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2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農村的一則民間小故事。
故事雖然有些離奇,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大伙還看故事背后的寓意吧!
閑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靠山村里有一個張老漢,他和老伴農活之余,就常做一些掃帚和掃把,之后拿到市集上去賣。
有一天,離張老漢所在村子20多里外的一個中年人,從他這里訂了一些掃帚。
并要求張老漢在第二天天黑之前必須要送過來。張老漢和老伴一直忙著做掃帚,臨近傍晚的時候,這些掃帚才算做夠了數。
張老漢趕緊套上驢車,將掃帚裝在車斗里,趕著驢車就去送貨了。
到了目的地時,天已經黑了。那買主便和張老漢卸車,卸完貨,那買主要留張老漢在家吃飯。
張老漢笑著婉拒了。隨后他竄上驢車,揮起鞭子就朝著家走了去。
四周黑漆漆的,那條土路上也沒了人煙,只有張老漢一人趕著驢車在偏僻的土路上行駛。
在路過一片荒野里的時候,張老漢隱約瞧見前面有人影。
就在他眨眼睛的功夫,那人影卻消失不見了。同時,他覺得車速慢了下來,身后似乎坐著人。
張老漢下意識地用余光往后看了一看,這一看,卻讓他出了一身冷汗:正如他感覺的一樣,身后的車斗上還真多出來3個人。
正當張老漢害怕之際,身后則傳來了說話聲:“張老弟,你欠我的那些錢,你咋還不還我啊?”
“還錢?”張老漢一下轉過身,只見坐在兩個人中間的那個人鐵青著臉,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他。
“怎么是你啊?你不是早已經……”張老漢話沒說完,旁邊另外兩個人目光也轉向了張老漢。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怎么?你想賴賬不成?”說著那兩個人就要去搶韁繩。
張老漢一看那兩個人,面無表情,目光呆滯,看上去根本就沒有活人的樣子。
張老漢趕忙服軟,戰戰兢兢地說道:“我……我不敢賴賬,我回家后就還給你,你們別搶韁繩,千萬別亂來啊!”這條土路旁邊就是溝壑,張老漢可不想變成他們。
“張老弟,今晚我就信一次,我們不難為你了,你好自為之,我在下面等著你還錢了。”說完,那三個人的輪廓越來越淡,最后消失不見了!
張老漢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個找他要錢的人,已經在5年之前,遭遇車禍離世了!
張老漢再也不敢瞎琢磨,他一溜煙兒回了家。
“老婆子,出事了,你猜我路上碰見誰了?”
“你這是碰見誰了?慌成這樣?”
“李三友!”說完名字張老漢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啊?你這不是逗我玩呢嘛!他李三友早就沒了呀!”
“我真碰見他了,另外還有兩個人,我看著他們根本不像人啊!”
“那他找你干啥?”
“唉!之前我找他借過50塊錢,一直沒還他。他出車禍后,我尋思他家也沒人知道借錢這事,我就沒還給他家人。”
“哎呦老頭子!你真是糊涂啊!這便宜你也占?那李三友會瞑目嘛!你趕緊把這50塊錢給他家人送去!”
“嗯呢!明早我就去還錢!”張老漢慚愧地說道。
第二天一早,張老漢便來到李三友家,將那50塊錢給了他媳婦兒。
他媳婦是一臉茫然啊!
第三天的夜里,張老漢做了一個夢。夢里李三友說了一些感謝的話,還懇求張老漢夫妻倆能幫襯著自己的媳婦兒和孩子。
打這之后,只要到了農忙期,張老漢夫妻倆都會給他家搭把手,兩家人的關系是越處越好!
張老漢走夜路再也沒有遇到過怪事,他家也一直平平安安,沒出過禍事。
結語:
故事很短,但寓意卻很深刻:欠別人的債總是要還的,做人必須要誠信、厚道。
還有,多行善事,災禍總會繞著您走。望所有的看官,多行善事,一生平安!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詩文書畫匯這里有美酒,也有奇聞小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感謝各位看官的支持!
文/小田
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