝醉酒后的耿耿依然趴在他的背上說胡話:他依然帥,手臂上紋著耿耿畫過的標志,耿耿俯身去吻他卻被推開。余淮說,我們再也不是同桌了,以前的生活結束了。你現在變得更好了,可我不再坐在你身邊了,我再也不是原來那個余淮了,一切都結束了。
都說男孩比女孩晚成熟,余淮卻為了不影響耿耿的未來,咽下了所有生活中的苦澀,包括他媽媽得了尿毒癥,他把整個高中裝成了一個波瀾不驚: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青春里的喜歡卻是克制,長大后的愛,是想讓她變得更好的成全。
真相是被余淮的男同學爆出的,耿耿也是在做了歌手的怪胎學長的“回憶殺”里才知道,余淮曾經懷揣著對她的喜歡,懷揣著那句一直沒有說出口的“我喜歡你”。
片末的耿耿和余淮還是在一起了,這一次輪到耿耿對著余淮撕心裂肺地喊:我就是傻,我白癡我才喜歡你,就算我們回不到從前了,我還是喜歡你!面對著當年一起種下的幼苗,刻下過“耿耿余淮”這四個字。耿耿說,我們的故事重新開始,也不枉我“耿耿于懷”那么多年!
在她那么差那么糟糕的時候,他從未放棄過她,耿耿都知道,都記得,所以這一刻她不要他的為愛成全,她要她的未來里依然有他。
的確,是青春啊,“墊底姐妹花”,“怪胎學長”,“從未露臉的校花葉展顏”……高中的點點滴滴回想起來都細細碎碎的撈不起來。唯獨,她一直記得他,他也一直記得她,青春里無論從哪個方向看,余光里滿滿的都是彼此, 謝謝一路陪伴的青春,這一次不要愛的成全,只要最好的“我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