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賺錢的產品思維是如何形成的?在今年年中的時候,我給自己定了這樣一個主題,開始嘗試去尋找解決方案,目前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分享出來,歡迎有經商經驗的童鞋來交流。
觀察周邊工作5年以上的產品經理,會發現有這些特征:
1.有大公司背書后,在創業公司當個小中層,月薪在3萬左右;
2.買不起房或者還房貸中,想著回小城市沒壓力;
3.撲哧撲哧的干活,做的都是重復性工作,希望少加班,總是準時下班。
......
混得好點,當上總監,每天忙著做PPT,管理團隊,年薪60萬左右,但依舊有家庭壓力。
大多數人的職業發展就是這樣的軌道。再看看正在賺錢的老板,會看到這些特征:
1.創建了自己的商業模式;
2.員工無法獲取到的資源。
舉個做外包的例子,老板手頭的資源壁壘來自于客戶,打工者沒有客戶資源,更可惜的是打工者也沒有意識積累客戶資源,也沒有額外的時間接觸到客戶。
所以,我們看到大多數員工變成老板的模式是這樣的:通過專業的業務技能變成管理者,再利用管理者的身份囤積資源,從管理層變成boss,靠機遇。
銷售有客戶資源和銷售能力,運營有渠道資源和推廣能力,技術有專業的實現能力,賺錢和花錢的接口,都有可觀的變現機會。那產品經理呢?貌似除了扯嘴皮子,協調人事,沒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外部資源。除了到處走穴培訓外,要做出一番事業,好像只能靠創造現金牛的產品來實現躍遷。但是創造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從idear到實現也要團隊的支持,這使得產品經理變現之路門檻挺高。
回到產品人員的本職工作,我們每天不斷地訓練:1、找準市場定位和需求;2、協調資源,推動問題解決;3、項目管理和時間管控;4.競品分析與數據思維等。
從短期市場環境來看,互聯網行業創造大產品的機會已經幾乎沒有了,流量池已經基本被瓜分完畢。既然創造巨大的流量池從現階段來看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為什么不能善假于物呢?利用別人的流量池來為自己變現?是的,我們可以基于現實情況調整自己的定位。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在做的是流量生意,只不過現在生意放到了互聯網這個渠道上。行業不同,同樣是互聯網渠道也出現了大量的細分的渠道,這些渠道有不同玩法,存在信息壁壘,自然也有了變現的空間。作為PM,從個人角度來考量,除了創造之外,還有一個很強的能力是理解互聯網產品、解構互聯網產品的能力,當我們具備了解構能力,對渠道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1.理解產品的架構和規則。因為把玩了很多互聯網產品,我們能夠更容易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去思考,去挖掘產品的規則。比如微博,我們能通過不同的條件,更快的測試出他搜索的邊界,他每一次產品功能更新的意圖,甚至對他的運營活動也有更深刻的認識。
2.產品的關聯性。在PC端的世界,網站是相互關聯的。從流量流動的方面來思考,如何從百度引流到微博號?在百度中有一個熱門話題的欄目,這個欄目下微博的權重很高,我們可以利用關鍵詞等SEO的方式,將流量引流到微博。而在手機上,各個APP之間相互割裂,這意味著內容也是割裂的,信息存在時差,那我們是否可以將某個APP的內容移植到另一個APP,以此獲得收益?一個新出的產品,需要通過運營活動拉新用戶,我們是否也可以利用規則來擼羊毛?變現機會的確是非常多,只是我們沒有有意識的歸納總結。
3.如何賺錢?創業,開公司?在公司呆慣了,被創業的公關文洗腦多了,我相信在多數人的腦海里都是要開一家公司,賺錢的起點就是一家公司等等。這是很多白領的思維誤區。公司是賺錢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靠自己一個人一年只能賺了幾十萬,新增幾個生產力,一年能達到幾百萬,那才需要擴大團隊規模。很多草根在默默的悶聲發大財,認識一位90后,從個人站長到微信流量的導流,在雙11期間,賺了上百萬。他們是真正的PM,通過不斷嘗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盈利模式。
4.預判方向。微信小程序出來后,有很多爆文講到如何做小程序,什么樣的產品適合小程序。有的人說小程序適合做電商,有的人說小程序適合做金融,很多讀者看過之后瞬間高潮,馬上想開始創業。但使用個人產品的方法去審視這一波潮流,會更清醒些。比如構建戰略層時的優劣勢判斷,用戶需求與個人需求的分析,競爭分析等等,一梳理開來。沒有電商積累的做電商不靠譜,沒有金融資源的做金融不靠譜,做工具有成熟的工具競爭,琢磨一圈后,這波創造產品的紅利還是老牌產品的機會,小程序并沒有對整個市場產生巨大的變革,沒有新增商業模式。當別人辦了一個個車廠,我們換個定位,那就做個加油站吧,小程序的推薦渠道也有機會,接下來我們會看見有一些渠道做小程序推薦的。還有小程序多了,做微信流量運營的童鞋工資有可以漲了,我們是否也可以組個團隊專門做微信流量導流?
機會還是很多,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開始體系的暴力拆解一些產品,在合適的時間,在公眾號中介紹一些變現方法。
能為自己賺錢的產品思維是如何形成的?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所經歷的大數據平臺發展史(三):互聯網時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
- 從事移動廣告商業變現多年,總是覺得產品與商務的同事是一對“歡喜冤家”。站在開發者的角度,關注用戶體驗最優是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