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學習《論語》第267天之第二十篇【堯曰篇】。
? ? ? ? 20.2: 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一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 ? ? ? 譯文:子張向孔子問道:“怎樣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說:“推崇五種美德,摒棄四種惡政,這樣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張說:“什么是五種美德?”孔子說:“君子使百姓得到好處卻不破費,使百姓勞作卻無怨言,有正當的欲望卻不貪求,泰然自處卻不驕傲,莊嚴有威儀而不兇猛。”子張說:“怎樣是使百姓得到好處卻不破費呢?”孔子說:“順著百姓想要得到的利益就讓他們能得到,這不就是使百姓得到好處卻不破費嗎?選擇百姓可以勞作的時間去讓他們勞作,誰又會有怨言呢?想要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還貪求什么呢?無論人多人少,無論勢力大小,君子都不怠慢,這不就是泰然自處卻不驕傲嗎?君子衣冠整潔,目不斜視,態度莊重,莊嚴的威儀讓人望而生敬畏之情,這不就是莊嚴有威儀而不兇猛嗎?”子張說:“什么是四種惡政?”孔子說:“不進行教化就殺戮叫作虐,不加申誡便強求別人做出成績叫作暴,起先懈怠而又突然限期完成叫作賊,好比給人財物,出手吝嗇叫作小家子氣的官吏。”
? ? ? 不教而殺謂之虐:隱藏的壞人
? ? ? 不教育他就處罰他,甚至殺害他,謂之虐,這叫虐待老百姓;在學校教書,不教他就處罰他,這叫虐待兒童。教育不光是一個為人君、為人師應該做的事情,現在很多管理者也有責任來把下屬教好。空降隊伍不一定如想像中的優秀,培養一支不斷成長的隊伍才是一名管理者最應該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