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提升:早上開車聽了千城讀書的《好好學習》和《精進》,感覺有很多相通之處。又想起前兩天聽的嶋田毅寫的《學習的本質》,似乎又有相通之處。還是要把知識分類,然后利用碎片時間把學到的知識往書架上擺,然后去給別人講,去用。
2、工作:第一,交給別人的事,收尾自己還是要沉下心來核對一下。第二,能夠統籌同時進行的分配給下屬的工作,想到立即布置,這樣多線程可以同時推進,效率高。第三,發現了問題,如果想讓以后轉好且賣個人情的話,還是不要沉默,把郵件轉給他,讓他知道在幫他改變。
千城聽書《好好學習》成甲
一、臨界知識——經過前人驗證的底層規律
(1)現在拼的不再是知識的數量也不是知識獲取的速度,而是知識的寬度、厚度、深度即認知深度(分析問題的時候跳出問題本身來思考更普遍的現象)
(2)認知效率:認清問題表象背后的實際
二、如何學習臨界知識?——233
(1)2——兩個思維
1.綠燈思維:先接收后思考再轉變成自己的思維。
2.以慢為快:例如讀書不求多求精
(2)3——三個方法
1.不斷反思:寫反思日記,記錄思維過程、行為模式
2.以教為學:學會的最高標準是教,用教學的目標來學習。
3.刻意練習:走出舒適區,制定計劃,切實可行,有目的的練習。
(3)3——三個技巧
1.記錄: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
2.定時回顧:聯系過去和未來,發現底層規律,找到行為認知。
3.付費學習:更快更好的篩選信息。
三、如何發現并且應用臨界知識?(屬于你自己的臨界知識)
1.認真思考自己的天賦,打造成硬本領。
2.以興趣為線索,找到自己的臨界知識。
3.不斷問自己為什么
4.不斷應用應用:在不同場景、不同時間、自己的能力圈里不斷應用。
四、哪些是你必須掌握的臨界知識?(7個)
(1)復利效應
讀書和寫作(輸入和輸出)相互促進
(2)概率論
在大概率事件上加大投入,如讀書改變命運
在小概率事件上多一個備份
(3)黃金思維圈(why——how——what)
(4)進化論
先做出初級版本,最小化系統,再根據變化迭代升級。
構建信息優勢,練就方法論。知道——做到
(5)系統思考
把兩個完全獨立的思考連接起來
一定要關注關系而不是事物,
(6)二八法則
(7)安全空間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提高備份
《學習的本質》
兩個概念:
先有概念(原概念):過濾器。用既有知識建構新知識。
帆板模式:持續的不均衡狀態,動態平衡。
學習理論公式:
模型化
記憶
調用
高效學習的方法論:
主動學習
知道學習意味著什么(學習知識的知識)
在學習的時候設置假想敵
《學習的本質》
首先掌握兩個概念:
1.先有概念。
人們基于已知的東西,對現實進行編碼,解釋未知。
人們總是用已知解讀未知,卻很難用未知解讀未知!
2.帆板模式~指的是一種持續的不均衡狀態!
主動尋找持續的不均衡,由此得到自我更新!
終生高效學習:將收集到的信息和先有概念進行互動,然后實踐驗證,獲得反饋以后得到新概念,拿著新概念以后,再變成先有概念,再和收集的信息互動,如此循環往復。
知識不斷迭代
成人的世界:拿來用,解決問題。
模.記.調
其次掌握一個學習理論的公式: 模型化+記憶+調用
第一步: 主動學習
第二步: 明白學習意味著什么
第三步:在學習的時候設置一個假想敵
《奇葩說》
富蘭克林學習法:讀書的時候,先抄下一段話,寫在一張紙上。往下讀的時候,再抄下一段話,寫在另一張紙上。讀完以后就把這些紙打散,按順序排列下來,然后再用紙提取練習。復述這篇文章,然后開始投稿獲得反饋。
人在打鐵過程中會打鐵。寫作當中會寫作,都是因為模型化在起作用。
最好的學其實是不斷地用學習的東西來實踐,來反饋,要放到不同的情景,社會環境各種場景,來獲取反饋~這就是一套最棒的學習方法。
學習一個陌生的領域的時候,我們先從模仿開始,用現有的知識拼出一塊小圖,完成一個小項目,接著拼更大的圖,最后將這個領域的知識模型化。接觸到相關的信息的時候,挑選安置到模型里方便記憶。
創業模型:hufapp
h~人力資源,建班子帶隊伍
u~用戶體驗,明確你的用戶
f~投融資的經驗,保證企業持續運營
a~產品瓶頸在哪里
p~產品生產設計
p~產品營銷
這就是富蘭克林驚人學習能力的秘密,短時間之內就能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
20190218《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 觀察反思自己的生活,找到發現實現自己的路線。
?
? 七個精進路徑:時間、選擇、行動、思維、學習、才能、成功。
一、時間——時間視角定策略
1.如何提升自己使用時間的深度?
?為什么我們的時間總是不夠用?
沒有讀懂時間
一個人如何對待他的時間就決定了他將成為怎樣的人。
我們對于時間的感受取決于時間的質量。
?把握做事的節奏,提升時間使用的質量和深度,拒絕被動,保持積極主動。
?從過去,現在,未來的角度考慮事情,采取不同的策略。找到一個能像玩游戲一樣全身心投入的興趣愛好。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和質量。
二、選擇——最優原則創可能
2.如何抉擇?決策時應遵循什么原則?
?不要堅持滿足就是最優的行為模式。
?提升你內心做選擇的標準,標準越高就會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拋棄隱含假設,設置更多目標,打開眼界,多看、多探索其他的可能性,建立新的思維模式。
?能力遷移到其他領域,為才能找到可發揮的空間。
?永遠不要放棄第三選擇。
三、行動——行動反思繼行動
3.如何改進行動計劃?
?用經濟創業理論,打造屬于自己的1.0版本
?拒絕先做好準備再上場的思維,動起來才是真理。
?從信息工具多個維度做好反思
?圖層工作法:同一時間只專注某一圖層的效果,減少任務切換頻率。
?做好反思
四、學習——實踐學習真學習
4.如何學會高效學習?
?通過提問來引導自己主動學習
?對所學知識深度解碼,吸收,最后學以致用。
?不要總是只尋找結論,而是要尋找過程。
?高效的學習方法:做中學。在實踐中學習。
五、思維——簡化思路畫思維
5.如何練就高段位思維?
?簡化,不要說廢話。
?打造自己的信息過濾器。
?放松等待靈感。
?用圖解筆記的方式,將思維可視化。
六、才能——堅持努力顯才能
6.如何提升自己的才能?
?努力——堅持努力
?你有什么突出的才能?有,怎么形成的?沒有,為什么會這樣?
?怎樣去努力?先學會“努力”這兩個字
?將你為數不多的資源(時間、精力、金錢等)投入到一件事情中。
?堅持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
七、成功——打造個人鑄成功
7.如何成功?
?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通往成功的必要條件。
?打造個人的硬本領,讓自己不可替代。
《學習的本質》安德烈焦爾
? ? ? ? 如何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保持高效率、系統化的學習?這本書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 ? ? ?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想幫助大家建立一個底層學習的框架,讓大家在認知迭代升級的道路上真正可以做到一路狂飆。那么究竟有什么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完成認知迭代呢?
? ? ? ? 這里面至少有兩種方法:
? ? ? ? 第一種方法你要掌握兩個很重要的概念。第一個概念叫做先有概念。第二個概念叫做帆板模式。
? ? ? ? 第二種方法就是在掌握兩個概念之外呢,要掌握一個學習理論的公式。這個公式就是模型化、記憶、調用來進行高效學習的三個方法論。首先要進行主動學習,第二要知道學習意味著什么,第三要在學習的時候設立一個假想敵。
? ? ? ? 先有概念是存在于自身的原概念,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先有概念,實際上它是作為一個過濾器限時進行編碼,使人們通過編碼之后開始行動比如說預測,作出判斷和決定。簡單點說,就是人們基于已有的知識,建構新知識就叫做先有概念。我們只能用已知來解釋未知,而不能用未知來解釋未知。這給人們帶來了創造的新機遇。因為你可以通過先有概念來學習新知識,但是同時也容易使人們先入為主,自以為是和固步自封。
? ? ? ? 人們聽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和自己的先有概念聯系到一起。既然先有概念容易影響我們的判斷抉擇,那么如何打破認知局限,利用先有概念來不斷的學習呢?這里我們就要利用到這本書中更加重要的一個概念,帆板模式。
? ? ? ? 帆板模式指的是一種持續的,不均衡的狀態。這是在帆船運動中,帆板要向前運行,就要不斷的借助風,板和板的偏移來向前走。學習就跟玩帆板是一樣的,必須要在曲折中進行,借風的力量。
? ? ? ? 學習一個新知識與我們想象中的大多數都并不一樣,需要我們建立一個網絡聯系,將收集到的信息和先有概念進行互動,運用到實踐中進行驗證,獲取反饋之后,然后得出一個新的概念,然后再進行下一個知識的學習,那么進行下一個知識的學習的時候,新概念又變成了先有概念,然后帆板模式,然后再回到先有概念,循環往復,像揚帆一樣一直不均衡,拐著彎兒向前走,但是永無止境。這個狀態才是學習應該有的狀態。
我想,我要在此消化一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好多時候,我們只知道需要不斷學習,卻忘了問自己,為什么而學習,往往覺得身心疲憊而卻一無所獲時,選擇放棄。結合生活,周圍時常出現一些讓你覺得幾輩子都追不上,而又讓你產生自卑的人,心里出現的想法,往往是,這樣遙不可及,還不如找片屬于自己的土地,讓自己心里更加安逸~聽完今天得講讀,我至少改變了心里的態度,還有一些固執想法,富蘭克林那么優秀的人,不是天生生下來就讓人敬畏的,他是一直一直努力,學習,達到了后人的羨慕,敬仰。我想,他成為了我的第一個偶像,這種人即使遙不可及,也要通過自身努力,努力縮短距離~結合這本書,我自己的總結是有兩大知識點:1.先有概念 2.帆船模式 緊接著延展出三個小知識點? 模 記 調 。先有概念是往往我們在接納新知時會用自己先有概念去接受理解,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需要通過實踐結合新知來驗證是否正確,從而反復學習,接納,和舊識互動,驗證,形成自己得概念,即帆板模式。在接受新知過程中,不應盲目學習,為了高效學習,試著模塊話吸收,在了解自己的需求時主動學習,了解學習意味著什么,學習知識的知識,同時也不妨要有學習的憂患意識,設計假想敵,這樣,有了需求和動力,才會高效吸收。楊老師舉的三會例子我覺得非常好,延展到生活,我自己舉例子,接受知識的過程猶如消化食品的過程,你吃了一個新的口味三明治,吃完了,你要知道,這在你認知中多了一種款式,你需要通過品嘗,得知這個三明治的口味,但是,也需要通過回味,開評判這個口味在你心里的好壞,以及適不適合,以及自己日后是否會再次食用,當別人問起你,這種口味好壞時,你把你的感想告訴他,也會讓你重新回味一下這個口味給你的感受。這也是模記調的生活化理解,通過不斷得知識迭代,一步步的記憶理解,講述,最后能舉出相應的例子,調用自己已經消化了的舊識~有點慚愧,還是總結的有點亂~不過 我還是很開心,感覺聽到了一本人生的理論課
除此之外,還要掌握一個學習理論的公式。就是模型化+記憶(會背)+調用(會講)(富蘭克林學習法)。這里給出了三個高效學習的方法論。
? ? ? 第一個就是要進行主動學習。主動學習不是聽過就而已。聽過不等于得到,而是要主動去記住,比如說做筆記之類的,然后去實踐,然后再轉化成先有概念,再去實踐,循環往復,不斷向前。
? ? ? 第二個就是要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么?知道學習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價值,才會更有沖動和欲望去主動學習,主動學習了以后才會真正記得住。
? ? ? ? 作者在這本書當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學習知識的知識,就是要到知識的源頭去獲得新知。這里的知識質量很高,有豐富的底層基礎和邏輯概念。例如。《刻意學習》《影響力》《思考的快與慢》《自私的基因》《國富論》等源頭類書籍。學習要把握其宗,這才是本質。
? ? ? ? 第三個學習的方法論是,在學習的時候設置一個假想敵。這種假想敵相當于給我們的生活設立一個很具體的目標,我們死死的盯著這個目標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努力到底是為了什么,自己這么勤奮學習到底落點在哪呢?總之,我們全身的力氣會有一個使出的出口,否則滿身勁沒地兒使。戰勝它,你自己的進步就被量化了,所以引入假想敵是養成好習慣的最重要的方式。
? ? ? ? 最好的學,其實就是不斷的用學習的東西來實踐,來反饋,要放到不同的情景和社會環境去獲取反饋。這就是一套最行之有用的學習方法。
? ? ? ? 學習一個新的領域的時候,我們要先從模仿開始,用現有的知識拼出一塊小圖,完成一個小項目,接著拼更大的圖,最后將這個領域的模型化接觸到相關信息的時候,挑選安置到模型里面,方便記憶。
? ? ? 在生活中,那些過得越來越好的人,其實永遠都不是最勤奮的,或者最聰明的,而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比那天的早晨更聰明一些。你是不是這種學習機器,或者把遙遙無期的目標變成觸手可及呢?
一題一解沒有找到。首先,要了解先有概念,人們只能用已經知道的知識解釋不知道的知識;了解帆船模式就是學習者的狀態,主動尋找持續的不均衡,由此得到自我更新。
其次,要向富蘭克林學習,將知識模型化,接觸到相關信息時,挑選安置到模型里面,方便記憶。遇到不同的場景對知識調用遷移,讓學習的知識能夠用來做事。
最后,要知道學習意味著什么,從一開始就明白學習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價值,可以學的更好;然后要主動學習知識的知識,在學習的時候設置一個假想敵,自己要戰勝它。
《學習的本質》安德烈?焦爾當
一、兩個概念:先有概念 帆板模式
二、一個理論:模型化—記憶—調用
三、三個方法:1.主動學習 2.知道學習意味著什么 3.在學習的時候設想一個假想敵
一、1.先有概念:人們基于已有知識構建新的知識。(1)快速學習新知識;(2)先入為主,固步自封。
2.帆板模式:持續的不均衡狀態。曲折航行,借風的力量 。主動尋找持續的不均衡,由此得到自我更新。
3.如何打破認知局限,利用先有概念來學習?——運用帆板模式。
二、模型化—記憶—調用
“富蘭克林學習法” :拼圖,即模型化。聽過了到學到了有本質區別。這種區別甚至像一種信仰,當你傳遞價值的時候,你才愿意把它學到,這種學到是指會背會講會舉例會傳播。
三、1.主動學習 沒有強烈的欲望學習這個東西,永遠不可能真正學到。強烈的欲望獲得某樣東西——激發內心的主動學習——強烈的欲望獲得新知。
2.知道學習意味著什么,知道學習能夠給自己帶來什么價值。學習一些表面上的東西,猶如水中撈月,永遠追著知識跑,這不是學習,這是沒想明白,這是邏輯混亂。學習知識的知識。從知識的源頭去獲得知識。eg.《影響力》—營銷學,《思考的快與慢》—行為心理學,《自私的基因》—生物學,《故事》—編劇學,《國富論》—經濟學。經典構成一門學科的底層架構。學習,把握其宗,這才是本質。
這本書,一共花了大概4個小時,聽了兩遍,書本時間不長,也就1個小時吧,第一遍聽了,覺得很好,但沒有紀錄,第二遍邊聽邊記,加之在用毛筆寫字,格外慢。還是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消化完運用到實踐中去檢驗一下自己學習效果。