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紅顏禍水慈禧太后顛覆江山
? ? ? 雖然中華文華博大精深,但對女子的歧視也從來都是根深蒂固的。且不說孔夫子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就單單一句“牝雞司晨”就為多少腥風血雨提供了理由,然而更殘酷的是牝雞司晨真的帶來了不幸,與我們時代最接近的例子就是那位有名的老佛爺慈禧太后。
? ? ? 慈禧出身于葉赫那拉氏。也有野史例外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有些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關系。尤其是一句“興于葉赫,亡于葉赫”,更加為慈禧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明朝末年的時候,葉赫部非常的強大,因為世代的聯姻,努爾哈赤在統一蒙古與東北其他各部落的戰爭中得到了葉赫部的支持,誰知當努爾哈赤結束了對外的統一戰爭時,竟調轉兵鋒直指葉赫部,努爾哈赤并沒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將葉赫部圍困了三天三夜,要求他們投降,理由是我們同為女真族應當互相團結,組成一個強大的部族在能夠和明朝相抵抗,可葉赫部的人卻不愿意被別人統治,更不想為一個忘恩負義的人賣命。葉赫部的人沒有一個向努爾哈赤投降的,這也引得他大為惱怒,于是下令進攻,下令屠城,葉赫部將近上萬人遭到屠殺。葉赫部的首領在臨死前發出詛咒說“即使我葉赫部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上你們愛新覺羅家族滅亡”!也據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清朝的皇帝都避免立葉赫家族的女人為后,而大清帝國正是在出身于葉赫那拉氏的慈禧主政下才慢慢地走向了滅亡,因此后人都說葉赫部首領的詛咒應驗在了慈禧身上。但是這種猜測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也無法去佐證了。
? ? ? 實際上,慈禧葉赫那拉氏的出身并沒有影響到她,在咸豐二年慈禧被選入宮中冰杯咸豐賜號位蘭貴人,這就是日后執掌大清帝國進半個世紀的女人慈禧太后。慈禧升的也很快,從貴人到貴妃,而且是咸豐皇帝唯一兒子的父親。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孩擁有了無限的未來。
? ? ? 咸豐皇帝嘗嘗沉迷于酒色之中,對政務又不太上心,于是慈禧很早就開始幫助丈夫打理政務了,但讓人們真正認識這個女人心機深沉的一面是在“辛酉政變”的時候,咸豐皇帝在熱河駕崩,在去世之前選擇了肅順等八位輔命大臣,輔佐年幼的皇子,咸豐皇帝這個計劃看似周密,但還是低估了自己枕邊人的欲望,那時的慈禧年紀才二十來歲,兒子還非常年幼,她也快成為太后眼看無上打權力就要落到自己的手上,可是肅順這些大臣卻完全控制住了熱河,一些政令都出自他們的手上,這讓熱衷于權力鄂妃慈禧如何能夠接受?她心想必須找到一個有權力也有地位的同盟,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恭親王奕訢,他是咸豐皇帝的親弟弟,當年也是二人爭奪皇位最為激烈,咸豐皇帝勝出后把他排斥在最高權力之外,而且奕訢才華出眾,還有一大批跟隨的官員,同時奕訢現在目前只想將大清的江山穩固住對皇位暫時沒有太大的念想。可以以說他是最好的人選。
? ? ? 于是慈禧也想盡了辦法出去聯系恭親王奕訢,通過派遣自己身邊的小太監最終騙過了那些輔政大臣,成功的將慈禧的親筆信交給了恭親王奕訢,信中表達出了希望奕訢支持自己政變的愿望,除了恭親王之外,慈禧還籠絡了一批反對肅順等人不滿的官員,最終在辛酉年九月二十九日,也就是1861年11月1日,慈禧正式成為慈禧太后,并且按照信中的計劃開始發動政變。恭親王帶著文武百官在德勝門迎接太后,慈禧表現出一副憔悴的樣子,在眾多官員面前哭訴輔政大臣們是如何欺負她們孤兒寡母的,在恭親王和慈禧的操控下,輿論很快就倒向了慈禧這一邊,至此肅順等輔政大臣完全沒有了反抗之力,慈禧一舉翻盤,將肅順斬立決,命令載垣,端華自盡,其他五位大臣革職查辦,慈禧知道自己雖然獲勝但是根基不穩因此也并沒有過多的追究其他人的責任,只是把幾個主謀處決了,更加讓人叫絕的是她竟然讓人將這些輔政大臣家中的書信當中公開并且放火燒了,這種做法和官渡之戰的曹操做法如出一轍,這讓人不得不佩服慈禧的政治智慧。
? ? ? 到了同治皇帝登基的時候,他才年僅六歲,是清朝及時上第三個幼年登基的皇帝,慈禧對他抱有無限的期待,慈禧為他選擇了當時中國最有學問的四個人做他的老師,希望他能夠成為一代英主。在此后的十年里,慈禧極力地維護著這個龐大帝國的運轉,全力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積極支持洋務運動,把自己的心思全都放在處理政務之上,她希望在兒子成年之后交給兒子的是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可是事與愿違,同治皇帝在17歲的時候竟然還無法讀懂奏折,更加讓人難以啟齒的是,同治皇帝放著后宮三千佳麗不顧,卻跑去妓院尋歡作樂。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同治皇帝在年僅19歲的時候就暴斃身亡了。而對于同治皇帝身亡的原因也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他經常出入青樓等地,染上了梅毒,也有的人認為他是死于天花,記載有很多,但還是無法確定他真正死因到底為何。
? ? ? 可能是自己唯一的兒子死去,讓慈禧也失去了為之奮斗的目標,她不再積極地維護一個龐大帝國的運轉了,開始享樂起來,她決定在她六十歲大壽的時候為自己舉辦一場隆重的壽宴,朝中文武大臣想方設法,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挪用海軍用于更換新式戰艦的軍費三千萬兩白銀。壽宴的準備活動在緊張地進行著,但挪用海軍軍費的惡棍比任何人預料的都快。
? ? ? 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清朝損失了號稱當時亞洲最強艦隊的北洋艦隊,大清帝國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部分官員產生了嚴重的不滿情緒,紛紛上書要求停辦壽宴,將做壽宴的錢當做軍費。慈禧更覺得生氣,也就有了那句“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悲劇就從此刻開始,大清帝國開始不斷地割地賠款,慢慢地走向滅亡之地。
? ? ? 1909年慈禧這個把持大清帝國朝政將近半個世紀的女人中午拋下了這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呢江山社稷,離開了人世,死時74歲。
? ? ? 但是慈禧想著自己就算是死了也要享受,她在自己的陵墓中用了大量的珍貴硬木來裝修,并且裝飾貼金掃赤的工藝,除此之外她還把酷愛的奇珍異寶一同陪葬在棺內,總價值高達一億兩白銀,民間傳說她把大清帝國300年來的積蓄中的一半帶到了陵墓中,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時時刻刻都能如自己所愿,在1928年的時候,軍閥孫殿英把慈禧的陵墓盜了,不僅把陵墓中的財產全部掠奪走,還把慈禧的尸體暴露在棺材外面,慈禧希望自己在死后仍然能夠繼續享受世間的榮華富貴的夢想,最終還是化為一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